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以15世紀路易十一時代的巴黎為背景。作品一開始就是巴黎的愚人節和主顯節,主角卡西莫多,這個可憐的敲鐘人就出場了,他被人們稱為「愚人之王」也許正是這個「華麗」的出場使許多人先入為主的否定了這個人物的形象。
許一開始,人們都很討厭這個集所有身體缺陷於一身的人,覺得他長得很難看,很醜陋,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覺得,可是到最後卻情不自禁的喜歡上這個角色,喜歡上他的善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卡西莫多為報答愛思梅拉達的「杯水之恩」,奉獻了他的全部忠誠以及感情。
他愛她一輩子,但她卻一直沒有感受到他的愛。她始終想著那個薄情漢,不過他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他抱著她長眠,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雖然卡西莫多很醜,但相信他心靈的美麗一定打動了所有人。所以世界上沒有完全的醜和絕對的美。
就像書中說的:「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部,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東西。」
什麼書適合寫讀後感(二)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在上文學上懷有「美國夢」的作家菲茨傑拉德的作品,菲茨傑拉德認為他自己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也不同,甚至不認為自己是父母的兒子,他擁有來自於柏拉圖式的自我觀念。
在這篇文章中,主人公即蓋茨比就是一種自認為與眾不同的人,他同樣擁有柏拉圖式的愛情觀。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之子,他認為自己應為上帝的事業效勞,他追求一種「博大的,世俗的,虛飾的美」,顯然他把自己想像成為基督一樣的人物。十七歲的他決定改名,由原來的詹姆斯·蓋茨改為傑伊·蓋茨比,據說傑伊·蓋茨比是英語Jesus, God——s boy 發音的變體。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他改名那一刻起,他開始追求所謂的美和善,也就開始了他的人生悲劇。他把黛西·布坎南視為他追求的那種美的化身。當他見到她時,他知道她已經把他的理想與他的生命氣息結合在一起了。他知道他的心要與上帝的心一樣,必須專一,絕不可馳心旁騖。當他第一次親吻她時,「她就像一朵鮮花一樣為他綻放,於是這個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在黛西身上,蓋茨比的夢想變得有血有肉。他企求與黛西聯袂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是,黛西根本無力擔任這個角色。她不過是一個一項了為人生最高目標的資產階級小姐,沒有思想,沒有情操,淺薄虛假,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她絕不可能為實現蓋茨比自己的夢想去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蓋茨比自己當然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他的想法太過虛幻。他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布坎南都擁有財富,兩人的不同之處是他至少用他的財富去追求一種「美」,並竭盡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沒有贏得它,最後,喬治·威爾遜,也就是湯姆的情婦的丈夫在黛西夫婦的合謀和挑唆下殺死了蓋茨比。他的夢想徹底破滅了。蓋茨比的失敗就其根本原因是他做的那個「美國夢」已過時了,他所處的年代夢想成真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
我自己為蓋茨比感到惋惜,他如此專一,但最終被自己喜歡的女子所害。當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稱讚的。他能夠把愛情看得很美,而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把愛情和利益聯繫起來。不過他確實被自己的理想所誤導,他沒有看清時間與場合,他不該在心儀人已婚後還對過去美好回憶戀戀不捨。而黛西這個人太愛慕虛榮,太過於貪心。從某種程度上講,蓋茨比最終的下場跟她有很大的關係。
什麼書適合寫讀後感(三)
花了一個上午看完了《登天的感覺》,說實話是跳著看完了,因為有些東西比較理論,諸如佛洛依德榮格格式塔療法認知療法移情反移情等等,大學裡背過,有印象,能看懂,真正領會卻可能要很久()。我初次接觸心理學是在大學,但又感到在很多小說中無處不在,比如維特之煩惱,我所喜愛的福爾摩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的馬普爾小姐、波洛偵探身上又可見一般,女性的馬普爾小姐是一個傾聽、提問、分析的高手。從《登天的感覺》我卻明白了心理諮詢作為醫學中的一門,傾聽的確很重要,在10則諮詢手記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傾聽的過程實際上是求助者情感宣洩的一個過程,唯有讓求助者把心中的不快都宣洩完了,才能保持心裡的平靜,真正去傾聽心理諮詢師的意見。
作為老師,更是要善於傾聽學生的聲音,體會學生的感受,很多時候,老師的提問正是等待著學生的回答,而老師善於傾聽學生的回答,抓住回答中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