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為身在製造業的關係,所以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黑社會,有官員,有工廠員工,也有辦公室的小白領。他們的收入不算高,一個月從3000到7000不等,但這個水平在中國,也算不上低。
老闆更不用說,從中國加入WTO以來,外貿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身家沒過千萬,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做過外貿。
在這裡,上到老闆,下到員工,外到客人,內到熟人,你時刻都能體會到這樣一種傾向。有時候聊著聊著,就來一句:「哎,讀書也不是那麼有用的,你看你。」然後就沒說下去了,意思是「你讀這麼多書,還不是最後跟老闆打工?」
有的同事要炒股,我推薦他看幾本書,爾後又原封不動地還給我。比起這些,他們更喜歡看新聞,看市面上兜售的「某女這輪牛市爆賺600萬」的勁爆新聞,討論K線形態,尋找內幕訊息。
還有的想創業、開工廠,卻沒有人想靜下心來,充充電、看幾本書、學點什麼。他們給我的回答常常是:「我覺得看書沒那麼重要,看了要用得上才行啊!我現在缺乏的是經驗,真的,我很需要。你看我師傅,一個斗大的字都不會,照樣走南闖北,但他就是很有經驗……
在這裡,人們喜歡對財富高談闊論,對往事唏噓感嘆,對小道訊息趨之若鶩,對名人大事件侃侃而談。但是,從來沒有人想知道這些事件背後的理論和起因,更沒有人會靜下心來,拿本書慢慢研究。
從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開始,中國發生了山崩地裂式的變化,對中國的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這裡面,誕生了無數的機會,產生了數以萬計的富翁。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富的,就這樣富起來了。人在財富面前,容易極度膨脹,過度地強調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客觀因素的作用。
特別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經常還會由結果來推導成因。當一個人成功的時候,你總感覺,他說什麼都是對的。因此,這些現象給了人這樣的錯覺:讀書有什麼用,能賺到錢、有能力才是真的。
相信這樣的情況你們也經常遇到,你看著看著書,突然走過來一個人,拍拍你的肩膀,對你說:「哎,別讀書了,還不如出來社會混幾年,學的東西比你在書本上看的多多了。你看某某某,從來不讀書,還不是照樣發大財,這個社會看的是能力。」
至於能力是什麼?天知道。有的人認為是人脈,有的人理解為「資源」,還有的人理解為權力。
然而,在我看來,這些解讀根本就沒有指向問題的本質所在——過去所有的、不靠腦力和技術含量吃飯的暴富都是有前提的:因為信息的不對稱。
什麼叫信息不對稱?我舉個例子你就知道:在中國的股市傳奇里,你永遠逃不過「楊百萬」這個字。作為在中國股市里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無論你怎樣評價他——投機倒把也好,走狗屎運也罷,楊百萬這個名字,已經被寫入了中國股票的歷史,成為了一個傳奇。
這個人是怎樣完成他的原始積累的呢?有一天,他偶然間看報紙,發現一個現象:兩個地方的國庫券價格是不一樣的。這樣,他就從價格低的地方買入國庫券,然後拿著蛇皮袋裝上,坐著火車去往另一個收購價較高的地方賣掉。
他一年來回好多次,直到有一天,國庫券不再存在價差,他完成了第一筆原始積累——人生中的第一個一百萬,那一年是1989年。這筆錢,對於一個工廠的工人來說,毫無疑問是個天文數字——而他的這一切,不是因為讀了什麼書,而是因為他某天某時某個地點,看到了一張神奇的報紙,而恰恰別人沒注意到。
再舉個例子:中國剛加入WTO的時候,外貿很好做,錢好像是撿來的。因為那時候開工廠的很少,競爭不完全,因此,外國人來中國,沒什麼議價的條件——當然,他也不需要議價。那時候的商品,對於手持美金的他們來說,簡直太便宜了。
100塊錢一雙的真皮鞋,賺個50塊錢都是常有的事——對於中國人來說,50塊錢很多了,那時候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才一兩千塊。而對於外國人來說,這鞋子太便宜了,真皮的,才100塊人民幣一雙。
