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戀桃花源觀後感(一)
看完台灣導演賴聲川《暗戀桃花源》後,我無比的興奮,雖然上了一夜的班,可絲毫感覺不到疲倦,盡興之餘,寫點觀後感,留個紀念。
兩部話劇:一個古裝的喜劇,一個現代的悲劇;一個胡編亂造猥褻經典,一個追憶歷史述說往事;一個追求搞笑虛情假意,一個重述真情情真意切。演員台上表現拙劣,台下語出驚人,兩台毫不相關的話劇擺在同一舞台上竟然能串上台詞達到令人叫絕的喜劇效果,通過對比其分別對「愛」的表述,竟讓人產生哲理的思考。在此不由讓人折服於作者的天才創作。這種別開生面的表現方式給我眼前一亮,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化腐朽為神奇?
單從兩個話劇來說,毫無新意。《暗戀》演的俗套,就是因為導演的「絕大多數的真實」而被搬上了舞台,可他的演員卻怎麼也演不出那種「像一朵美麗山茶花」的效果、「牽著小手」的那種感覺,對歷史滄桑的感覺和對愛情的真摯,是這代像小護士一樣的年輕人是無論如何也感受不出來、理解的了的,它只能殘存在導演的心中。導演那份曾經的感情只能在台下引來我們這些觀眾的同情。《桃花源》簡直是顛覆傳統的表現,顯然是受了西方某種思想的影響,它以其誇張的語言和搞笑的表演形式,用古代的故事講述現代生活,穿越古今,雜糅並取,一味造些笑料,劇中語言竟不如台下的對白,更何談其思想。可就是這樣的兩部很粗糙的話劇,作者巧奪天工,把它們放在了一起,再加上些許台下搗亂的人,用一個爭戲台的衝突,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起到了意外的喜劇效果。這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大膽的創新,而且他也顛覆了一種人的思維模式,不好的演技也演出好的作品。為什麼這麼說,在此略微說明一下。
這部劇很明顯是一個劇中劇,在此稍加以說明以便表述。兩個話劇我們把它們認為是「一劇」,整部話劇就可以把它看作是「二劇」。在「一劇」里,演員的演技是很普通的,可從「二劇」的立場來看,它又是那麼地有意思。差有差的妙用,就是因為他們在「一劇」中的水平差才展現出了「二劇」中的喜劇效果。就這樣「一劇」里的兩部部水準不高的話劇演員通過爭舞台這個矛盾,再加上舞台上搗亂的女子、關門的看管員、突然衝上台指導的導演和幕後工作者的滑稽,就這些人在舞台上亂七八糟的表現,共同構成「二劇」。這兩個共同構成一個整體,形成了新鮮活潑的藝術效果。
還有一筆值得一提,就是這種劇中劇所產生的特殊效果。那種一會兒在《暗戀》中、一會兒又在《桃花源》中,一會兒又把人拉在劇中,讓觀眾做劇中的觀眾。產生這種效果,的確是個意外的收穫。
再看看「一劇」和「二劇」中的愛情。雖說兩個話劇不相干,可是它們分別表現了「愛情」,簡單地通過對比竟達到了哲學的高度。一個是熱戀的愛人分手數十載,其愛越久迷香;一個是為愛媾和卻又為生活所累,引發了人對愛情與生活這個永久話題的再次思考。
整個劇以其平平淡淡的對話結束,這種手法確實是真愛的流露,展現「一劇」中導演的真情流露、同樣也體現了「二劇」導演的高超指導水平。積澱了幾十年的愛情,積攢了幾十年的話,情怎能續?話如何說?最後只能是用幾句簡單的問候草草結束。這種「留白」真的是給人留以無盡的遐想,「大愛無言」的感情、大巧若拙的手法著實高明,值得我們學習。
暗戀桃花源觀後感(二)
江濱柳與雲之凡,抗戰勝利後相識在上海的一對戀人,隨著內戰的爆發天各一方卻彼此不曾忘記。直到江濱柳在台北病臥床榻時登報尋找雲之凡,二人再得以重見,而此時江濱柳已是行將就木。這個故事叫《暗戀》。
老陶因老婆春花跟袁老闆關係曖昧,憤而出走卻誤入仙境桃花源。在桃花源里與兩個與春花和袁老闆長得一模一樣的人過著純真美好的生活。老陶難忘舊情,想重返武陵帶春
花去桃花源。卻發現袁老闆與春花已經成了一對怨偶,恰如自己當年與春花的關係。老陶想再返桃花源,卻不已找不到仙境入口。這個故事叫《桃花源》。
《暗戀》聽起來像一個俗套小說的主線。《桃花源》明顯就是由陶淵明的作品改編而來。這兩個故事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吸引人的看點,而二者之間,更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然而賴聲川就有本事化腐朽為神奇,不但把兩個故事講得有滋有味,而且愣是用神裁妙剪把兩個故事拼到一起而不覺穿鑿。
