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女兒讀後感(一)
在星期天,我讀了一本書,非常的好看。叫做不存在的女兒。我建議大家去看一看。
《不存在的女兒》是美國肯塔基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金?愛德華茲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描述一個善意的謊言,卻讓整個家庭蒙上了陰影。
雪夜中,骨科醫生大衛親自為妻子諾拉接生一對雙胞胎,子保羅正常,女菲比患有唐氏症。
大衛基於個人成長的痛苦經驗,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庭,狠心將殘障的菲比交給暗戀他的護士卡洛琳,卡洛琳不忍菲比生活在環境惡劣的安養院,而將之留下撫養長大,也對大衛的私心感到怨懟。
大衛與諾比失去女兒,均留下陰影,也埋下夫妻失和的種子,導致諾拉的出軌,大衛對妻子的容忍是出自於愛也是內疚。
老夫少妻的婚姻,老夫若不能多花一點時間去感受少妻的寂寞,抑制自我的實現動機,慾火將焚燒家庭的幸福。
卡洛琳說了一句:年輕時,以為只要耐心等待,愛就會自動上門。其實,唯有自己先付出愛,才能感受到別人的愛。
善意的謊言,也不見得是對。不合理的謊言是人際關係中的高牆,唯有把真誠表現出來,才能令人感動,感受到愛。
大衛對於自己的過失,以贖罪的方式補償,基於自尊心,總是拉不下那個臉來認錯,只有在死後,才使真相大白。
家有障礙兒,是幸抑是不幸,在民智未開的時候,以為它是天 ,為家族蒙羞,不承認、視而不見,辱罵,歸罪於他人,或是自責,這都是不健康的。只面對真相,才能解脫。
最後,卡洛琳對大衛說:「雖然你逃過了一些痲煩,也失去了許多歡樂。」
或許娶一個愛你的人,要比娶一個你愛的人要幸福得多。要娶一個理想中的老婆,就要有雅量去協助理想中老師。
不存在的女兒讀後感(二)
花了蠻長時間才把《不存在的女兒》這本書看完,主要是期間工作太忙,所以一直被耽擱。不過今天我總算看完了,小說結尾比我想像中的要好。
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不存在的女兒》和《可愛的骨頭》一樣美麗,知識更加恢宏,與《追風箏的人》一樣殘忍,只是更加細膩。《可愛的骨頭》早在我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拜讀過了,而《追風箏的人》也老早就躺在我那書架上standby,也正因為有這樣的評價,讓我對《不存在的女兒》產生了濃厚興趣。
「在一個寒冬的夜晚,諾拉在產房裡產下了一對龍鳳雙胞胎,而幫她接生寶寶是她的丈夫亨利醫生以及護士卡洛琳,出乎意料的是男寶寶(保羅)雖然正常,而女寶寶(菲比)確患上了先天性唐氏症,亨利不希望他們的家庭會因為菲比的存在而顯得更加的不愉悅,因為亨利的妹妹也是唐氏症患者,早早地離開了他和他的家人,妹妹當年的離開給亨利以及他的家人帶來很大的打擊,他們也一度無法接受。亨利不希望當年的情景又重現在他和諾拉身上。於是,他當晚就把菲比交給卡洛琳,把菲比送到一個唐氏症機構里,並且瞞著諾拉說菲比剛生下就夭折了。而卡洛琳帶著菲比寶寶來到此機構,但那裡的環境卻是不堪入目的。卡洛琳也因此收養了這個患有唐氏症的孩子。保羅和菲比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就在他們25歲的那年,他們共同的父親亨利因病去世,帶著這個讓他痛苦四分之一個世紀的秘密離開了人世。而最終,諾拉和保羅因為卡洛琳那天來訪而了解到了事實的真相,當他們下定決心去見菲比時,內心微笑著並流淚著。身材短胖、手指短粗、長著一雙杏眼,走起路來膝蓋會時不時的摩擦,但臉上始終洋溢著春日的氣息,這就是菲比,她有工作,是專門幫別人影印東西的,她有愛人,叫羅伯特,他們很相愛,他們要結婚……」
人生旅途當中,我們或多或少會有這種經歷:在某個時刻,我們的某個決定,某個動作,當時自己並不能了解。很久以後,經過反覆思量,才恍然大悟,終於明白自己當年的決定造成了怎樣的結果。
我相信,從送走「菲比」的那刻起,「亨利醫生」應該就從來沒有原諒過自己吧……
不存在的女兒讀後感(三)
《不存在的女兒》,朋友聖誕節送我的禮物。一直都不是很喜歡這類暢銷書,斷斷續續的看了幾天,終於在新年的第一天耐著性子把它讀完。
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總是覺得書中的許多東西貌似牽強,或許是因為我往往把事情想的太簡單的緣故吧。()
年輕的父親在妻子分娩的那個風雪的晚上,在親手給妻子接生後,把患有唐氏症的小女兒交給了一直愛著自己的護士,讓她把孩子帶走,並保守這個秘密直到去世。讀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換成是我,在那個環境下,我會做一個什麼樣的選擇。照顧這個孩子,盡到身為父母的責任?雖然她智力低下,甚至可能隨時離開。或者狠下心來,有如書中的那個年輕的父親。我不知道,我討厭這一類的選擇。
為了保護自己仍在昏迷的妻子,和已經出生躺在育兒室的兒子,年輕的父親做了一個一直不知道對錯的選擇,然後為此承擔選擇所帶來的良心責問。我覺得這是一個無所謂對和錯的選擇,錯也許就錯在父親做了選擇以後,始終讓自己陷在了這個選擇里,他沒有承擔起選擇所帶來的後果,心裡放不下,卻又不願意去面對。雖然是出自對家人的愛,卻又深深的傷害了家人,給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從而有了這個悲涼傷感的故事。
一直覺得做什麼樣的選擇無所謂,只要你願意而且能夠承擔後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方式,所以每個選擇,都不是那麼簡簡單單的能用錯與對來衡量。「善意的謊言」,我們眼中的究竟是「善意」呢?還是「謊言」呢?善良的護士,封閉沉默的父親,尋找獨立的母親,在太多不確定下掙紮成長的兒子,簡單善良的女兒,正如一個書評家所說:這是一部探究與揣摩人性的書。
「這個護士,卡羅林·吉爾,過了這麼多年,她為什麼現在來我們家,她想要什麼?」當兒子這麼問自己的媽媽時,我看到了人性的默然。還好,有一個還算比較圓滿的結局,我真的不喜歡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