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憶人生窘境,談夢想幾度哽咽
一個關於夢想的問題,讓馬雲聲音哽咽,幾欲落淚。
早在今年3月28日,深圳舉行的IT領袖峰會論壇上,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站在台下嘉賓席上對當今網際網路界的「三座大山」提了一個問題:10年前,你們的夢想是什麼,10年後的今天,你們的夢想又是什麼,你每天的睡眠質量到位嗎?
作為最早在中國IT領域做投資的投資人,熊曉鴿是中國10多年來網際網路發展歷程的見證者。在這一屆IT領袖峰會上,中國網際網路三大巨頭——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坐在燈光集聚的主席台上,迎接眾人的目光。
三巨頭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不過,熊曉鴿似乎並不滿意,而他作為幕後資本運作的推手,甚至還投資於其中兩家企業。對於熊曉鴿來說,鑑證夢想似乎有著超出創業投資本身的意義。
2011年,熊曉鴿領導下的IDG資本再次融資,這次用7個星期創造了13億美元的資本額的融資紀錄。作為一家風險投資機構的掌舵人,他的視覺焦點已不再放在工作對象上,而是轉移到人心、人性。
觸動馬雲的心弦
熊曉鴿拿著話筒的樣子,儼然一位資深的記者——早期在華爾街當記者,在資本圈浸淫多年的他,在2011年這樣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10年節點,向三大巨頭的提問顯然將全場的話題引向一個深度。
「當一個企業發展壯大後,它的團隊領袖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因此我會想到提問,那些關於夢想的事情。」
比較三人的回答,馬雲的傾訴或許更加有情緒含量。他並不是直接談10年前夢想,而是談20年前的所遭遇的人生窘境。
馬雲回憶,他20年前剛剛大學畢業,創業之前應聘過30份工作,全部被拒絕;想當警察,和5個同學一起去面試,其他4個錄取,他沒有被錄取。杭州第一家五星級賓館開業的時候他想應聘服務員,排了2個多小時的隊,沒有被錄取。24個人一起應聘杭州肯德基,有23個人被錄取,他同樣沒有被錄取。
馬雲10年前開始做網際網路,那時候的夢想簡單——把公司做好,為員工、客戶負責任。「後來簡單的夢想搞複雜了。我現在也越來越簡單,現在的夢想:我還是回到同事所說的,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乾那麼多事,也沒有想過那麼累,也沒有想過那麼有意義,這讓我們越來越清楚,我們必須要感恩。」
說到這裡時,馬雲的眼圈紅了。台下,則是掌聲一片。
馬雲坦言,雖然「從來不覺得自己壓力那麼大,但晚上睡覺老是在爬山。」看得出,馬雲這次被追問到過去,頗有「憶苦思甜」的味道,對比馬化騰和李彥宏,他的成功更加充滿傳奇式的色彩,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們不屬於會成功的人」。
馬化騰回答的夢想,是「每個人都是媒體,很暢通的溝通資訊,自由使用雲服務,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內容和套用的開發者。」而這個回答,在熊曉鴿看來,「這只是他做為騰訊CEO給自己設立的工作目標,似乎不能稱之為夢想。」
李彥宏的夢想則是想找到能替代他的CEO,這樣他就可以去過「閒雲野鶴」的生活。熊曉鴿認為這個回答「不是事業的夢想,而是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追求」。
熊曉鴿事後評價三巨頭的回答,認為沒有人回答他們的夢想。「那不是他的夢想,那只是他現在面臨要乾的活,你必須說你每天干的活多著呢,那是你的夢嗎?」
按照熊曉鴿的說法,馬化騰和李彥宏在學校都是學IT的,他們借鑑了國外的商業模式,使之本地化。而馬雲則不是,他是學英文的。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也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名人名言 )這或許使得馬雲區別於其他兩人,他的成功更加充滿了艱辛與曲折。而談到關於夢想的話題,則更加能撥動那顆蓄積了情感勢能的閘門。
坐在主席台上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都已不是10年前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而坐在台下嘉賓席的熊曉鴿,仍然是10年前的能曉鴿。
「我知道他們10年前的夢想,因為10年前我就了解他們。那時候,雖然他們所從事的業務不同,但是他們每個人的夢想都很清晰,有很具體的目標。而現在他們似乎都說不清楚有什麼樣的夢想。從這個意思上說,他們10年前的精神生活質量比現在的生活質量更高。雖然那時他們的錢沒有現在多,但他們有夢想,有很具體的目標。」熊曉鴿說。
而10年前的IDG,一如其低調而有「掌控命運」的姿態,在網際網路行業充當「輸血中心」。此後的許多年,一家又一家的網際網路企業,在IDG的輸血下,成長壯大,甚至送上IPO舞台。熊曉鴿作為IDG中國區的領頭人,見證一個個企業家的從無名小卒走向輝煌。
琢磨人更重要
5月15日,在美國參加完巴菲特家族的聚會後,熊曉鴿回國沒幾天便出席了阿里巴巴的董事會,中國最早做風險投資的和最早做電子商務的兩個人,彼此互相熟悉。
事實上,熊曉鴿基本上周末都不休息,要去各地看很多項目,就在參加阿里巴巴的董事會之前,就與馬雲一起看過某個項目。