《暗戀桃花源》講的是兩個劇組預定了同一時間的同一個舞台分別排演《暗戀》與《桃花源》,在爭執不下的情況下共用舞台,各自排演。除了這兩個話劇外,裡面還隱含著不少其它故事:一個女人在不停尋找一個叫劉子冀的男人;《暗戀》的導演其實是在導自己的故事;《桃花源》劇組的老闆與員工順子之間啼笑皆非的交流。不到兩個小時裡包含著如此豐富的內容:混亂與秩序,現實與荒誕,歡樂與悲傷,嚴肅與頹廢,而所有的一切,又指向同一個主題:希望、等待與尋找。
記得《基督山伯爵》是以這樣一句話結尾的:人生最大的智慧都集中在兩個詞裡:希望與等待。這樣的主題當然比較符合當今的主流文化與宣傳,也激勵了不少個人在艱辛時給自己打氣鼓勁,以期有朝一日鯉魚能修成正果,躍過龍門。而裴多非卻說:希望是娼妓,她對誰都蠱惑,將一切都獻給;待你犧牲了極多的寶貝,你的青春——她就棄掉你。而賴聲川想告訴的桃花源更象是後者。
江濱柳與雲之凡的桃花源是兩人的相依相戀,時局使他們分離後,他們尋找過對方卻功敗垂成,直到餘生殘影之際看到垂垂老矣的對方。
老陶走進了桃花源,卻還是忘記不了春花,所以出來後又迷失了桃花源。
桃花源里的袁老闆和春花幸福美滿,現實中的袁老闆與春花卻彼此埋怨傷害。他們曾經也象江濱柳與雲之凡那樣期待著相偎相依,而真正在一起時,才發現所謂的美好只是海市蜃樓。那麼如果江濱柳與雲之凡真的就一直在一起,難道就會真的幸福嗎?
《暗戀》的導演試圖用戲劇來演譯心中的她,似一朵美麗白色山茶花的她,但對表演屢屢失望。
一個莫明其妙的女子不停地尋找著情人劉子冀,然而直到終場也沒有找到。而《桃花源記》裡的主人公正是名叫劉子冀。
所有的人,都被自己內心的結困擾著,都在尋找著什麼,都在等待著什麼。
古人以結繩記事,解決了一件事就解開一個繩結。今天已經不需要用繩結了,但多了許多心結。當然,有時候人們給心結起了許多別名,比如理想、夢、目標、希望、迷惑、期待……
張聞天有句名言: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推理下去,在理想的生活里,就沒有了生活的理想了,因為已經理想已經實現了。沒有理想的生活就是理想的生活,聽起來象個文字遊戲的悖論,卻道出了理想的尷尬。
走不出的桃花源,因為它永遠是人們的心結;
走不進的桃花源,因為它永遠只在人們的心結。
暗戀桃花源觀後感(三)
上周末有幸觀看了台灣著名導演賴聲川的經典話劇《暗戀桃花源》。劇情我就不在此贅述了,只想說說自己看後的感覺。
我一向是對悲劇不感冒的,也許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但我確確實實不喜歡看悲劇,所以《暗戀》看得我是挺無趣的,畢竟這樣類似的故事也看得太多了,而且大段大段瓊瑤式的的台詞,尤其是剛開場那會兒,瓊瑤的一塌糊塗,受不了。
《桃花源》是喜劇,所以我對它的興趣高一些,更何況有何炅謝娜這兩個活寶,想不笑都難啊!()但是意外的驚喜來自老陶的扮演者俞恩泰,就是《武林外傳》裡面的「關中大俠」——呂秀才,初入桃花源時的一句:「哇塞,芳草鮮美;我靠,落英繽紛!」實在是太經典了!看《武林外傳》的時候就覺得他和佟掌柜倆人身上最有料,是我最喜歡的兩個人物。這次看了他在話劇中的表現,發現依然是最出彩的一個,不愧是上戲碩士啊,功力的確深厚!其實我覺得《桃花源》表面上是一出熱熱鬧鬧的喜劇,本質上實際是一出套在喜劇套子裡的悲劇,用喜劇的形式來表現悲劇,笑聲中會有苦澀的感覺。尤其是最後,老陶本來已經在桃花源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卻因為仍然無法忘記春花,回到武陵,想把春花甚至袁老闆都帶到那個人間仙境去。但是武陵的一切已經物是人非,老陶原本應該是丈夫的角色,現在卻成了局外人,即便如此,他一心想的還是要和故人去分享那個完美世界。熱鬧的開場,寂寥的結局,老陶的悲哀用嬉笑吵鬧的喜劇形式表現出來,反而更讓人平添了幾分隱隱的心痛。
另外還想提一句,那個不時出現的白衣女子,口口聲聲要找的劉子驥,和《桃花源記》中的「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提到的那個人名字一模一樣啊!這也是我幾天之後才想起來的,但是還是不懂她的串場有什麼特殊含義嗎?哪位能給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