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阿凡達觀後感

阿凡達觀後感(一)

近來各大媒體對電影《阿凡達》的報導頗多,趁這次放假,我有幸觀賞了這部巨額耗資的大片,心靈不由得為之震顫。

片中的主人公Jake因反對人類對潘多拉星球肆意掠奪、濫殺無辜而背叛人類,並為保衛納美族的家園與人類展開一場惡戰,最後拋棄人身,成為了納美族的首領,故事雖簡單,但其寓意值得回味。

在讚嘆納美人對於生態平衡誓死維護的同時,也不禁想起了我們人類。如今全球環境問題極度惡化,溫室效應日趨嚴重,有的科學家甚至預言,如果地球表面溫度再持續上升4℃,將有95%的人類從這個星球消失,並以每天5億的速度不斷減少,到那時「世界末日」這個近乎遙遠的時刻便會完完全全呈現在人類面前,別說我駭人聽聞,如果人類再繼續大肆污染,這一天提早到來也未可知,不扯遠了,就說近三年連續發生的三次地震: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其所造成的慘劇有目共睹,這難道不是大自然對人類血的懲罰麼?

因此,當你在濫用白色塑膠袋的時候,請「勿以惡小而為之」,在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時候,請記住那上面附著著一棵樹的魂靈,請不要因一時之便利而誤了環保之大業,這不是我的勸告,是地球的忠告。

不得不值得一提的是,納美族遭到人類轟炸的悲慘畫面。就是再鐵石心腸的人,也不會不為之動容。戰爭,這個由人類的貪慾所化成的惡魔,無論吞噬了多少生靈,是也永遠餵不飽的。納美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屍橫遍野的慘象使我想起了美伊戰爭。美國,這個世界公認的超級大國,因為覬覦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而肆意挑起戰爭,不知殘害了所少無辜生命。它是霸道的,別人有的,自己沒有便去搶,這個一直崇尚著「以暴制暴」原則的國度不知何時能良心發現,偃旗息鼓。當然不止美國,貪婪是人類的本性,而戰爭是貪婪的必然產物。但如若我們不能避免戰爭,是否能減少戰爭呢?

《阿凡達》這部影片真的不失為一部巨作,它站在外星人的角度,向我們赤裸裸地揭露了人類這種生物的本性。我由衷的希望大家能聽懂它流露的畫外之音,在現實生活中去回響它所呼籲的: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和平。

阿凡達觀後感(二)

《阿凡達》風靡全球,也席捲中國大陸電影市場。就連中國一些著名的電影導演都認為,以中國現有的所謂大片與之相比,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相差十萬八千里。中國的幾大導演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和他們拍攝的幾部不知所云的大片,如《滿城盡帶黃金甲》《無極》《夜宴》等,花錢不可謂不多,場面不可謂不大,但為什麼沒有《阿凡達》的效果?這不僅僅是劇本、科技製作手段的問題。就是把《阿凡達》的電影劇本給中國的導演(事實上,《西遊記》一書及其他不少中國神話著作並不比《阿凡達》劇本差),把電腦設計軟體給中國導演和製作人員,中國也造不出來《阿凡達》。為什麼?兩國人的現代想像力不一樣。這個想像力的差距不僅體現在中美導演個人,更是橫亙在中美兩個國家、兩個民族之間的。

毫不誇張地說,《阿凡達》展現出的美侖美奐的場境,已不是一部宏闊悠遠的抒情詩篇所能形容;而其足以在各個領域同時激發聯想的立意,又絕非現有宗教、政治和哲學的單一邏輯體系所能闡釋。它的極具震撼力的畫面和簡單、清晰合理的故事情節,是另一個見仁見智的視角:影片中地球人為開採「潘多拉星球」的珍貴能源礦產,發動一場滅絕原住民的侵略戰爭。而原住民則奮起反抗,最終打敗殖民者。有人從中國的現實解讀出那是「史上最大的強拆者遇到史上最大的釘子戶」,也有人從美國目前的軍事困境解讀出反恐戰爭的結局。如果浮想聯翩,追根溯源,那也是地球上一切戰爭發起動因和戰爭結局的規律性暗喻。

筆者看完這部驚心動魄的影片之後最大的感受,是驚嘆美國永不停歇、不顧一切的冒險精神,和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的志向。凌空翱翔的衝動,賦予美國直衝天際的思想翅膀,狂放不羈的自由馳騁,又造就美國任性而為的民族性格。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其實是隱藏在愛迪生、萊特兄弟的發明之中的;也隱藏在里根的冷戰成就、小布希的戰爭創舉之中。

沒有誰控制美國人的思想,所以,美國人的思想帶著翅膀,像影片中的大靈鳥一樣,任意飛。所以,舉凡科學界的發明乃至文學界、體育界,世界上最年輕的大國,卻成為世界上傑出人物生產最多的地方。國內沒有人控制思想,最終又成為世界上沒有誰能控制美國的行動。美國隨即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年輕世界帝國的神話。一部美國的歷史,就是邊疆不斷變化的歷史。從1776年獨立以來,出現在美國國家層面的邊疆戰略就有:老邊疆——以前的13個州;新邊疆——後來的50個州;外邊疆——兩次大戰後成為西方盟主。一位叫特納的歷史學教授這樣說:美國人具有鮮明特徵的才智應該歸功於邊疆。每一個邊疆的確都孕育著一個新的機會,打開了擺脫過去羈絆的大門。與邊疆相伴而生的是新鮮感和自信心,是對過去社會的蔑視,是對過去的約束與思想的無法容忍;是對過去的經驗教訓的不屑一顧。

