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中國書法讀後感

中國書法讀後感(一)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中國書法史的發展歷程。整本書由前言,十一章介紹書法史發展歷程的內容和贅語、跋、修訂後記以及書法名碑的附圖組成。前言就已經向我們闡述了中國書法史「世界唯一」的藝術,是中華文化審美的獨特輝煌,向我們述說了整本書的大概輪廓。

在這本書的背後還有贅語、王春南先生所寫的跋以及作者本人的修訂後記,並且,還有眾多的書法附圖。

從小到大,在親人的耳濡目染下,就對中國的書法產生了深深的敬意;讀書時代中,老師們更是滿懷自豪地向我們介紹著顏真卿、蘇軾等書法名家在書法當中的偉大成就,讓我更是對中國古代名家們頂禮膜拜。近日抽空讀了《中國書法簡史》後,對中國的書法發展的歷史及其在發展過程中更是產生了進一步的了解。

在前言中就已說明中國書法是世界「唯一的」藝術,就充分說明了中國漢字在世界文化上的特殊地位。從原始圖畫中產生象形文字開始,就經過了不斷的發展,形成了具有中華特色的文化。在第一章中記述了美學家宗白華所說的一句話:「中國人寫的字,能夠成為藝術品,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由於中國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國人用的筆。」對於宗白華先生所說的原因,我是比較贊同的。正是因為象形所具有的獨特的圖形,才賦予了他獨特的意義,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文字,也才吸引了眾人。不過我認為,中國的字能夠成為藝術品,不僅僅是因為起始於象形,還應該包括它本身所具有以後繼續發展的獨特的其他五種造字方法,即形聲、指示、會意、假借、轉注。幾種因素結合起來,才構成了他的獨特的魅力。第二,關於他所說的中國人的筆,我想這是無可爭議的,是值得國外友人讚賞的,是值得每箇中國人自豪的。因為中國人練書法所用的筆是用柔軟的動物的毛所製成的,但是非常的講究腕力、筆力。外國人曾評論柳公權的字:「中國人造出了世界上最柔軟的筆,卻寫出了世界上最硬的字。」這也就充分體現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

通讀全書,了解了中國書法在歷史上不同階段的輝煌及遭遇,但它卻延綿不斷地發展起來了,而且還生生不息,在書法史上顯示了它的燦爛輝煌。從甲骨文到篆書,再到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世界奇蹟。從漢朝發展起來的立碑到魏晉南北朝的禁碑而中國人有發展出了墓志銘,這是中國人在保護中國書法得以流傳下來的偉大貢獻。

其中最受感觸的還是古代書法家們在書法方面的孜孜以求的精神。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與張旭合稱「顛張醉素」的懷素和尚,懷素家裡很窮,他便在庭前屋後種了很多芭蕉樹,用芭蕉樹的葉子來練習書法,用壞的筆堆成了小山,他便稱之為「筆冢」。為了更好的學習書法,他又不遠萬里從湖南長沙到長安向張旭及張旭的弟子鄔彤請教。在古代,貧苦的人連衣食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他卻能堅持追逐自己的夢,在交通異常不便的情況下他卻能排除一切艱難萬險,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應是當代中華兒女應該繼承和發揚的美德,在追逐自己夢想的道路上永不言棄。

最後,附圖向我們展示了不同時期異彩紛呈的部分書法,雖然說不比看到真跡好,但從中我們也能大概體會到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

中國書法讀後感(二)

從去年從圖書館第一次見到中國書法史到今天,終於讀完了一遍,掩卷思考,感慨良多。

這次看的是《中國書法史》(七卷本),從先秦的甲骨文金文起到清代帖學碑學發展而結束,沿著漫漫歷史長河,重新審視了歷代的書法作品和歷代書家,收穫匪淺。從裡面學習了很多前所未聞的知識,極大的開拓了視野。記得以前練字選字帖,還會糾結於某一帖、某一書家寫的是不是好,自己學哪家不學哪家。現在看完了書,已經完合沒有這樣的糾結了。不會再囿於某一書家或某一帖子,不用再去關注和在乎什麼一二三四的排名。現在所要做的只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適合自己方向的帖子和書家去學習就好了。從篆隸古法,到晉韻、唐法、宋意,再到元明的復古,到清代碑學興盛,從中感悟體味中國書法的大善大美。

