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幼兒社會教育讀後感

幼兒社會教育讀後感(一)

利用假期的時間,我閱讀了《幼兒社會教育》這本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能引領我們從愚昧走向文明。」雖然只是一本薄薄的書,卻充實了我的生活,豐富了我的思想,通過這本書的閱讀也勾起我對以往的反思與分析。

《教育指導綱要》中,社會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指出:「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可是針對我班的幼兒,部分人就缺乏分享意識與行為,不會與同伴相處,處處總以自我為中心。作為老師就要通過適當的方法引導幼兒,在主觀上讓幼兒產生分享的內在動機與願望,使幼兒的行為更加穩定,自覺,在客觀上建立合理的分享規則,使幼兒的分享行為更加規範,有序,才能讓幼兒最終自覺產生分享行為。在區域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體驗與他人分享的快樂,培養幼兒樂意與同伴分享的情感。其書中提到的「換位體驗」是一種引導幼兒建立起平等分享規則的好方法。在區域遊戲時間,我聽到過這樣的聲音:「樂樂是我的好朋友,我要和他一起玩!」「我也想玩,好嗎?」「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給你玩。」針對幼兒在遊戲中分享行為出現問題,困難時,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在遊戲中發生的問題來嘗試給幼兒講道理,換位思考,感受別人的心情,從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規則。

現在的孩子都生活都在幸福的搖籃里,可以說,他們的一切都是社會給予的,由此而言,他們都是社會小公民。本月我園舉行的「北宮森林公園」登山運動會,組織開展幼兒以「做一名社會小公民,從我做起。」的活動,我們托小班以發宣傳單的形式,引導幼兒做一名社會小公民的意識,並使幼兒了解後,把觀念傳輸給身邊的人。我覺得這種活動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公民道德意識,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並且樹立他們的「責任」意識。

溝通交流在人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人們可以通過他們表達一些想法,交換想法和意見,了解別人的需要,()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除了語言溝通,肢體語言還有文字溝通,對於幼兒來說也是如此,對於幼兒作品交流是文字溝通的主要表達方式。例如:我們班上的幼兒在上午的區域活動時,味多美餐廳往往是他們的選擇。他們在那扮演角色,很認真的去模仿身邊真實的映像,很自豪,很自信。這時,如果他們進行交流,才去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在溝通的同時體驗到了初步與人溝通的快樂,這樣的機會使幼兒充分的表現和展現自我。

從書中的文字,我收穫很大,對自己的實際工作也確實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確實不假,從書中學習知識,從書中感受快樂!

幼兒社會教育讀後感(二)

《幼兒教育》雖然是一本雜誌,但其中的內容與形式卻是豐富多彩的,在寒假裡看完一期《幼兒教育》,感觸甚深,因為這本書不僅是針對幼兒教育,對家庭、社會、幼稚園教育都有很好的認識。一本薄薄的雜誌有精彩的「教育研究專輯」、真誠的「教育經驗」、甜蜜的「教師書房」、良好的「家園互動」和優秀的「點題徵文」等等,每種內容形式都寫得很深動,也能給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示。

在我們開展每個活動時都應提升每次活動教學價值,讓幼兒在活動中不知不覺接受教育,並適時激發或引導幼兒合作、分享、探討甚至爭論。例如有這麼一篇文章大致講述的是老師在教室的圖書角上擺了很多新的圖書,可是總是發現有書被破壞的現象,為此老師利用了晨間談話對孩子進行了愛護圖書的教育。可是沒過幾天還是有這樣的現象,老師找到了原因,原來是孩子們為了摺紙飛機玩,於是,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作業紙好方便孩子們摺紙飛機。可過了幾天,圖書封面還是被撕壞了不少,老師再次找出了原因。原來孩子們有了紙飛機的需要後,看上去老師已經給予支持但是這種支持還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在孩子們初步的需要得到滿足後,他們會產生進一步探索的願望,而且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細緻的思考,發現幼兒感興趣的「折飛機」活動中隱含的教育價值,及時提供不同質地、不同大小的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想想自己班的孩子,在看圖書的環節中有很多跟這裡面的孩子很相象,但是我們老師處理的方式卻不一樣,我們有時候由於心太急而忽略孩子的這些需求,看了這篇教育筆記後確實讓我們感觸很多,也學到了很多。

《幼兒教育》中還有好多吸引我的欄目及文章,有些文章雖簡短,內涵卻很深邃。文中的一些觀點都是非常值得我們細加品味學習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