「我的工作就是做投資,只琢磨3件事:一是市場,二是產品,三是管理團隊。實際上,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琢磨一個項目進入的時機,還要觀察項目的團隊對資本的複雜態度。」
這恰恰是熊曉鴿能在IT峰會論壇上提出「穿透骨子」里的問題的原因所在。對於一個IT風險投資領軍人物來說,他與IDG資本團隊的其他人一樣,一直和夢想家打交道。「我們天天談的就是關於夢想的那些事,項目、模式、團隊建設……」
「我跟他們都很熟,三個人中我們投了兩個人的公司,他們最開始都是創業者,當初他們的夢想很清晰,就是將各自的企業做成行業老大。,現在要考慮和應付的事情多了,日常管理、投資、慈善、公益、甚至訴訟等等,而且每天還要考慮下一個季度的財報要怎樣好看。這樣的狀況,生活質量怎麼能和10年前那種「激情歲月」相比呢。」
而對於熊曉鴿來說,10年前與今天沒有太大的差別,不一樣的只是他所屬的IDG資本,成百上千倍地膨脹,手下的團隊也龐大起來。但每天考慮的問題,操心的事情仍然和10年前一樣——尋找有前途的項目,為它們提供資金和資源。
從世俗的成功標準來看,三大巨頭的英雄式成長,與名利雙收的巨大利益,似乎遠遠超過了作為這些成功者背後的資本運營者。這恰如一句詩歌所言,「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如果你當初也做項目,是不是一樣會更加成功?」面對記者的提問,熊曉鴿的回答是,「這個世界只有三種人不會嫉妒與他有關的人的成功:他們是中國小教師、父母、還有風險投資家。只有創業者的成功,才是我們的成功。」
馬雲憶人生窘境,談夢想幾度哽咽
- 相關文章
- 推薦文章
- 熱門文章
- 您可能感興趣文章
-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四)
- 讓你的友誼保持一生的5大法則
-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 大學生十八條受益一生的定律
- 2013高三百日誓師誓詞
- 愛是藏不住的,閉上嘴巴,眼睛也會說出來
-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三)
- 在醒著的時間裡,追求你認為最有意義的事
- 你有沒有努力去當最後一個人...
- 看淡世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 南方周末2013新年獻詞
- 你早該知道的十件事
- 記憶被吞噬的母親
- 2012十大經典段子
- 讓人奮發圖強的勵志語句
- 讓男人魅力四射的100個經典原...
- 高三勵志:把心放寬
- 經典QQ個性勵志簽名(五)
- 人生感悟:六個字提高個人修養...
- 怎樣提高孩子的聽力記憶力?
- 經典QQ個性勵志簽名(六)
- 孩子過於敏感和脆弱怎麼辦?
- 寫給年輕的父母:包辦的惡果
- 經典QQ個性勵志簽名(七)
- 心結
- 思念老父那幾次痛打
- 讓我陪你慢慢變老
- 父母心聲: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
- 春節回家應做的六件事
- 暖腳
- 行走的父愛
- 今後為父親做的事是陪父親聊...
- 李開復經典語錄(二)
- 古永鏘經典語錄
- 勵志文章:為夢想插上翅膀
- 李彥宏演講
- 人因為夢想而偉大
- 只有實際行動,才能成就夢想
- 即使挫敗,也可挽回
- 求職規劃:讓工作與夢想接軌
- 創業者,請放棄你的夢想
- 楊巍創業:太熱愛了所以不覺得苦
- 勵志名言:心態決定你的人生
- 馬雲談創業毅力:不要寄希望於自己成
- 馬雲:擁抱變化,學會放棄
-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 成功勵志:時間+觀念=財富
- 巨額財富一夜之間全部失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悲壯
- 你願不願意獎勵平凡
- 表達堅強的句子
-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理想是用來實現的
- 盡善盡美造句
- 你該在一份工作上呆多久?
- 成功勵志:打開卓越之門的七把鑰匙_成功勵志
- 幼稚造句
- 俞敏洪:「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 表白的情書
- 人生貴在對信念的堅守
- 於是造句
- 與世隔絕造句
- 一個好的團隊需要這6種人
- 關於雪的句子
- 壞壞的愛情句子
- 激勵團隊的話
- 馬雲:夢想
- 命和運,其實都是會改變的
- 激勵員工的句子
- 讓心靈靜養的20個習慣
- 李彥宏「煉成記」
- 共築中國夢徵文
- 感悟工作的經典句子
- 馬雲50句勵志名言
- 馬雲經典語錄(二)
- 何謂創業小失敗與大失敗
- 18個月的創業經歷,18句創業經驗總結
- 團隊凝聚力讀後感
- 李彥宏:百度永遠離破產只有30天_勵志人物
- 創業演講稿
- 有一天,我放棄了光鮮的生活,也放棄了繁華的上海
- 勵志故事:人品是人生最大的資本
- 炫耀造句
- 長袖善舞造句
- 與日俱增造句
- 投機取巧造句
- 央求造句
- 李開復名言
- 暈頭轉向造句
- 迫在眉睫造句
- 銷聲匿跡造句
- 英勇造句
- 盡情造句
- 與其毋寧造句
- 馬雲勵志名言
- 李彥宏、馬雲、俞敏洪給大學生的經典語錄
- 頑石點頭造句
- 李彥宏,馬化騰,馬雲,李開復等NB人物都畢業於什麼大學
- 不懂項目管理還敢拼職場讀後感
- IT大佬奮鬥史:馬雲蹬三輪送書,劉強東創業遭女友嫌棄
- 大學畢業生何時才能挖第一桶金
- 李彥宏:黑馬是怎樣煉成的
- 讓別人知道你有多努力
- 最新勵志名言
- 馬化騰經典語句
- 桶的故事,人生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