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讀後感(一)
讀了這本錢學森,我覺得錢學森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在美國留學時,別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國。但是他沒有服輸,他努力學習,最後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讓那些人啞口無言。
在回國的路上他被美國關進了監獄、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沒完沒了的折磨他,可是他仍然沒有服輸,沒有向美國低頭,想盡辦法讓中國知道他現在的情況。最終,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韓戰中俘獲的美軍美國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
回到了祖國,再製造核子彈的時候,那是沒有計算機,怎麽辦?錢學森他們也沒有向困難服輸,他們用算盤一個一個的算。最後,中國的核子彈、衛星也造出來了。
他的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錢學森讀後感(二)
錢老在當今中國享有崇高榮譽與地位,在大眾的心目中也無疑是最神聖,權威的,人們敬仰他,總以一種仰望的姿態去靜靜的看他,看著錢老的各種突出成就與貢獻,就產生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無疑他給人感覺是最美好的,即使在許多公開的照片中他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但是仍然有一種令人無法親近的感覺,原因何在,因為太太偉大了,他的經歷如史詩般的傳奇,只能留給後人無盡的景仰。然而如果看看他的學生時代的經歷,可能對我們學生來說更顯得親切些。
錢學森生活在混亂的民國年間無疑是不幸的,然而他生活在一個書香門第,世代簪纓的家有無疑是幸運的。我想如果大部分少年回顧一下童年時的生活,應該都能夠感受到親職教育對自己後來成長的影響,尤其是父親的教育,對我來說兒時父親在床邊講故事的情景依然讓我記憶猶新,錢的父親無疑是最成功的父親了,他對錢的教育是既嚴格又寬鬆的,說嚴格是因為錢的父親對錢的個人生活習慣是相當嚴格的,比如說每天早上他都會站在門口檢查兒子的衣著是否整潔,書包是否整理的井井有條等。放學回家後也會督促兒子把衣帽,書包放在規定的地方,也正是由於這些小時候養成的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使他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形成一絲不苟,嚴謹仔細的作風。而在學習教育方面,錢的父親則無疑是最寬鬆的,他從不硬性的向兒子灌輸常識,而只是喜歡激發兒子的好奇心,鼓勵兒子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全面發展,而絕不像如今的家長逼著孩子上什麼各種補習班,我想大部分孩子肯定對錢學森的所受的教育應該很是羨慕吧。
錢老在學校時絕對算是一個好學生,他安靜、規矩、愛好學習,成績也相當優異,是當時大家公認的好學生,這樣看起來是極有可能成為書呆子的,但顯然錢並沒有成為書呆子,他確實是酷愛讀書,但他並不拘泥於課本,他特別愛思考,能將所學靈活運用於實際,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他在與同學們比賽扔紙飛機時,他的紙飛機總是飛的最高最遠,原因就在於他善於觀察思考,聯想運用物理學知識,多次試驗,從而找出疊紙飛機的技巧。這雖是一件小事,但卻可看到他從小就養成的勤於觀察思考習慣,並不像現在大部分的學生學習只是為了對付考試。不過錢的大腦思考卻顯得並不「規矩」,他努力接受著那個時代的各種先進、進步、科學的思想,完全沒有被那個時代所蒙蔽,正是科學成為少年錢學森前進道路上的明燈,而愛國則是他終身奮鬥不懈的動力。
錢學森讀後感(三)
今天我讀了《錢學森》這一書,我被錢學森的愛國之心所深深打動了。
錢學森1934年畢業,去了美國留學。()他在美國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1949年10月1日 ,新中國誕生了,錢學森又一次表達了他的思念祖國之情:「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錢學森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當美國的高級將領不讓他離開時,他的決心也一刻沒有動搖,終於,錢學森回國了,他為我國運載火箭,飛彈的研製和發射,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飛彈之父」。
讀完里這篇文章,我感慨萬分。錢學森那種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著實令我感動。想想看,是祖國養育了我們,讓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國度中。在那麼落後的時代,作為一位大科學家,錢學森首先想到了祖國,我們也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