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心裡話,對於心理學的書籍,是排斥的,總覺得理論、道理一套套,既枯燥無味又晦澀難懂。抱著這樣的心態閱讀劉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沒想到卻被「圈粉」。讀完許久,內心是歡喜的,時不時在課堂上「露一手」,運用一下,有意外的驚喜,也圈了不少「學生粉」:「老師,您看的那本是什麼書?怎麼這樣厲害!」
一、思——推己及人
與朋友聊天,聽她分享學校的趣事。她說最佩服他們校長,能把每周例會變成老師們期待的「學會(學習的機會)」。會議開始,他會把一周的工作及各部門所應配合落實作了布置;會議的結尾一般針對工作中的不足予以剖析,提出建設性意見;而會議過程中,則是用輕鬆幽默的方式與老師對話或分享他個人的所學所思所想。每次會後,老師們均能各司其職,高效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聽完以後,竊以為,這只是他們校長的個人魅力。直到讀完《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才知道,他是遵循了心理學上的「系列位置效應」: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這就是他效率又高,又讓人期待的原因吧。
於是,教學中,我也嘗試著在課堂開始和結尾要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據最重要的時間。上課的前10分鐘一定要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不能在檢查作業、回顧批評中度過。課堂上,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保證每次學習時間不會太長。久而久之,課堂教學變得有效、高效,學生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倍增,也能從學生嘴裡聽到「數學學習很輕鬆很快樂!」
二、悟——反思運用
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表明:人接受任務、信息和刺激時,存在一個主觀的容量,超過這一容量,人就不願意認真對待這些任務了——過量的作業,不僅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還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也許短期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但時間一長帶給學生的什麼呢?那就是「物極必反」、「欲速則不達」!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布置大量的作業,認為只有反覆練習才能掌握所學的知識,還是只給學生適量的作業,以便於鞏固當日所學?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也要講究「布白」藝術。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回想平時與學生的交談,嘗試點到為止,適當地留點「布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運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而不是「宜將剩勇追窮寇」。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長中的學生把教師視作自己信得過的良師益友,從而甘願接受其教育,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去年,「臨危受命」當了一個相對調皮的班級班主任,一個月時間過去,有個孩子問我:「老師,為什麼您不用生氣,卻可以讓班級變得安靜有序,讓同學們變得自覺自律?」我說,因為老師讀了一本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是就有了開頭孩子好奇的問題,他們想知道老師到底讀了什麼書。我想,這就是書籍的魅力,也是學習的動力!
三、行——授人以漁
數學知識本身是一個龐大的邏輯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各種知識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數學教材內容的編排是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繫循序漸進進行。教學中,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個單元的知識學習,都會在新課前撥出兩分鐘回顧梳理前一節課的知識,這原本是一個無意識的舉動,卻不知收穫頗豐!有一個跟崗的老師和我談了她的感受:就像是鐵鏈中的小小的鏈扣,把知識串聯起來,環環相扣,溫故知新。小細節,大智慧!
驚喜之餘,也從書中找到存在的道理。
德國心理學家烏申斯基曾說過:「不要等牆倒塌了再來造牆。」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遺忘曲線套用的精髓——及時地複習。遺忘規律要求我們學習之後要立即進行複習,加強記憶,並且以後還要再複習,但複習時間的間隔可以逐漸增加。學習的第一天後進行每一次複習,三天後再複習一次,下一次的複習可以安排 在一周之後,以此類推。複習就是溫故而知新,「溫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終的目的,要在追溯陳舊中發掘新意。當然,複習不是依靠機械的重複、簡單的記憶,每次重複應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點,這樣每次重複才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才會獲得更深的認識。教師對教學做到及時反思,並引導學生有規律地複習,學生對知識的認識也就在這種不斷的重複中得到升華。
從來沒有一次像讀這本書一樣,讀得很慢,很細,好像有一種力量總是牽住我的思緒,讓我不自覺地就回憶起身邊的那些教育教學案例,對號入座,時而開心,時而激動,時而遺憾,時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個老師懂得心理學,並且在教育教學時善於運用,將會事半功倍!
一本好書就是一杯好酒,《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酒,它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慢慢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