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日誌

勵志人生:善待今天就是珍惜明天

勵志人生:善待今天就是珍惜明天

邢世嘉在他的散文《今天與明天》中寫道:「在中國人心中,今天是明天的準備,今天是因,明天是果;今天的拼搏和節儉,是為了更好的明天。」那麼歐洲人又是如何看待今天和明天的?作者闡釋道:「歐洲人則不同,在他們的觀念里,今天是生活的過程,明天又是一個今天,同樣是生活的過程;今天是具體的,是可以觸摸的和感知的,明天相對於今天來說則是抽象的、未知的。」誰更接近真理,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哲人說過的話:「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他所說的每一天,是指的當下時,就是我們眼前存在的「今天」。

如何看待今天和明天,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但放在生活中,它就具體了,你必須去面對。在對待今天和明天的態度上,中國人更表現出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姿態,他們永遠把今天當作一個積累的過程,一個拼搏和奮鬥的過程,這就是屈原所標榜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人生觀;中國人一直在為遙不可及的明天鑿天梯,一級、一級地鑿,即或看不見頂端,依然不會氣餒。歐洲人更趨向於實用主義,他們把人生的階段鎖定在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今天」,他們的生活每天都是開始,希望就在自己腳下。其實,哲學上講因果,這本來沒有錯,因與果是辯證的,每一個明天的「果」都會成為今天的「因」。我們的錯誤在哪裡?這其實就是我們骨子裡的一種積習,一種文化的狹隘和思想的封閉,即,太看重「果」,而卻常常忽視「因」,總以為今天過去了還有明天,卻不知,無論明天多麼美好,它也是靠今天的鮮花裝扮出來的。

邢世嘉認為:歐洲人對今天的態度,就像是在散步,很休閒的樣子;中國人則始終都像是在趕路:「之所以要趕路,是要抵達社會的某個景點,而抵達了這個景點後,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社會潮流又推出了一個新的景點,於是,繼續趕路,向下一個景點出發。」散步和趕路,這是兩種生活態度,如果選擇,我更偏愛前者,表面上看,散步是一種悠遊的心態,但這種心態,從容而又穩健,在徐徐中發現美、接納美、吸收美、獲得美;趕路則不然,他忽視眼前,腳步慌亂、匆忙,心中只有那個未知的目標。

善待今天就是珍惜明天,這是兩種人生態度的溶解。注重眼前並非不可取,倘若連眼前都把握不好,又有什麼資格暢談明天。中國人也是講實際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個「始」就是「因」,沒有這個「因」,要實現「千里之行」這個「果」就是空話。我不由得想起了作者另一篇文章末尾的一段話:「我們總在奔波,在尋求,但常常意識不到我們所苦苦尋求的東西原本就是我們曾經擁有或正在享有的。比如愛,比如幸福,比如純潔的空氣,它們原本就在我們身邊,但我們仍然一味地尋找,一味地開發,並在尋找和開發中將它丟失。人類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背著自己找自己》)善待今天,才能放眼明天,生命中的環節,不能隨意錯過,錯過了就會留下永遠的遺憾,因此,把握好當下、把握好眼前,今天、明天,就會在我們的人生軌跡中變得靚麗而又璀璨!

 推薦閱讀:[勵志人生:趁著我們還年輕] [勵志人生:命運和運氣是什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