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讀後感(一)
這是篇十分精緻的諷刺小說,由法國大文豪莫泊桑執筆。主要人物:于勒,一個人們眼中的流氓。次要人物:菲利普夫婦。當時法國社會的代表。
讓我們來看看故事是如何發展的。
一開始,在人們眼裡,于勒簡直是壞透了,不僅亂花錢,揮霍光了父母的遺產,還大大占用了他哥哥的那一部分。於是人們按照當時的慣例——請注意,是慣例——將他送到了美洲去。可見當時人們都這麼做。正如魯迅的《狂人日記》中那個年輕人的話:「也許是有的,這是從來如此。」他們之間以金錢來維繫親緣關係,正如吃人一樣,實在是平常而又平常。後面的諸多細節,如父親被「高貴的吃法」打動,提議吃牡蠣;得知于勒有錢,將他的信當福音書,再如全家為如何處置於勒叔叔的錢擬定了上千種計畫,無不體現了菲利普夫婦的貪財、吝嗇、虛榮、人情淡漠。其實,這不僅僅是菲利普夫婦的特點,更是當時整個社會的特點。這一點,作者真可謂是煞費苦心。菲利普是小,社會是大。以小見大,作者真是匠心獨運啊!
那麼,作者為什麼會在文中安插一個人物——「我」呢?我想,一是因為「我」是整個事件的觀察者、記敘者,就像是將散落的珍珠串起來的那根線,雖不起眼,卻也不可或缺。第二,「我」是一個孩子,還沒有被利益「薰陶」得那麼骯髒,孩子是整個社會的希望。作者安插一個「我」,也許就是表達了自己的期望吧。這一點,和魯迅的那句「救救孩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總而言之,這是一片極精緻的短篇小說,以它的以小見大與匠心獨運征服了我。
我的叔叔于勒讀後感(二)
這是一篇莫泊桑著名的的短篇小說。故事很簡單:發生在法國西北一個拮据家庭中的小插曲。主要人物有菲利普夫婦、于勒還有若瑟夫——也就是文中的「我」。文章通過「我」和一家人在去哲爾賽島的途中偶遇于勒的經過和菲利普夫婦在發現於勒其實並不如想像中闊綽的反應,深刻地揭示和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純粹的金錢關係。
讓我們看看故事是如何發展的。首先作者寫了主人公一家的拮据生活。「家裡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這閒閒的兩筆讓讀者深刻的了解了主人公的家庭情況。等讀者了解了主人公的家庭情況,作者筆鋒一轉:「可是每星期日,我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從而巧妙的引出了故事的另一個主要人物——于勒。于勒是什麼樣的人呢?一開始他「行為不正、糟蹋錢」,「不僅把自己應得的那部分遺產吃得一乾二淨,還大大占用了我父親應得的那一部分。」於是人們按照當時的慣例,把他送到美洲去。請注意,這裡作者用了「慣例」一詞,這暗示了當時社會中人們普遍的金錢關係。後來呢?于勒來信說他賺了點錢,於是,「大家都認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大家每天都在盼望著于勒歸來。前後對比之強烈,人們之間以金錢維繫的親情可見一斑。再後來,因為二姐的婚事,一家人要到哲爾賽島遊玩。作者寫一家人很自然的上船、很自然的想吃牡蠣,在「自然」中一步一步慢慢地將故事推向了高潮——父親發現那個窮苦的賣牡蠣的年老水手竟然是他們日日夜夜盼望著的于勒!讀到這裡,相信每個人都會為之驚訝。可是,這種結果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最後,「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盼」、「贊」立即轉為「怕」、「躲」,讓人讀來又增添一絲失落和對當時人們金錢關係的失望。
這篇文章沒有深奧的主題、複雜的情節,而是用平淡、自然地語言敘述簡單的故事。可是其中一些看似簡單的細節描寫卻尖銳的諷刺了人們的金錢關係。例如:當于勒據說賺了大錢的時候,菲利普太太說「這個好心的于勒」,「他真是個有辦法的人」;當他又成了窮光蛋的時候,這位太太馬上把他說成了「這個東西」,「這個賊」,「有辦法的人」馬上成了「決不會有出息的」。在情節發展方面,作者的筆調也是平淡的,不慌不忙地慢慢展開敘述,絲毫不見刻意的鋪墊,卻讓讀者的心無法平靜下來,一定要一口氣把這篇文章讀完不可。這兩點,是我最為欣賞的。
總之,《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平淡而極精巧的、值得玩味的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讀後感(三)
前幾天,我學習了《我的叔叔于勒》這篇文章。文章講述了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窮、富時所表現出的態度,從而體現出了菲利普夫婦那種現實、自私、冷酷等的性格,使我頗有感觸。
讀完了這篇文章之後我就想,如果菲利普夫婦能把于勒當家人,在困難時去幫助他,去支持他,去鼓勵他,而不是聽到于勒有錢時就把于勒當救世主,看到于勒落魄時就當于勒瘟神一樣避開,菲利普夫婦也不至於落到這般田地吧!歌德說過「愛是真正促使人復甦的動力」。
在今天的社會上,有些人比菲利普夫婦還現實、自私、冷酷。我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樣一篇報導。()一個離異的男人,他和女兒他父母一起生活,因生活的艱難壓力,平時和父母的一些誤會,有一天,他越想越不對勁,於是他和年幼的女兒合謀去逼他的父母喝農藥。他氣沖沖地跑到他父母的房間,對兩老說了一翻不是人說的話他說:「父母呀,我過得好苦呀,你們其中一個把這瓶農藥喝了好減輕我的負擔。」年邁的父母因無力反抗最後他逼他父親喝下了400ml的農藥,他母親想出去叫人救命,他卻叫女兒把母親攔著,直到他父親在他眼前掙扎死去他才肯罷休。我看完報導後讓我咬牙切齒,怒發沖寇,真想進電視裡狠狠的打他一頓。他父親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一個畜生,也不是一株植物,他怎麼就不得了手呢?難道你就不知道你父母的那頭白髮,那雙手上的老繭,那滿臉的皺紋是為你而生的嗎?父母辛辛把你拉扯大,為你奉獻了一生,到頭來就換來了你父女倆的冷血、自私。你的心是不是黑得連狗都不敢吃呢?不要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了。
人連畜生都不如,畜生也是人類的榜樣。
以前有個廚子,一天他煮鱔魚,奇怪的是他每扔一條鱔魚,到鍋中的每條鱔魚都會把肚子拱起來,這廚子就納悶了,於是他又扔了一條鱔魚下去結果還一樣。當廚子把鱔魚切開的時候,眼前的一切讓他驚呆了,鱔魚肚裡全是活生生的卵,廚子恍然大悟,原來鱔魚是為保護裡面的卵,寧把頭尾煮爛也不讓魚卵受絲毫破壞。鱔魚都懂愛,人有時怎麼就那麼冷血。
人世間沒有比愛更珍貴。人與人之間多一點關愛少一點冷漠,多一點為人著想少一點自私,世界將會更美好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