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悟
首先,我們並不是築造然後棲居這樣簡單的先後關係,也並不是只有通過築造才能獲得棲居。「並非所有的建築物都是居所。」那麼什麼樣的建築才是居所?我們中國人都十分重視「家」,這個家在實體上表現為一種建築,但是它的意義卻遠遠超出了這個建築。「家」不僅能安置我們的肉身,而且能安置我們的靈魂。安置肉身的地方有很多,如今大多數年輕人都有過在網咖,旅館、酒店等地方過夜的經歷,但沒人把那些地方叫做「家」。流浪漢之所以叫做流浪漢,原因在於他們是無家可歸之人。難道他們沒有安置肉身的地方?橋洞,公園的長凳,幾乎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但是真正無家可歸的在於他們的靈魂,在於他們的精神的迷惘。因此,只有能安置身體和靈魂的建築才能算居所。
那麼,築造和棲居又是什麼關係?是因為要棲居,所以才築造。從簡單的邏輯上看,似乎有其道理。「然而,只要我們僅僅持這種看法,我們就把棲居和築造看作兩種分離的活動,從中表象出某種正確的東西。但同時,我們通過目的——手段的模式把本質性的關聯偽裝起來了。」 「築造不只是獲得棲居的手段和途徑,築造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棲居」。關於棲居與築造的目的—手段聯繫僅僅是表象,其本質聯繫是築造本身就是一種「去棲居的」的狀態或者說活動。在我看來,可能與我平時所用的語言不同,我平時為什麼會用「棲居」和「築造」兩個詞,把二者看做兩個有聯繫但是獨立的活動或者說狀態,而在海德格爾看來,以我的理解是棲居是一個大的總的活動,而「棲居」是在棲居,「築造」是去棲居,其實都是包含於棲居。
那麼,我們之前談過的那些不屬於居所的建築物是什麼?可能我的理解與《築居思》有所不同,畢竟我也許並沒有讀懂其中深意,但終歸讀後引發了些許思考。我認為那些不屬於居所的建築物同樣是棲居。畢竟如果按照之前的理解,我們似乎沒有必要去築造那些非居所的建築物,可能我此處又有些陷入「目的—手段」模式了。我認為我們去築造那些非居所的建築物,同樣是棲居,是更好地棲居。存在是一種棲居嗎?我認為不是,流浪漢存在嗎?存在。但是流浪漢並不棲居。他們的靈魂無處安置,精神是迷惘的。當人的精神不在迷惘之後就是棲居,棲居是棲居,築造居所是棲居,築造非居所的建築物也是棲居,築造本身就是棲居。可能我還是習慣於用馬克思的觀點來看待一些問題,當人們看是勞動,開始創造價值,其精神不在迷惘之後那就是棲居,而後更好的棲居。所謂「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物質上無家可歸的人反而會激發他們去努力棲居,真正可怕的是不自知的人,精神迷惘的人如何做到棲居。
二。問題
「無疑地,時下在全球範圍內喧囂著一种放縱而又圓滑的關於被言說的東西的說、寫和播。人的所作所為儼然他就是語言的構成者和主人,而實際上,語言才是人的主人。」以我理解,海德格爾大概是認為在當代社會語言已被人們肆意扭曲,把語言作為一種單純的傳播技巧,而往往失去了語言的本質。此處我無法理解或者贊同這個觀點,但我似乎理解為什麼海德格爾要說這句話,因為在《築居思》中,海德格爾多次以古語來解釋諸多如「棲居」,「築造」等詞,因此為了讓人信服,他又拋出了這個觀點「語言才是人的主人」。但是,在我看來語言怎麼可能成為人的主人?語言就是人認識世界的一種工具,我最近在思考關於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我們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總是習慣於用語言去界定和表達一種事物,進而去表達整個世界。於是,人活在兩個世界之中,一個是自我構建的世界,類似於觀念的世界,一個是現實的世界。比如一棵樹,在自我構建的世界裡,它是樹。而在現實世界裡,它是一個被我們稱之為樹的事物。而兩個世界是有聯繫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重合的,但也不完全是,這取決與我們自我構建的世界到了什麼程度,就如同井底之蛙。接著,讓我們回到語言的問題上,比如「樹」這個字為什麼是這樣寫的,大概是由於象形字的演化,那麼「樹」為什麼是這樣讀的?因為我們總要去表達,我們不得不找一個能認識它,將它表達出來的方法,於是有了文字,語言。而在語言和文字的演化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的文字,因為我們需要構建更大的自我世界,可能如果我們生活在井裡,我們只需要去界定表達井裡的世界,當我們在不斷認識現實世界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更多的語言文字來構建自我世界。那麼超出自我構建的世界之外的事物存在嗎?當然有人認為不存在,我認為存在,這使得我們從井裡跳出來,如同現代科學對宇宙的探索。不過那些已經超出了語言文字,直到我們認識,而後來構建自我的世界。總之,語言就是人認識世界,構建自我世界的工具,我們甚至無法確定我們是否真正叫出了現實世界的「樹」的真正名字,也許那不叫「樹」,如同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關於「天地人神」的整體性,在我的理解看來,似乎是一個相對的問題,我們生活在大地上,自然處在天空下,但是我無法理解的是「神」,為什麼要有「神」,中國古代有「天地人」三才,卻沒有「神」。難道是因為海德格爾把人稱為「終有一死者」,於是要有一個不死的「神」。
其次,何為「純樸性」與「四重體」?雖然看了其中的論述,我還是無法理解其意思。海德格爾以「橋」來論述將天地萬物聚集到一起,「橋以其方式把天、地、神、人聚集於自身。」這幾段話頗為形象,似乎很好理解。而其後,我卻在太多的文字中淪陷,所得之物太過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