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看後台留言,發現很多弟弟妹妹給我留言,他們大多出身農村,受教育程度也不算高(大概只有兩三個是大學生),很早就到大城市打工,然後現在感覺自己很迷茫,然後覺得我的經歷給了他們鼓勵。
我的經歷能鼓勵這些弟弟妹妹,我當然是很高興的,也覺得自己公號看的還算是有價值。
但是,既然你們把我當姐姐,那我這個姐姐就要說點你們不愛聽的話,忠言逆耳嘛。
你們有什麼資格「迷茫」?!
你們知道不知道,對於我們這些農村孩子來說,「迷茫」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我們和城裡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再差,好歹在這個城市還有一口飯吃,他們的父母不需要他們供養,他們的父母生病後可以報銷。
我們行嗎?
我們吃飯要給飯錢,我們住房子要給房錢,我們的父母還需要我們寄錢回家,我們的父母生了病,只能靠我們。
我們在城市裡不工作的話,沒有人會給我們飯吃的,不努力掙錢的話是不會有人給我們錢花的。
我們和他們是不一樣的,這一點自己心頭一定要有數。
所以,我們要明白自己到城裡來的目的。
我們不是來尋找愛情的,我們不是來實現什麼人生價值的。
我們來城市就是為了掙錢,就是為了出人頭地的。
我們要比別人更能吃苦,我們要比別人更狡猾,我們還要比別人更能忍受侮辱。
只要不犯法,我們什麼都可以做。
大道理說完了,接下來姐說點具體的。
在城裡打工,最重要的是儲蓄,看清楚,不是投資是儲蓄哈。
我才到上海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那段時間只出不進,每天都活在莫名的焦慮和恐懼中,特別害怕身上錢花光了,只能去睡電話亭。
一直到我在家樂福上班後,這種焦慮感和恐懼感才稍微減退了一點。
我為了不再經歷這種焦慮,我一發工資就跑去銀行把工資存一部分,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雖然也經歷過很多難關,但是我銀行卡里永遠有一筆應急的錢。
所以,再艱難,再困難,永遠要在銀行有一筆應急的錢。
當然,這裡不是說不能投資,其實懂投資的話,投資回報肯定比單純的儲蓄強,但問題是你要真的了解你投資的是什麼,而不是被別的人給忽悠了。
其次,不要超前消費。
現在信用卡滿天飛,但是不要養成用信用卡消費的習慣。因為我們不曉得什麼時候就丟掉了工作,而且也不曉得下一份工作會出現在何時;如果你養成了信用卡消費的習慣,但是你又突然失業,沒有存款,又面臨還款的壓力,你說怎麼辦?
信用記錄有問題會給我們將來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痲煩,甚至有可能害得我們吃官司,所以這個超前消費一定能免則免。
要能忍。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是因為他家有幾百斗米,我們家裡有「幾百斗」嗎?沒有!
所以我們要能忍,因為我們承受不起衝動的代價。
當然我知道,國內把收銀員,服務員,清潔工一類的職位,視為身份低下的象徵。服務行業就是受氣行業。而且確實很多人在接受服務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大爺,認為服務員低人一等。
但是,這些氣我們一定要忍,我在重慶做書店店員、在餐廳做服務員的時候也經常受氣,但是如果我當時不忍,也給這些給我氣受的人來一個「開水澆頭」,那麼也就沒有今天的我了。
其實我也不是不想報復這些人,主要是我承擔不起報復的後果;比如說我報復哪個人,給他也來一個「開水澆頭」,那麼僅是那筆醫療費我就出不起,更別說如果付上刑事責任,那我們至少幾年時間就耽誤了,而且誰會願意用一個刑滿釋放的人呢?
另外,不要讓你的家人拖你的後腿。我們和父母之前已經差了一代人,他們的觀念可能會比較守舊,而當我們遇到強勢的家長時,我們要有自己的主張。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故事,比如說,我本來也想出去創業的,就是我媽不讓我辭掉(國有企業)工作。
比如:我和我女朋友一直很好,就是我媽不同意才分手的。比如:我家裡讓我報計算機專業,說是畢業以後好找工作。
我覺得作為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但沒有完全對他們言聽計從的義務,我們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理想和人格。
珍惜20歲到30歲之間的時光。這段時間,你野心勃勃,對未來有無數的構想。你沒有結婚,沒有拖累。你可以做很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創業,比如留學,比如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拚生活。這段時間是事業上的黃金時光,好好利用,一生受益無窮。
在30歲以後,大多數人都結了婚,生活趨向於穩定,人生的一些大改變的可能性就少了許多。
其實我說的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但是這些年我慢慢的有了一些領悟:其實老生常談都是金玉良言,都是很實在的做人道理。
如果今天我這些話有人看了後覺得有些用處我就覺得很開心了,也有可能有人會覺得「羅玉鳳講些啥子東西喔,沒得意思」也隨便你。本來我只是想說說我想說的,沒想過用一篇文章改變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