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經典語錄

閻學通經典語錄

1、誠如當時的一位江湖觀察家所說:「他們[指少林]並不關心在龍門鏢局發生了什麼,事實上,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龍門鏢局在哪裡……他們只是反覆告訴你,張三丰是一個獨裁者,武當七俠都是他的劊子手,武當在龍門鏢局屠殺了很多人,激起無知者的義憤去抵制武當,而真正的真相被隱蔽了。譬如,有誰能夠知道恰恰是少林庇護了屠殺謝遜家滿門的兇手成昆呢?有誰知道龍門鏢局掛著少林的旗號在臨安的橫行不法呢?他們過濾了一切信息,只告訴你他們想讓你知道的,這就是他們的公道和慈悲!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麼呢?在我看來,這不過是武當近年來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他們的恐懼和敵視而已。」

2、借鑑先秦有關王霸性質區別的認識,中國崛起戰略的對外政策需要從三方面區別於美國。首先,推行責任與權力相一致的國際秩序原則。二是推行反向雙重標準原則,即越發達的國家要執行比越落後的國家更為嚴格的國際準則。三是推行東方傳統的天下為一的開放原則,即中國對全世界開放,世界各國對中國開放。

3、未來十年,歷史的慣性有利於中國的崛起,中國能否藉助這個慣性加速崛起則取決於我們這代中國人了。

4、大國之間競爭的根本是改革,改革是國家基本動力、是基本原則。誰改革誰領先,誰不改革誰落後。中國因為不打仗,所以軍事領域的改革比其他領域的改革都差。而美國不一樣,它經常打仗,它的軍事改革最先進,但同時在經濟上美國改革較少,所以現在美國的經濟正顯出衰落的態勢。

5、現在都叫前蘇聯了,就像叫我的「前夫」一樣。俄羅斯是個寡婦。普金玩的就是這個。沒什麼。

7、對於成功的人,人們就會認為他所做的都是對的;對於失敗的人,人們就會認為他所做的都是錯的。我們需要的不是別人的肯定,而是自己內心的強大。

8、越發展越風險和挑戰多。這個判斷與體系壓力理論相一致,即崛起國越強大,面臨的國際體系壓力越大,越強大安全問題越多。這個判斷與等以後實力強大了再做什麼事的邏輯是相反的。

9、要在我國周邊地區建立上海合作組織式的機構,只能靠給周邊小國提供安全保障,建立全天候的戰略夥伴關係。如果不給他們提供安全保障,我國就不可能有比美國多和比美國質量高的友好關係。

10、以不使用武力手段解決問題的思路去行事。以「韜光養晦」作為外交的核心理念,就無法建立中國的海洋大戰略,也無法解決南海問題。

11、在中國提升世界地位和美國為維護全球霸權的競爭中,不是比誰更能砸錢,而是要看誰有更強的政治領導力。

12、韜光養晦的邏輯是,現在弱所以困難大,等以後強大了,困難小了,我就可做些什麼事了。而如果是實力越強大困難越大,則不能等以後再做什麼,而是現有什麼困難就得克服什麼困難,因為以後的的困難會更多和更大。如果連現在的小困難都應對不了,以後的大困難就更沒有克服的可能了。認為以後困難會更大,顯然是要解決面臨的困難而不把困難留給後人。而等以後強大再乾的,不過是給現在不乾找到一個理由。

13、第二種是霸權體系,就是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世界,這是一種相對穩定的體系,因為美蘇旗鼓相當,其它小國各自鑽到他們的保護傘下面就行了。這種體系已經隨著蘇聯的崩潰而解體。

14、中國現在所處位置決定了中國為什麼在世界上遇到很大的問題。隨著中國的崛起,其他國家國際地位相對削弱,「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自然甚囂塵上。但是,我們所處的國際環境更受我們自己的行為影響。

15、中國要用「王」的方式對抗美國的「霸」。

16、我對葉爾欽沒有好感。當然他不是我們國家領導人,我也不怕他。老江我有點怕。

17、美國對台灣說:「我賣給你武器,是讓你自己增強自己的實力,當解放軍打過來的時候,你們自己能和他們死磕!」

18、結盟牢靠程度與意識形態沒有必然的相關性。我們今天和越南意識形態一樣,照樣結不了盟。

19、界定是否屬於「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採用軍事手段,而在於是否開火打擊。這一句話的另一個核心是「屈人之兵」。

20、96年演習,我就說,台灣到大陸的投資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結果當年增加了x%,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是商人,你是把錢投到解放軍的槍口前面呢?還是後面呢?

