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博爾諾夫的《教育人類學》發現,全書的邏輯嚴密,結構清晰。儘管對於核心的思想或者說對於作者的意圖還沒有完全弄懂,但還是有必要談下自己的感想和體悟。通過讀書可以看到這集中在兩個角度,一是要學會希望,學會信任,二是要注重思維方式的轉變。
從博爾諾夫的教育思想來看,其教育思想的源頭來源於這麼幾個方面,生命哲學以及精神科學哲學、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博爾諾夫就是精神科學哲學一員,儘管他並不純正,但他還是繼承了狄爾泰學派所發展起來的理解,現象學則構成了其教育人類學的方法來核心。從存在主義哲學哪裡,他繼承了存在主義關於偶然、遭遇和危機是人本質的觀點,並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了其非連續性形式的教育思想。但是,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其積極的樂觀主義哲學,他不可能走出存在主義哲學的消極面,不可能認識到遭遇、危機的教育意義,也就不可能形成其教育人類學的思想。在分析存在主義哲學時,他指出,遭遇不僅可以被理解為是毀掉迄今生活安全感的暫時的動盪,而且同時也揭示了一種新的超越過去的生活的可能性。當我們把危機與一種新的起點聯繫在一起時,就意味著我們徹底失去了以往所有的支柱,並同時建立起走向美好未來的新起點。(P70-72)這是一種何等的樂觀態度!博爾諾夫的樂觀主義哲學的核心就是希望,並將希望看成一種新的安全觀。他說到,我們也許首先可以把這種與存在主義哲學相對了的關於人的基本觀點與失落的單純的安全觀區別開來,視為一種新的安全觀。(P72)正是這種樂觀主義哲學或者說是希望的哲學使得其超越了存在主義的局限,對存在主義哲學批判的吸收。博爾諾夫的希望哲學對於我們的意義在於讓我們懂得希望和信任的意義。哪怕是不斷地失望、不斷地被欺騙,我們仍然要希望、信任。為什麼呢?用馬賽的話來說,這是因為「他們是組成我們靈魂的材料。」
博爾諾夫對我的最大啟示並不在於他告訴了我什麼,()而在於他是怎麼告訴我的,或者說,博爾諾夫對我最大的啟示就在於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博爾諾夫的思維方式對我影響較大的有二,一是原點式思維,一是逆向思維。博爾諾夫告訴我在思考問題時要回到原點。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教育的問題要回到問題的本源即人的本質中、人的需要中,也就是回到人本身。縱觀西方教育思想史會發現,凡是產生過較大影響的教育思想家都對教育對象的人給予了足夠的關注。盧梭反對對兒童的壓制,提出了自然主義教育,體現了他對兒童個性的尊重。杜威則提出了要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的興趣。博爾諾夫不僅指出了教育要回到人本身,更向我們指明,教育研究要回到原點,回到人的需要,人的本質,為我們提供了方法論上的指導。因此,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我需要不斷地對一些原點性問題進行思考。除此之外,在博爾諾夫的思維方式中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就是逆向思維。如工具原則的套用就在於對還原原則的逆推;如他認為要研究方法的確定要根據研究對象確定;如認識到作為缺陷的可教育性恰恰體現了人的完美性。這些思維方式的套用使我懂得,有時候許多問題或許換種角度思考會有更為廣闊的天地。因此,在今後要打破思維預設,培養自己開放性思維、發散式思維而不能讓自己的思維方式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