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如果有一天員工聯合起來推翻我是好事
任正非:如果有一天員工不需要我了,聯合起來推翻我,我認為是好事。我認為這恰恰是企業成熟的表現。
在創業之前,任正非已經具備了創業所需要的所有東西,他等待的只是一個挑戰或者說叫「喚醒」。
在動亂年代,任正非父親任摩遜放下名利,專注教育,把家安頓好,就是匹夫對國家安頓的擔當。那份定力不是一般人能夠具備的。任正非說他就沒看到過父親著急。隨著歲數的增長,他意識到了那是一種對人和社會本質的把握。「文革」中,他學著父親的「不要隨大流」,靜下心來,發現了主義盛行的中國最需要的是科教興國。他一度以科教興國為己任,幻想成為頂級科技專家。
可是,他大學沒入得了團,當兵多年沒入得了黨,一直處在人生逆境。一次次跌宕起伏,一次次命運的引領,讓他意識到他不具備頂級專家的土壤和環境。
當任正非走向社會,多少年後才知道,讓他碰得頭破血流的,就是這種不知事的人生哲學。當他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的政治內涵時,已過了不惑之年。想起以往蹉跎的歲月,才覺得,怎麼會這麼幼稚可笑。他看到了一大批人才像他一樣壯懷激烈,但是沒有機會。於是,他聽父親的話,「不要隨大流」,他創立了華為。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任正非的母親程遠昭卻使無米之炊也可為。她常常能在沒有米的窘況中,不斷變換出希望來。她最重要的品質是有一顆靜心,她話不多,因為每天有那麼多事要做,每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是那麼全心全意,沒有機會就一些無關緊要的事說三道四。母親給任正非很強的啟示: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靜心,這是任摩遜、程遠昭給任正非最好的薰習。任正非性格中有一種獨特的清靜。他養成一種習慣,他不喜歡話多的人。多話常常是一種干擾,干擾了那顆做大事需要的靜心。
在任正非成長的家庭中,爸爸媽媽給了他無盡的愛。尤其是媽媽,幾乎連他每天心跳的次數都可以瞭然。一家人的關係是如此之密切,以至於任正非在後來對員工的評判標準中,孝順放在首位。他的《我的父親母親》美文,也一直成為中國商界傳頌的經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企業人。
中華文化的根在家庭倫理。孟子根據中國人的生命體驗,提出了一個愛的次第:「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第一層「親親」,愛自己和家人,就是愛員工。第二個層次是「仁民」,放在今天公司的背景上說,就是愛客戶和真心協商。第三個層次才「愛物」,可以說是企業追求規模、利潤和成長。
中國公司一般都去「愛物」了——利潤和規模,而任正非卻在實踐中恪守了愛的次第。(勵志文章 )任正非的成功得益於他對員工的尊重!任正非在華為實行的全員持股計畫,普惠為華為的發展作出貢獻的員工。任正非感慨:「我的不自私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華為之所以這麼成功,與我的不自私有一點關係。」
一次,四通集團聯合創始人段永基造訪華為。段永基問任正非有多少股權,任正非回答:「我占的股份微乎其微,不足1%。高層加起來3%吧。」於是段永基說:「那你有沒有考慮到,你們只占3%的股份,有一天別人可能聯合起來把你們推翻,將你趕走?」任正非回答說:「如果他們能夠聯合起來把我趕走,我認為這恰恰是企業成熟的表現。如果有一天他們不需要我了,聯合起來推翻我,我認為是好事。」
任正非:如果有一天員工聯合起來推翻我是好事
- 相關文章
- 推薦文章
- 熱門文章
- 您可能感興趣文章
- 這些道理不懂,你註定就是窮打工的命
- 沒有人會因為你的自尊心而委曲求全
-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你就會看到脫胎換骨的自己
- 五大案例告訴你,面試時如何做好自我介紹
- 沒有人能給你無時不刻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
- 愛只能遇見,無法預見
- 畢業後的五年拉開大家差距的原因在哪裡?
- 不要讓迷茫為你無法重來的青春買單
- 父親的無字簡訊
- 現實職業選擇和心中職業夢想...
- 最幸福的一種壞
- 不管登不登對,只想與你終老
- 任何成功都不能彌補教育孩子...
- 我的「手術室」
-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
- 婚禮上的母親
- 勵志小故事:一厘米的差距
- 大學生必看的20部勵志電影
- 勵志小說:我的苦難我的大學(...
- 勵志小說:我的苦難我的大學(...
- 高三勵志:高三學生怎樣面對粗...
- 勵志演講稿:帶著你的夢想一起...
- 勵志演講稿:帶著你的夢想一起...
- 勵志人生:怎麼來看一個人的優...
- 最後的父愛
- 我修腳踏車的老爸
- 遠方的母親
- 母親的手擀麵
- 有種愛再不會重來
- 為人子女該看的一篇文章
- 媽媽,我曾經恨過你
- 刀尖指向父親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