競爭不完全,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信息沒有充分地流通。因為很多人並不知道做外貿賺錢,人們只有靠口口相傳。口口相傳的速度很慢,虛實也莫辨。因此,製造業的老闆們才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原始資本積累。
這些需要讀書嗎?不需要。在信息閉塞的年代裡,你不需要技術、不需要知識儲備,甚至不需要資金。
我記得我剛出生的時候,父親做生意賺了不少的錢,原因很簡單:那時候改革開放剛開始,士農工商,商排在最末,大家都覺得做生意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而我的父親膽子大,敢拉下臉來推著板車出去叫買賣,就這樣做起來了。
是的,你只需要膽子足夠大,抓住了一個機遇,就有可能富起來。
「人生關鍵要學會抓住機遇,有時候抓住一兩個,足以影響你一輩子。」這不是我們很多前輩跟我們說的話嗎?(有些人為了宣揚他的這種機會主義,甚至還搬出貝多芬的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至於這個機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還是從你朋友的口中得來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或許你等了一輩子,也等不到這樣的機遇。因此,總有這樣的錯覺:「好事總是發生在別人身上,倒霉蛋只有我一個。」
然而,現在情況變了,原因很簡單:有了網際網路。
當網際網路誕生了以後,信息就開始變得全流通。比如你以前買東西,有很多東西你需要,但卻買不到——比如機械鍵盤,我現在仍然發現,即便在廣州這種大城市,賣機械鍵盤的店鋪依舊鳳毛麟角。
你好不容易找到有一家賣,人家看你滿懷欣喜的樣子,第一個意識就是宰一下你。
現在有了淘寶,人家要宰你就難了。你上網一搜,價格清清楚楚,因為網上價格太透明,也都差不多。
當信息完全流通以後,機會主義就相對減少了——你買國庫券,上網就能買,價格透明,不存在地域性價差,再也沒有套利的空間。做外貿,上個EBAY一搜,價格一目了然。你過去有權力,能作威作福,現在我拿個手機把你攝像上網,你就有下崗的危險。
所以,現在我們感覺錢越來越難賺就是這點——你憑著機遇來獲利的機率越來越小,信息充分流通,你能做的,別人在你的網店買個樣品回來,三下五除二就複製了過來。最後跟你做一樣產品的人越來越多,價格越拉越低,直到沒有利潤為止。
在信息閉塞的環境裡,你不讀書能靠著機會一夜暴富。在信息充分流動的環境裡,沒有了這些暴富機會,你能靠什麼?
靠的是真本事,若有什麼機遇,也是對未來趨勢的精確判斷。
我不知道讀書能在這場產業升級中起到什麼作用,我只知道,不讀書,沒有知識,光靠經驗、人脈、關係、錢、倒騰,在這場產業升級里將會很容易被淘汰。
書籍的好處在於,困囿於現實,你身邊是不可能結識像書裡那麼多優秀的人的,因為有些寫書的人已經死了,唯有思想流傳了下來。然而,書籍給了你一條接近他們的途徑。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往往是片面的、成點狀的,你可能會因為一兩次經歷而頓悟出一兩個彌足珍貴的道理。但很快,像以前很多次一樣,激動了一兩天,你馬上就忘卻了,以前該怎樣還是怎樣。
原因在於,他們只是你腦海中零散的存在,並沒有成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支撐著你,形成你的信仰。
而書籍給你的是系統的知識歸類和梳理,它將所有的點連成一個面,進行系統的歸納。書籍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梳理問題的方法和思維方式,而這些,並不是經驗所能代替的。
不僅如此,書籍還能帶給人經驗的補充——一個人不可能經歷多重的人生。然而書籍可以,你看歷史、看人物傳記,能看到多彩多樣的人生,從而總結出一般的規律。
不讀書所產生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盲目地信奉經驗主義,覺得經驗能至高無上。你想想看,有什麼比我親身經歷的更彌足珍貴嗎?只有我親身經歷的,才是適合我的,書本上的東西都是死的,而我的經驗是活的。像以下這位就是這樣:
