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暗戰觀後感

暗戰觀後感(一)

我最喜歡的明星就是劉德華,當然只是喜歡而已,不像很多人追星追的那麼投入。雖然他的歌不是曲曲好聽,他的電影也不是部部精彩,但身為四大天王之一的華仔自然有幾首經典的老歌,和幾部經典的電影。而《暗戰》就是其中一部,至少在華仔的電影中稱得上經典。華仔正是憑藉這部電影,在99年捧得了夢寐以求的金馬影帝。個人認為也是實至名歸。

片中華仔飾演一位大盜,而且是一位身患絕症的大盜。嚴格說來是一位為父報仇的俠盜,因為片後他把從仇人手中奪回來的2000萬全部捐給了慈善機構。而劉青雲飾演的談判專家何SIR在片中和華仔搭檔對手戲,從片頭我們就了解了何SIR是一個機智,細心又果斷的談判專家。

而華仔呢,行事有條不屢,步步算計的精妙。他通過搶劫財務公司而和何SIR聯繫上,想和他做個遊戲。也許是惺惺相惜的原因吧,華仔覺得只有何SIR能做對手。在雙方幾次的交手中,漸漸的了解了對方,成為了立場不同的朋友。而何SIR也知道了華仔已經是癌症晚期,也許正是如此,才為最後何SIR放走華仔埋下了伏筆。

片中有一段華仔男扮女裝的鏡頭,讓人難免大跌眼鏡。開始已經有他化妝老頭的造型,看來為了演出的確是不惜犧牲外表喔,也正因為華仔的敬業與執著,最終憑藉此片讓他捧得了99年金馬影帝。完成了他多年的心愿,同時也是對他電影的一個肯定。

暗戰觀後感(二)

忙忙碌碌地度過了幾周,今天終於完成了其中一項任務。為了緩解一下緊繃的神經,晚上看了兩部杜琪峯的老片子《暗戰》1和2。

看完以後感觸頗多,一方面是對杜琪峯的場面調度和細節表現感到由衷的佩服,另一方面是香港演員對人物精準的把握和表演非常到位,劉德華、劉青雲、鄭伊健都是從電視起家的,多年的電視劇拍攝經驗使他們形成了對攝影機良好的鏡頭感,而且他們在影片中並沒有以耍帥和一貫的明星氣派來遮蔽影片角色賦予的氣質,而是很好地讓自己與角色融合在一起。這是會帶給觀眾驚喜和審美愉悅的兩部電影,它不但繼承了港片最為擅長的警匪題材,又有著杜琪峯個人化的表達,尤其是影片中一種不露聲色的幽默和智者的較量所帶來的觀影快感,使這一系列影片無愧於港片的經典。

當然,也會想起吳鎮宇說過「香港電影死了」的哀嘆,會想起彭浩翔說他要堅持做真正意義上的香港電影的悲壯,也會想到許鞍華艱難地籌拍《天水圍的日與夜》的艱辛,會想到《麥兜響噹噹》為迎合內地市場所做的不倫不類的劇情調整和國語配音……

香港電影在經歷了97的陣痛和新世紀的迷途之後,會去向何方?會怎樣發展?這無疑成為每個香港電影製作者和鍾愛港片的觀眾共同關心的問題。()很多香港電影導演北進,尋求與內地的合作,繁榮了內地的電影市場並給內地電影人帶來了新的創作思路,加速了內地電影的發展。經典港片的意義在於其獨樹一幟的純粹性,在於它們對香港都市景觀、港人創業精神、港島市民文化的類型化映現,正如大衛·波德威爾所說:「香港電影,其實是出色的區域性電影。」

2007年是香港回歸十周年的紀念。藉此契機,香港老、中、青三代導演一起亮相,合力推出了《老港正傳》《女人本色》《每當變幻時》《醒獅》《男才女貌》《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男兒本色》《門徒》《導火線》《天堂口》《鐵三角》《兄弟之生死同盟》《連環局》《第十九層地獄》《明明》《投名狀》等多種類型的港產合拍片,提供了香港電影的新表徵。這些港產合拍片所呈現的「香港」不再像觀眾所熟悉的昔日經典港片中的「香港」,創作者為迎合內地所做出的一些調整反而使觀眾慣有的香港期待和香港想像受挫。合拍是一個拍攝模式,確實也具有某種內在制約。但對於香港電影來說,只有真正反映香港的神韻才能維繫並再創優良業績。港產合拍片應該為香港電影人呈現「香港」帶來更多的契機和更大的平台,而不能因犬儒的迎合和短視的投機消損自身的品質和魅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