現在,高邊疆又成為美國的國家戰略和宇宙戰略。而高邊疆是通向無限的起點。

美國就這樣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邊疆的國家。《阿凡達》其實就是在展現美國在擴展新邊疆中失去邊疆的現實和潛能。

今日美國已經不是一個美洲國家,而是一個由數百個全球軍事基地和海外領地組成的跨洲際國家。美國早就控制了全球的公共天空、公共海洋、太空和網路空間。依據這樣超級強大的行動能力,以及金融和其他優勢,美國正在建立世界帝國。

詛咒也罷,聲討也罷,鄙視也罷,存在決定意識,今日世界誰都不能不活在美國強大的陰影之下。

思想力是創造力的源泉。而創造力又是生產力的根本,生產力又等同於戰鬥力。這是一根由必然因果勾連起來的鏈條。

作為軍人,我非常關注《阿凡達》中無意中透露出的美國戰爭思維。顯然,美國已經把空天一體戰和機器人地面突擊當成最基本的戰爭樣式。它們把入侵潘多拉星球的主力,構想成新式武裝直升機和空天轟炸機編隊;卻在地面行動中,編入人機合一的機器人。這和美國最新的一小時打遍全球的先行戰略,和讓機器人大批參戰的構想是完全一致的。

在2006年合併成立美軍太空司令部之後,美軍又在2009年公開成立了網路戰司令部。隨著信息技術和太空技術的日益交差和融合,這兩種新型技術力量孕育的嶄新軍種,將在十年後主宰戰爭;現有的傳統的陸海空軍,將越來越居於邊緣地位。像以往一樣,最早昭示這一特點的,一定是美國。

和整天把解放思想掛在嘴上的中國不一樣,美國從來不喊解放思想,因為在美國人的本能感覺中,思想本來就不應該被束縛。美國的社會生態環境,到處飄著影片中那些樹精靈一樣的奇思妙想,因此最大限度地釋放了整個社會群體創造力,這就是美國今天在眾多領域都領先世界的原因。

美國人崇尚暴力,無論是入侵者,還是反擊者,靠的都不是道德說教,而是赤裸裸的力量較量。全片以森林為主背景,正好形象地證明,美國是信奉叢林法則的。

具體到中美兩個國家和民族,在軍事上的思維,最典型的區別是,美國的思維是向前、向上的,也就是面向太空,面向未來。而中國則多是追懷歷史,關注眼前。這也是《阿凡達》和中國幾大導演的幾部大片,最根本、最明顯的對照。就是此次中國準備跟《阿凡達》一較高下的中國另一部大片《孔子》,依然沒有脫開中國人的這一慣性思維。

上綱上線地說,面向未來和天空,前景是寬廣無限的;總是回顧身後關注眼前,則空間是有限的。

但是,另一方面,美國人又是非常注重心靈對接的。無論是原住民還是潘多拉星球上的大型動物,身體上都有著心靈接口。這說明美國人也是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的。所以,美國人雖然對外崇尚力,但對內,非常注重心靈溝通。他們是一個人人都有信仰的民族,不管你信什麼教。什麼都不信的,大概只有剛從亞洲移民過去的人。信仰是人生的支柱。所有有信仰的人組成的國家,強大是自然的。正是由於這一點,入侵者中發生了分裂,一部分人在信仰的感召下加入了被入侵者的陣營。正是由於信仰的作用,弱者煥發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最後贏得勝利。

物極必反。()思想的自由,帶來行動的奔放,又連帶地帶來不可遏止的獨霸欲望。這種完全不受約束的狀態,作為一個巨大的國家和眾多的人口,讓美國走上正在威脅全人類的道路。

旅居德國的美國人、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威廉。恩道爾說:曾經因對外國人開放的態度和輕鬆的生活方式受世界各地羨慕的美國,現在已經變成邪惡的強權,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很少得到報導的世界其他地區實施慘無人道的暴行和酷刑。傳統上和平的美國,通過規模巨大、難以想像的社會改造、轉型,已經從根本上變成一個處於永恆戰爭狀態的斯巴達國家。如果認為新世界秩序僅僅是在布希家族及其黨羽主導下制定的共和黨的計畫,那就錯了。這是美國主導勢力的機制性共識,它從19世紀末美國進行第一次帝國冒險,軍事征服菲律賓、古巴和波多黎哥時就已成形。從經濟上說,美國已經是軍工綜合體。它必須通過戰爭才能發展,才能生存。所以,《阿凡達》只能出現在美國。這是整個美國文化和民族習慣性思維的產物。作為西方生活方式總代表的美國,已經控制了地球上的大部分資源,但它還在向宇宙探索更多的資源。美國的太空探險計畫,無一不有著這樣直接的動機。

在地球現實中,從歐巴馬上台一年後的表現看,美國還在循著一貫的攫取利益的思路,沿著既有的戰爭道路旁若無人地前行。從這個意義上說,《阿凡達》電影雖是虛擬技術的傑作,但並非虛構國際政治現實。

影片的最後,入侵者被自衛者全部俘虜。世界各地的觀眾,也許認為美國人可能已經開始反思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並準備接受戰敗的事實。但筆者認為,美國的政治家和軍事領導人如果看到這裡,最多不過是聳聳肩膀搖搖頭,然後繼續走到全球司令部,漫不經心地搜尋下一個目標。電影只是電影而已,而美國永遠是美國。導演可以決定影片的結局,決定美國結局的,卻是有另外一種有著美國思維的人。

我們總是抨擊美國人的擴張主義和霸權做派。可是,我們什麼時候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即學習和欣賞的角度,去端詳一下美國,就像我們看阿凡達一樣呢?

什麼時候我們自覺的這樣做了,我們離找到大國崛起的感覺就不遠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