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人的教育讀後感

人的教育讀後感(一)

《人的教育》一書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論著,作者福祿培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被稱作「幼兒教育之父」。他的關於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活動,是他一生活動的主要方面。

《人的教育》就是一部泛論兒童時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書中,福祿培爾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教育的連續性等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

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為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福祿培爾拿園丁修剪葡萄藤作為比喻:「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的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對於這句話中的觀點我覺得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教育學生就好比園丁修剪葡萄藤,一定要順應兒童的天性,耐心的指導學生,不能強制性地教育壓制學生。因此我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這一點。

與讓兒童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的主張一致,福祿培爾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在作為人類一員和上帝兒女的每一個人身上包含並體現整個人性,但他在每個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個人的、獨一無二的方式被表現、被塑造的……」對於這一點,我想也就是我們在教育兒童時,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保護兒童做事的積極性並予以肯定和支持,尊重兒童正確的觀點,從而促進他們更好地發展。

學校應該教什麼這段選文中,福祿培爾認為,對於兒童來講,學生期就是兒童學校教育生活的主要時期。他將帶著信仰和信念、預感和期望去熟悉面對著他的一個外部世界。因此,教育這樣當把兒童作為一個人,不就僅交給他學習的對象本身,而且教給他與該學習對象有感知識。通過十幾年的教學的摸索和反思我也深深地感到,師道之尊,可以使學生仿之、效之,但絕不是不可超越之。教師不是全部知識、全部真理的化身,那麼,我們就應該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一起去探求真理,發現真理,開創教師和學生真正平等的對話平台。語文的學習應該尋找一種和學生談話的輕鬆,態度的平等親切,心靈的坦誠和諧。

語文絕對不是只依靠教師就能學好,而是需要自己從鮮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獨特的情感,從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從一個標準答案中體會一次獨立的思考。教師要永遠相信自己教給學生的和學生教給你的一樣多。對於學生的成長來說,語文教學能成為教師和學生終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夥伴,教師和學生在語文課堂一道幸福成長,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理想的學習。

努力讓學生找到自己是好學生的感覺,我這樣提醒自己:「如果每一個學生都學會了認識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個好學生的感覺,都有了自信和創造的尊嚴,他們獲得的是終身享用不盡的真正財富。」

人的教育讀後感(二)

《人的教育》為我們講述了幼兒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福祿貝爾在對待家庭與教學科目時,認為「教學即生活」,強調只有當家庭與學校生活一致時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在課程與教育目的問題上,福祿貝爾有一段話至今仍發人深思,他說:「幼兒時期的生活方向未完全確定,如幼兒繪畫並不是為未來成為畫家做準備,教幼兒音樂並非以將來成為音樂家為目的,這些活動仍然為發展幼兒時期多方面人性所需,如個體需食物來補充營養一般。我們要幫助兒童真正過著完美的兒童期,為達到這個目的,即使兒童的學校生活需要延後一年或兩年來完成,還要比誤導他們的人生目標要好一些。」

福祿培爾關於教育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人的「自動」發展的原則。

福祿培爾認為,這種「自動」發展是個體利用自我能動的力量,通過內部表現於外部和外部表現於內部的兩個階段實現的。之所以提出人的「自動」發展的教育原則,還在於反對舊教育對兒童的束縛。但福祿培爾並沒有因此使兒童的發展絕對自由化,而排斥外部力量對兒童發展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發揮教育的作用,福祿培爾研究了兒童的發展過程,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幼兒期、少年期和學生期。在他看來,不同的教育手段對兒童的影響和作用是不同的。

我想,所謂教育,就是在孩子這張「白紙」上進行描繪。描繪的次數多了,這張白紙上的內容也就越豐富。隨著內容的豐富,()想要再次描繪,必須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方法和手段必須調整。這樣,才能在畫紙上,描繪出更為豐富多彩的畫面。

在幼兒的生活中,作者也有其獨到的見解。在沒有其他活動物體存在時,不能讓幼兒獨自呆在床上或搖籃里,這樣不僅會使身體虛弱,也是產生心理上嬌嫩和脆弱。幼兒的臥床從早期起不應過於柔軟,也不能用羽毛的枕頭。而飲食始終只能是養料,唯一的目的是促進體力和智力活動,兒童的食物應該儘量簡單,以能夠維持兒童的生活所需,使他在體力和智力上達到同樣程度的發展為限。教幼兒站立和步行時,我們不應當使用拐杖和繩子。在幼兒的成長中,他會自己發現自己有走路和站立的力量,自然的學會這些技能。這些觀點,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於兒童過分的保護,並不能讓他們最好的成長。適當的放手,讓幼兒在「艱苦」的環境中學會生活,在困難中學會堅強。有利於他們身體的發展,又有利於他們心理的鍛鍊讓他們成為獨立、堅強、自信的人。

《人的教育》這本教育名著非常值得我們去讀,這次我只對書中內容作大致得了解,也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今後我還將花更多的時間去仔細研讀。

人的教育讀後感(三)

暑假這兩天在家讀了德國著名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福祿培爾所著的《人的教育》一書。《人的教育》這本教育名著蘊涵了福祿培爾的許多重要思想,在教育上有很大影響。他非常值得我們去研讀。

全書共分為五章,在第一章「總論」中,作者提出了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從這一原則出發,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注重他們的個性的發展。對此我感受很深,也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我們不妨看看我們身邊的朋友們,他們的孩子才多大,就不管孩子有沒有音樂的天賦,就送去彈鋼琴、彈古箏、拉二胡等。甚至幾個月大的孩子每天竟要聽一小時的《聖經》,難道你不覺得荒唐嗎?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而不是像趕集似的穿梭於各種培訓班!

在《人的教育》中,福祿培爾還提出了親職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兒期,人的教育主要是託付給父母和家庭的,兒童與家庭成員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因此要給缺乏教育知識的父母提供內容和方法上的指導。對於這一點也是我很欣賞的,我覺得為人父母,懂得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去學習了解一些育兒方法,避免錯誤教育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

雖然這本教育巨著讀來受益匪淺,但書中提到的有兩個觀點,我並不贊成。第一是他的唯心主義思想,作者將一切都歸結為上帝這個統一體。第二是作者在書中強調「培養精明能幹的母親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其實我認為,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父親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同等的重要的。如果作為一個父親在孩子的眼中不能與母親同等重要,那麼,這個家庭一定不是一個健康的家庭。不單是母親要精明能幹,父親也應如此。沒有良好的親職教育環境,既使是好孩子也會養成不良習慣甚至於學壞的。

總之,這本書中提到的教育思想,不僅對當時德國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種機制的和機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義,而且對當下的幼稚園教育和親職教育也具有啟發意義。值得一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