21、國際體系由行為體、國際格局和國際規範三個要素構成。將其中任何一個要素的質變視為體系質變,既無法區別體系與要素的不同,也無法確定兩者間的關係。故此,至少應以兩個體系要素發生質變作為體系質變的標準。

22、戰爭從來是為政治目標服務的。韓戰,美國尚且沒有轟炸zg中心城市,也就炸了丹東。這裡有個著名的爭論。杜魯門說,你要是不炸丹東,zg人會來參戰嗎?馬克阿瑟說,你這是屁話,你沒有看見zg人是從丹東開到朝鮮來的嗎?

23、國家越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也就越複雜,困難和風險只會越大不會越小,這就是中國的崛起困境。

24、南海問題的零和競爭,是一個客觀的必然。如果沒有零和競爭,也就不存在怎麼良性競爭的問題。而南海問題不是簡單的經濟利益問題,還涉及到主權、戰略、影響力等等。

25、前幾天,溫總理說,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統一,結果昨天民進黨蔡xx的提案就沒有通過,只有14票支持,其他明進黨投了棄權票。這就說明了,台獨裡面不怕死的還是少數,大多數還是怕死的。當然,我沒有對這兩者的關係沒做仔細研究,要分離變數,我沒有條件做測試。

26、中國要民族復興,這是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賦予中國政治家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因此,中國要想實現民族崛起,必須要成為超級大國,不成為超級大國不可能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必須是綜合實力大國,只埋頭賺錢是不行的。

27、以國力要素平衡發展為原則,以公平正義為政策指針,以增強政府內外動員力為主攻方向,以提高社會誠信和國際戰略信譽為工作切入點,中國將能在3-5年內顯著縮小與美國的軟實力差距。

28、中國崛起所產生的權力轉移,不僅會改變國際格局,而且可能帶來世界中心從歐洲向東亞的轉移。然而,無論是國際格局改變還是世界中心轉移,並不必然伴隨著國際體系的質變。

29、中國的文化吸引力不及美國的1/10,是軟實力諸要素中與美國相比差距最大的一項。……即便我們找到中美文化吸引力差距的原因,我們也難以找到能較快縮小差距的辦法。因此以提高民族文化吸引力為提高中國軟國力的主攻方向,有事倍功半的可能。

30、盟友的基礎是共同的戰略安全利益,因此盟友的可靠性主要取決於共同安全利益的大小:大則可靠性強,小則可靠性差。俄羅斯是否可靠主要取決於中俄同盟對俄有多大的戰略利益。無論俄羅斯對中國友好與否,俄都沒有比與中國結盟更好的戰略選擇。美國不接納中、俄為盟友的國際環境,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以及中國的戰略合作誠意,三者能使其很容易看到俄羅斯履行盟友責任利大於弊。

31、無論勝敗,打台灣都是代價最小得;如果不打,中國可能面臨蘇聯波羅地海三國獨立,引發的解體問題。中國有三十多個省,一下子變成30多個國家。蘇聯和平解體,沒有打仗,從1991年到2002年,同期世界各個大國人口都是增加,唯獨俄羅斯人口減少了5百萬,人均壽命減小5歲,打次全面戰爭也就死這麼多人把,有些出生的嬰兒,還沒有看到打仗,因為醫療條件太差就死掉了。所以一定要整死陳水扁那幫垃圾。

32、南海有「點、片和局」三種利益,我們應當像下棋一樣,明確我們到底想要什麼,該舍的要舍,該保的堅決不放棄。比如黃岩島和曾母暗沙,它們兩者的地位肯定是不一樣的,曾母暗沙涉及的只有印尼和汶萊,而黃岩島影響的卻是南海整個大局。

33、中國需要安全利益一致的盟友。安全利益是檢驗國家友好關係的普世性標準。在別國安全利益受威脅時不援助,就難以指望他們在我國重大主權利益問題上不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

34、我們在崛起的過程中,身份問題決定了我們怎樣的行為能夠被國際社會所接受,中國究竟是開發中國家還是已開發國家,是普通國家還是新興超級大國,這不是我們說了算的,國際社會的認識才是關鍵。我們現處於崛起的衝刺階段,必須做一個「負責任大國」,適當調整外交政策,塑造一個有利於自己的環境。

35、中國崛起的主要壓力源於美國。中國越強大,美國防範中國的力度也會越大。而美國對於中國的憂慮不僅在於中國的崛起,更在於中國的復興。()因為歷史上中國曾多次處於世界第一的地位,所以中國講民族復興,其結果只會是世界第一而不會是第二;然而美國無法接受世界第二,這就是中美結構性矛盾的主要來源。——此外,日本等一些國家也不會歡迎中國的崛起,這是中國崛起面對的次要壓力來源。但是,由於中國和日本的經濟差距只會拉大不會縮小,日本民眾遲早也會接受這個既成事實。