而通過這樣的學習至少會有兩大好處,一是在欣賞書法作品的時候,心中有了標準,可以知道作品好在哪兒缺在哪兒,能了解書法的傳承關係,對書法之美的理解有了更深的體會。二是在下一步的練字中,則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性。練字選帖這事情,真的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路子選好了,進步的可以快些。

讀《中國書法史》實在是一件快事,很久沒有這樣的看書感受了,一套本應枯燥無味的書籍看得欲罷不能。本書妙在這麼大的部頭,跨躍了這麼長的年代,涉及這麼多的人物和法帖,但在語言方面幾乎沒有廢話,包涵的信息量無比巨大。每一位作者都是業界真正的專家,從他們的寫作中可以看出,每個人都掌握了大量的資料,信手拈來,字字璣珠。即便如此,書中所展現的,也還只是他們所掌握的內容的冰山一角。從每一部分後面所列的參考資料看,想真正的了解中國書法史,要學習的內容還要更深廣的多。這樣的書如何能讓人釋手,看這樣的書,所收穫的絕不僅僅是書法的知識,而更多的還有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深入理解。

目前只是讀了一遍,要消化這些內容,也已經就需要下一步在讀帖和練字中去慢慢體會了。我相信,這也只是個開始,以後我還會不斷的去重新讀書中的內容和段落,去加深體會。

讀好書不亦快哉!!

中國書法讀後感(三)

我以為書法入門與否,首先看學習者是否精通筆法。精通筆法,用功深造,始有門徑可言。書法的用筆方法不外兩種:一種是篆隸運筆法,一種是行草運筆法。楷書筆法介乎於兩者之間,可以意會。前一種運肘,不需運腕,遇轉折波挑處,用捻管轉筆之法;後一種全賴運腕。運腕之法,是靠腕下兩個骨節一起一倒交替運行。篆隸用筆,因筆畫以中鋒直而圓潤為主,筆畫中段滿實,有豐富變化,且筆筆斷,不連,故無太大的提按起伏變化;而行草筆法,筆畫中側鋒並用,筆勢求連綿不斷,順勢承接,故多講求筆畫之兩端提按起伏變化,因此,非腕力靈活不能隨意自如。

在魏晉以前,基本上是篆隸運肘轉指筆法的一統天下。自從草書興起,尺牘流行,運腕法應運而生。從東漢末至晉唐、宋、元、明、清代前期,基本上是運腕法一統天下,即使晉唐人、宋人、明人作篆書、隸書,也用運腕法。故這很長一個階段的篆、隸,不為近代書家所重,以為不及秦漢。至清代中葉,金石學盛,中斷千餘年的篆隸筆法被鄧石如、包世臣、何紹基等人摸索出來,遂大行於世,以至一百年間,行草尺牘的運腕法及乎成了絕響。

故清代中葉以降,很少有人能在行草書上與前人抗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筆法中絕。用篆隸筆法寫尺牘,曾熙曾言:「如帶磨盤而舞」,吃力不討好。當比之際,沈尹默潛心於二王傳統,首先從挖掘運筆法入手,遂使中絕百餘年的行草運腕法興起於末世。沈()氏的成果在《執筆五字法》一文中。沈氏的字,或有不同的評價 ,而探討筆法一項成果,亦足以在書法史上垂名不朽。

張岩潛心於書法,取法米芾行草,奠定了基礎,又加之多年來於明清題跋、尺牘、文稿真跡頗為留意,揣摩有年,多有心得,故其作品,結體用筆可以看出是消化了米芾而又能參以明清人尺牘、題跋結體筆意。因此上可以說,張岩的字,不受時俗流行風氣的影響,筆法是較為純正的行草尺牘的路數,姑看他的字,於每筆提按轉折處,都有交代。點畫乾淨利索,且運筆較為自如,結構章法也能穩妥,自然看得出,他是在追求古雅、優美和書卷氣。

在今天書法普遍庸俗化、醜陋化、淺薄化,學術規範淪喪的時流下,張岩的追求無疑是有意義的。他所選擇的師法傳統,與古人血戰的道路是被歷代書法家所印證了的正道、大道。林散之云:「入的深,才能出得顯」。可見這條道路是一條艱難而漫長的路,非急功近利、淺薄之子所願為,所能為的。願張岩努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