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有了交流,我們才能訴說自身的煩惱、傷心和高興;有了交流,我才會有更多的傾聽者的鼓勵、理解和安慰。生活需要交流,世界更需要交流。
今天,我在《讀者》裡看到這樣一則故事:小兒子上初三那年,姐姐繼哥哥考上大學後,也考上了本省最好的師範學校。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陽光明晃晃的,把家裡人的心情曬得異常焦躁。姐姐咬著牙帶著哭腔說:「我不去了,我去打工,供小弟上學。」父親氣憤地說:「不上學也輪不到你!」父親嘆了口氣,又淡淡地說:「實在不行讓老疙瘩下來吧。」或許父親只是在情急的情況下隨口一說,可小兒子卻記在了心裡。如果這時父親和小兒子交流一下,把事情說清楚了,小兒子的心情也就不會如此沉重,也就不會有後面的事兒發生了……
姐姐上學走了,小兒子卻因為父親的那句話,學習上鬆懈下來,還結交了一幫不學無術的狐朋狗友。父親知道後生氣極了,真的不讓他上學了。小兒子氣憤地說:「不讓我上學,我就不活了!」他果真把自己整整餓了5天。母親無奈地找來村裡的叔叔伯伯,父親強硬地說:「想上學可以,打欠條吧!你花我的每一分錢,你都給我寫上字據,將來一分不差地都還我。」小兒子什麼也沒說,抖著手寫好了字據。上學後,小兒子很少回家,可是父親總是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叫他回家幫家裡幹活,其實這只是父親想見他的藉口。哥哥畢業後,家裡條件好多了,可小兒子每次從家拿錢,父親還是鄭重其事地掏出欠條,讓他記清錢數,簽上字。每次寫這些時,他都會咬緊牙關沉默不語,眼裡充滿了怨恨,然後把對父親的感情踩在腳下。其實在內心深處,他是多麼地希望坐下來和父親好好談談啊!可是他沒有。
唉!這期間如果父親與兒子之間多進行幾次交流,把各自的想法,把自己對對方的期望毫無顧忌地說出來,那麼小兒子也就不會那樣忌恨父親,父親也就不會那樣冷淡兒子了。正是由於缺少彼此真心的交流,父子之間的關係才變得如此淺淡。
為了每個家庭都充滿理解、關愛和信任(),生活需要交流。只有真心交流,才能體會真愛的偉大、友誼的可貴、親情的溫暖。多了一份交流,人們之間就多了一份理解,生活就多了一份溫馨,世間也就多了一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