36、我們在國際上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們還可以嘗試打破一些過去的原則,比如不結盟原則,在中美競爭的過程中,我們最佳的盟友是俄羅斯。此外,中國的外交政策不能以經濟利益為主導,而要服務於中國的政治利益。

37、世界秩序不外乎三種:一種是強權體系,這是群雄並起的亂世,就是中國所鼓吹的多極世界。中國想靠自己的力量建立這樣一種世界秩序完全是妄想,因為你自己能不能成一極都是問題,更不可能保證別人都成為一極。

38、我國需要從韜光養晦向負責任大國轉變。

39、葉爾欽鼓動***了蘇聯,但是他上台後,座上這個位置,第一件事情就是鎮壓車臣,要是車臣也獨立了,弄不好俄羅斯也解體了。俄羅斯有80多個州,一解體,不說一下子多出80多個國家,至少也要一下子冒出幾十個國家。

40、我國需要加快國防現代化建設,抑制軍事衝突發生;加強安全合作,增強相互信任;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增強競爭力與抗危機能力。

41、目前大國的競爭,其背後的動力有兩個:全球化和資訊時代。全球化表現在國家之間的依附性越來越強。而資訊時代最大的問題是產能過剩。

42、中美兩國誰能持續改革,誰就能持續發展。

43、台灣對美國說:「讓我自己和解放軍死磕?這不是扯的嗎?我買你的武器,只是給你錢向你買份兒保險,真的要是解放軍打過來了,我們出設備,你們出人,跟他們幹仗那是你們的活兒!」

44、客觀的國際安全環境是不易改變的,特別是那些根本性的原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我國今後10年的安全戰略目標不宜定得過高,應以我國安全環境不出現重大危機為目標。

45、中國想要崛起,希望民族復興,想塑造一個有利於我們的環境,就不是過去說的要融入國際社會、適應國際社會,而是要塑造國際社會,讓它從不接受你到最終接受你,並且最後歡迎你。

46、歷史給所有國家提供的機遇是相同的,關鍵不在於誰有機遇期,而在於誰能抓住並利用身邊的每個機遇。

47、經濟利益已經不再是絕對第一位的了,安全利益應置於經濟利益之上,兩者發生衝突時,就以安全利益為重。國家強大不意味自身的安全就提高了,事實正相反。越強大的國家因為其利益邊界的向外拓展,反而容易遭到外部攻擊,安全問題會更加嚴重。中國正是由於經濟實力和地位的上升,出現了諸如南海爭端的國家安全問題。

48、我們將軟實力定義為「一國國際吸引力、國際動員力和政府國內動員力的總和」。

49、中國應該放棄「韜光養晦」和「不結盟」政策。中國今天面臨的已不僅是外交戰略的調整問題,而是是否需要調整「韜光養晦」與「不結盟」的外交原則。

50、92年前,台灣和大陸掙的是國家的管理權和統一權,就像一個戶口本,大陸說,戶主要填GCD,台灣說,要填GMD。92年後,台灣變了,李登輝說,我們不和你掙這個戶口本了,得,我到公安局再辦一個新戶口本。

51、有人擔心影響經濟建設,命都沒有了,還要財幹麼?

52、「發展」是自己和自己比,自己強大了就是發展。「崛起」是個相對的概念,是國家之間實力差距的縮小,而不是絕對值的增長。民族復興是指恢復中國歷史上超級大國的地位,如果我們僅滿足於發展,那麼我們國家將無法實現民族復興。

53、軍事同盟是個老概念,人們都不願意接受,因此我說現在可用「全天候戰略夥伴」這個概念。

54、第三種體系就是王權體系,這是美國目前正在試圖建立的一種體系,就是單極世界,美國一家說了算,其它國家只有進貢的份兒。目前,還沒有什麼力量強大到足夠阻止美國建立這種體系的步伐。

55、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將實現崛起,這並不意味著未來十年中國崛起面臨的困難將減少,恰恰相反,中國崛起面臨的困難將更大。

56、由於中國崛起是國際格局變化的主因,因此其崛起面臨的體系壓力呈上升趨勢。為此,中國需要制定與世界第二大國地位相符的對外戰略,確立爭奪戰略友好關係的原則和建立國際新規範政策。

57、我不同意美國的很多觀點,但是我同意美國反恐的觀點。並不是因為太窮才搞恐怖活動,恰恰相反,都是腰纏萬貫的人。窮人孩子,都去找工作,混口飯吃,有錢孩子才玩這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