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足的作文(一)
星期三的早上,我們西關學校五、六年級的學生迎著朝陽,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站在學校的操場上整裝待發,準備進行又一次隆重的遠足行。只見操場上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每個隊伍的前方彩旗飛揚,同學們一個個精神抖擻,滿懷喜悅。
「開始出發。」隨著校長的一聲令下,大隊人馬邁著有勁的步伐,排著整齊的長隊向校外走去,好似一條長龍蜿蜒在寬敞的馬路上。同學們像出籠的小鳥一樣,興奮的東張西望。看啊,大街上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棟棟高樓大廈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著,以前瘡痍的村莊都改變了風貌,土坯房子被現在的混凝土高樓取而代之,過去生意蕭條的商業街也變的繁華起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
整個濟源城都在發展,都在變化。濟水大街寬敞而整潔,道路兩旁林立著高大挺拔的樹木,一輛輛車輛飛馳而過。漭河兩岸,垂柳隨風舞蹈,河水碧波蕩漾。我和同學們齊聲高唱紅歌,喊著響亮的口號一路前行。經過了一番「跋山涉水」後,來到了遠足行參觀的第一戰——濟源一中。學校歷經近80年的光輝歷程,已成為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是無數莘莘學子追尋夢想的好學校。
來到門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的「河南省濟源一中」,字形遒勁有力,奔放自然,鑲嵌在黑色的石板上,格外引人注目。
往裡走,又有一座氣勢恢宏的大門屹立在平台上,仔細看,它的中間有一個巨大、寬敞的圓形「天眼」,好似一位英雄在保護著學校的安全。
濟源一中是一所現代化的學校,一座座嶄新的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公寓鱗次櫛比,外牆動感的顏色帶給人積極和動力。令同學們羨慕的是,它還有供學生們使用的偌大的運動場。整個運動場顯得很大氣,在一片「綠茵茵」的草地上,還有一個更令同學們神往的「足球場」,球場周圍還圍繞著一層紅色跑道。眼前的景象令圍觀的同學們嘖嘖稱讚,羨慕之情油然而生,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考上這座美麗的學校。
又一座雄偉的淺灰色高樓聳立在我們面前,令人眼前一亮。沒錯,那就是我們遠足的第二站——文化城。剛進門,就看到幾個考究的電影室,可想而知,當這裡坐滿觀眾時,一定非常壯觀。
走到門外,往右拐,就來到了老年大學。一群老奶奶正在飛舞扇子,精心排練,牆上掛滿了獲得各種獎項的照片,看上去,他們個個精神矍鑠,充滿了活力。令我們這一群陽光少年看的如痴如醉。
三個小時的遠足活動結束了,我們踏上了返程的路。那時的我們已經筋疲力盡,有些同學已經走不動了,不知是誰又高喊起口號,振奮之下,同學們又大聲唱起紅歌,互相鼓勵著,「加油」!並肩前行在初冬溫暖的陽光中。
這次活動又一次讓我們了解了建設中的美麗濟源,激發了我們愛家鄉的熱情,更讓我們懂得了「時不我待,努力學習」的道理,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好機會。
遠足的作文(二)
遠足,顧名思義,是走很遠的路。
這次我算嘗到苦頭了,走了七十二里路。我記得我回到教室的第一感覺就是想把我的雙腿鋸掉,然後有種止痛要讓它馬上又不痛了。不過那是不現實的!
下面來講點現實的東西。我們從學校出發,準確的說是八點啟程,沿途一直走,中途沒有休息。去的時候還好,大家激情飽滿。我和幾個兄弟們撒泡尿就掉隊了,而且落後了七八個班,所以我們不得不拿出百米衝刺的勇氣,冒著走不回去的險,向前猛衝。所幸我們跟上了隊伍。中途看的風景還不錯。有一兄弟連鴨和鵝都分辨不清,見了鴨就說「哇,好多鴨啊!」。我們告訴他那不是鴨那是鵝,他說「襖」。然後見了鵝他說「哇,那就是鴨了哇?」。我們又告訴他那是雞不是鴨。他被我們耍得團團轉。我都不知道他是不是安遠人。
中途照的照片,那才叫搞笑,形態萬千,美的讓人流口水。那些田讓我感觸最深,我看見那些田覺得自己心都闊了不少,很大一塊平地,上面還有稻草,枯黃了,有些冷色調,不過相對於顏色各異的城市表情,我比較喜歡這種自然的美。單一而純潔。
我們老師是跟我們一起走的,我尤其佩服三個老師,一個是我們校長,一個是我們學校的書記,另外一個是我們數學老師。他們是一直陪著我們走的,而且走的比我們還更快。我都自愧不如了。唉!薑還是老的辣啊!
有很多「精明小鬼」就抄小道,我們繞了一座山,而他們只需要走直路。結果我們得知後被氣的半死。不過我想我們都不會後悔的,起碼以後我們還可以跟我們的子女說「看,你爸我當年是多麼的勇敢!走了七十二公里!要多向我學習,知道不?要有吃苦精神!」。
蘿蔔帶著我們班的小分隊居然超旗幟,結果我們班第一個到山頂,其實也就是班牌第一個到山頂。
很不幸的是,回家的時候所有人都萎了。更糟糕的是,在回來的路上我一直肚子疼,而且越來越疼,不過我還是忍了,夠堅強吧?
其實這次遠足的意義不是很大,一次吃苦就能一生記住它嗎?可能過個年就忘了,所記得的可能就剩下可以炫耀的榮譽了。
遠足過了,我的腿也幾乎要斷了,人也幾乎死了過去,不過又活了過來。
遠足的作文(三)
有一種遠足叫磨鍊,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我們,時刻都在經歷著磨鍊,它是我們面對困難和堅強的試金石,正如人生的遠足,磨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伴隨著我們走過每一段路。然而,當我們面對磨難時,該抱有怎樣的態度?
有這樣一份履歷表:35歲競選參議員失敗,37歲再次失敗,39歲競選國會議員失敗,43歲當選國會議員,47歲連任國會議員失敗,51歲當選美國總統。他,就是林肯。生活的磨難給他帶去的是更加堅定的信念,因為困難,他努力、執著地前行;因為磨鍊,他成功了!
張海迪,這個曾在生活的舞台上跌倒,而今又重新站起的堅強女子。我們不忍想像,她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態面對生活,以超乎常人多少倍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感恩於生活中的磨難,使我們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張海迪不正是這樣,在她看來,天空是藍的,雲是白的,生活的陰雲早已驅散,人當以微笑去面對磨難!
碾過歷史的車輪,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事太多太多。然而,不僅僅人需要磨難去感受生活,同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需要用磨難以推進民族的復興——
中華民族,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歷史長河中;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學典籍,新奇獨特的創造智慧,名言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這些都不足於撐起它的脊樑,在困難面前所爆發出的沖天的火焰,才使這個民族昂首挺胸走到了今天!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該是怎樣的一種磨難?苦、勞、餓、空乏……然而,面對磨難,是該感激還是抱怨?不可否認,一切成功的事業,一切事業的成功者都是以感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磨難。
朋友,面對磨難,你是否也有一顆積極的心態?此岸苦難重重,彼岸便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燦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