他這句話本身其實就是個邏輯錯誤,將經驗和理論分割開來,進行極端的假設。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經驗的人是沒有的,你只要活著,你就會有經歷,有經歷,你就會有經驗。所以,唯讀書而沒有經驗的人是沒有的,但是,只有經驗卻不讀書的人確實是有的,還不少。
這還是一個寫作者的群,一個寫手,居然推崇讀書無用論,不知道他是怎麼寫出東西來的。
缺乏閱讀,還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
1.閱讀能力的低下。
這些人甚至把雞湯當作是人類思想的精華,你還不能提醒他,怕他生氣。
2.講話情緒占主導,沒有任何邏輯。
3.凡是憑感覺、直覺,而不相信科學。比如我們的王林大師,就是這樣火起來的。現在有些所謂的能量大師還真是有人信,當別人跟我描述這些人群的神奇時,真是栩栩如生。
4.一個不愛學習的人,通常也不怎麼虛心。所以很難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你就不要期望著他們會改正錯誤什麼的了。他們以為是命,其實很多原因都是自己所導致的。
如果多讀讀書,別的不說,這個社會將少掉多少不必要的爭執和吵鬧。
就我個人而言,我出生的家庭並不是很好。我的父母跟很多父母一樣,從一個貧瘠年代走過來,他們口味很大,但是能力有限。他們跟我們很多人一樣,教的都是一些江湖套路。(比如,我的父親經常跟我說:「你學習要講方法啊。」至於什麼方法,要怎樣讀,他從來沒教過我。他以為,將這句話重複一萬遍,我學習就能講方法了。再來點壓力、獎懲機制,就稱之為教育。)
我的性格、我的思維、我的習慣,很多都是從書中得益,在後天自己慢慢研究方法,進行矯正,天生並不具備。
從大數據來看,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遠低於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別提猶太人的64本了。中國是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
無論調查的數據準確與否,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一個結論:已開發國家的閱讀率,遠高於我國閱讀率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一個國家的發達與否,和全民閱讀率密切相關。
我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從來沒有誰跟我談過電影、音樂、書籍,從來就是「買房了嗎」、「買車了嗎」、「小孩子多大了」三件套,討論完這些問題,聚會差不多也可以散了。
我們現在根本就不是讀書有沒有用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讀書的問題。
很多把持著「讀書無用論」的人,都是本身不讀書的,或者讀了書壓根就沒讀懂的。你不怎麼讀書,大談特談「讀書有沒有用」,這本身就是個很好笑的事情。
事實上,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自己不是不讀書,他們其實在以另一種形式讀書。
比如某老闆,花了幾千塊錢,聽完一場「成功人士的演講」,滿懷欣喜地跑過來跟我說:「喂,你知道嗎?昨晚我聽了那個老師的演講,真的收穫頗豐。他的觀點有很多新穎的地方,比如他說,我們這個世界,有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堅持。有一天,他的一個朋友,高爾夫從0開始學起。他的朋友告訴這位老師,雖然他是個新手,但是他只要堅持揮桿1000次,他就是個熟手,他揮桿1萬次,他就是大師……」
她還沒講完,我就聽就明白了,這位成功學演講者講的「我的朋友的故事」,其實就是改造版的一萬小時理論。這個理論的源頭,來自於格拉德威爾的《異類》——其實他們並不是不愛讀書,只是懶、浮躁、耐不住寂寞。比起一個人費力地一行一行地閱讀,他們更喜歡跟一群人坐在台下聽別人講故事給自己聽,哪怕是花上點錢。
一個人懶,就通常會對自己的行為作出一系列的合理的解釋,比如——「讀書無用論」。
所以,我覺得當這些人讀了一些書以後,再過來討論「讀書究竟有沒有用」這個話題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