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在家長身上的中國教育烙印
在《你就是最好的家長》中,談到教育孩子時我有過兩種不一樣的選擇,先是選擇追求完美,結果搞得自己身心俱損,疲憊不堪。後是選擇走上學習欣賞缺憾美之路,在這條道路上感到,人是快樂的,心情是輕鬆的,無論什麼樣的結果好像都變得美好而鮮朗起來。
與別的家長朋友們交流這一內容時,發現了一個奇怪而有趣的現象:我所接觸到的很多中國家長都有過與我相似的經歷,其中還有一些家長雖然好像接受了成長路上的缺憾,但在他們的心裡想的還是缺憾就是缺憾,哪裡來得美呀,不過是自我安慰的小把戲,誰讓咱孩子不爭氣,沒辦法,家長也只能自己哄騙自己,聊以自慰罷了。我知道這部分家長是被動走上接受缺憾之路的。把同樣的內容與外國家長們(主要是美國、加拿大、英國的家長)分享時,他們感到很不理解,因為從最初的選擇方向上,他們就與中國家長明顯不同。這一現象讓我感到好奇,也就不斷思考尋找答案,終於發現了其中的一點奧妙。
我以為之所以出現這麼明顯的差異,除了歷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巨大不同外,再就是中國教育與國外教育上的差別。中國的教育以傳遞知識為主,不注重傳遞思想方法與學習方式。這種教育模式有高效率的特點,慣用的教育手法是用知識點來測查老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質量。( )讓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越多、出錯率越低的老師就是好老師,優秀老師。對學生也同理。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講錯題,老師講錯題的時候,則是出錯學生被嘲弄的時候,許多老師會認為一些學生出的錯是那樣的幼稚可笑,並把這樣的錯誤拿來供大家調節氣氛,還認為這是老師應具有的幽默感,是特色、是個性、是詼諧。可我卻認為這是一種對學生的刻薄,對出錯學生的不尊重。
現在我還記得自己上國中時的一道地理題,問:渤海的特產是什麼?有同學答:黃花魚;還有同學答:帶魚。而正確答案是:大對蝦。老師在講題時,把我們大家好一頓貶損,嘲笑那些出錯的同學,只記得吃,別的什麼都不記得。因為當時是物資特別匱乏的時期,我們沒人吃過老師所說的渤海出產的大對蝦,也可以說同學們真是見都沒見過。大多數的家庭,每逢過年時,才能憑本兒去買上一點兒帶魚。運氣超好時,可以買到一點兒黃花魚。大家真是根據自己知道的內容認真地答了卷子。結果招來老師的一番嘲笑與戲弄。這道題我答對了,當老師這麼講別的同學時我並不高興。不是因為我的道德水平高,而是因為我是一個學習成績很不好的學生,被同學與老師嘲笑是常有的事兒。既便這次我答對了,老師挖苦的是別的同學,可我依然有兔死狐悲之感。為了讓我能安心,為了讓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絕對不出錯,我可是好好地把「大對蝦」這個答案背了無數遍。
等學習了發展心理學,了解了建構主義,知道了皮亞傑,知道了瑞吉歐教育理念,我才知道,那些把答案答錯的同學的行為多麼有價值。他們的行為完全符合建構主義理論。在瑞吉歐教育理念中,對孩子主動學習過程有這樣一種表述:孩子從來都是用以有的生活經驗去解決未遇到過的生活問題,並從中得到新的生活經驗。這就是一個建構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創造的過程。那些被老師嘲笑挖苦的同學們走的正是這樣一條自我學習,自我建構之路,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是:北京地區居民吃的海產品,產自渤海;黃花魚、帶魚是最好的、最珍貴的魚,因為只有過年才能吃到一點兒;中國從來都是把最好的產品向國外出口;平時吃不到黃花魚、帶魚是因為都出口了;因以上這些原因,黃花魚、帶魚應該是渤海的特產。
雖然我的同學們用這個思路沒能找到正確答案,面對自己不會的題目,這個思考過程卻是主動、嚴肅、認真、積極有成效的,這是主動建構的行為。但中國的教育中,不需要這一建構過程,我們更喜歡讓學生把答案背住,記牢,我們也要求學生主動學習,也強調主動性,可此主動非彼主動,( )我們要的是學生多學、快學、高效的主動,而非主動思考、非主動尋找、非主證驗證,以及出錯、失敗後的不放棄,繼續努力。我以為後一種主動,比讓學生死死地背住老師、課本中給出的答案不知要強多少倍。可中國的教育里,不去考慮孩子主動建構的過程,只是看答案對不對,只要出錯,所有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思考、尋找與探索都會被一筆抹殺,留下的只有羞愧、屈辱與被嘲笑。
在中國的教育中,學生主動建構的學習行為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答案,或是雖然找到了正確答案,但與老師、課本所教授的思路不符,就會被老師、家長上綱上線到只會耍小聰明、不努力、不用功,不知道學習古人「頭懸樑錐刺股」的刻苦精神。這些「不」都在告訴孩子:你的學習態度有問題、不端正。挺好的主動建構的學習行為就這樣在家長與老師們的教育下,再也沒有了。主動學習與探索就會出錯,在初期時就會表現為效率低下,出錯與效率低下都是中國教育不能容忍的。既然這樣大家都等著向老師、向專家、向別人拿正確答案。
我們在這種教育下長大,成為家長後,面對孩子,採用的辦法不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研究對象,學習對象,而是把孩子當成我們答卷上的答案,當自己認為孩子表現得不優秀,不能讓家長滿意時,家長便開始了努力學習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不是研究、不是建構,而是四處向老師、向專家要答案、要方法、要結果。看不到自己出錯背後的價值,也看不到答對背後的危機——這種行為,就是中國教育在我們這些家長身上打下的烙印。
強烈推薦:[家長必讀:子女的八大心愿] [家長如何教育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