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中國在梁莊讀後感

中國在梁莊讀後感(一)

讀完《出梁莊記》,看到梁莊兒女們在廣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國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對作為梁莊打工者們的最終歸處——梁莊,更加感興趣。於是從圖書館借到這本書,隨著那些平實,卻又充滿畫面感的文字走進梁莊,走進梁莊人的生活,並與梁莊人對話,出來後,我竟然發現梁莊和我的老家是那麼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風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對應的模型。《中國在梁莊》所構建的確實是一個普通的村莊,其具有中國無數村莊所共有的特徵。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總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讀懂中國,就不能少了農村,而對一個具體村莊的考察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切入的視角。有些中國在北京,有些中國在重慶,有些中國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國在梁莊。不曾認識梁莊,我們或許就不曾認識農村,不曾認識農村,何以認識中國?

這本書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莊,以一種整體的眼光,調查、分析、審視當代農村在中國歷史變革和文化變革中的位置,並女里展示出具有內在性的廣闊的鄉村現實生活圖景。而當作者真正走進村莊的時候,當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飯聊天,以一種親人的情感進入村莊的時候,她發現作為一個長期離開了鄉村的人,你並不了解它。它存在的複雜性,它面臨的問題,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機,所蘊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難釐清,也很難理解。你必須用心聽,把他們作為一個個體,而不是籠統的群體,你才能夠體會到他們的痛苦和幸福。他們的情感、語言、智慧是如此豐富,如此深刻,讓人震驚不已,因為這些情感、語言、智慧來自於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鴻教授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對村裡的姓氏、宗族關係、家族成員、房屋狀態、個人去向、婚姻生育作類似於社會學與人類學的調查,並用腳步和目光丈量村莊的土地、樹木、水塘與河流,尋找往日的夥伴、長輩,以及那些已經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國在梁莊》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形成一些結論性的東西,但是字裡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的一些觀點。她否認鄉村已經完全陷落,但卻又接受鄉村已經千瘡百孔的事實。她不認為農民的處境已經到了最艱難的地步,但又認同整個社會最多的問題又集中在農民和鄉村那裡。與此同時,政府對於農民工,對於鄉村的種種政策和努力似乎都無濟於事,鄉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著城市的模本飛奔而去,仿佛一個個巨大的城市贗品。

在書中,並沒有激烈的措辭,亦看不到明顯傾向性的話語。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種相對冷靜的、客觀的立場來呈現鄉村圖景。正如梁鴻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個歸鄉者的身份再次進入村莊,所以用的並不是一個啟蒙者的視角。這是一個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親人們的心靈與精神的歷程。這本書是一個展示,而不是一種判斷或結論。

我們看到,中國現代化轉型以來,鄉土中國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結構方面的變化是一個巨大的矛盾存在。這種難以用是非對錯來衡量的矛盾存在,讓我們的困惑、猶疑、欣喜、傷感都交織在了一起。

落葉歸根是每個遊子最終的心愿,當眾多的農村在城市化進程中一個個消失時,當許多的人已經找不到自己的故鄉時,作為一個有故鄉的孩子,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最終也會回到那塊土地,那個靈魂的歸處,縱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給我的故鄉也做一次人類學意義上的田野調查,收集那裡的人,那裡的事,那裡的傳統,那裡的建築,將這一切組合成一個整體。當若干年後,現在的故鄉真的消失在了時代的洪流中,至少還有這麼一部筆記,能夠給我的子孫後代還原一個故鄉,縱然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故鄉了。

中國在梁莊讀後感(二)

近日讀了一部紀實文學作品----《中國在梁莊》,本書的作者梁鴻,1973年生於河南省鄧州市穰縣,200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任職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副教授,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後,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文藝思潮研究。2010年11月,《中國在梁莊》獲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學獎非虛構作品獎、《亞洲周刊》2010年度非虛構十大好書、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書和《-新-京-報-》2010年度文學好書。

10多萬字的紀實性鄉村調查《中國在梁莊》,是梁鴻分別於2008、2009年間用近5個月的時間深入河南穰縣一個小村落,進行調查採訪而完成的。當梁鴻回到闊別十多年的故鄉,發現眼前的景象與記憶有天壤之別:童年時代的坑塘乾淨,現在卻變成了蚊蟲的滋生地,梁鴻曾經讀過的梁莊國小早已倒閉,國小淪為豬抄…她決定要用筆去記錄農民的傷痛和矛盾,記錄當代農民的生存狀態,展示一些問題。

梁鴻在書中所展現的文字卻在樸實之中蘊含了別樣的細膩與華美,使得這本「田野調查」式的紀實作品讀起來頗有一些散文的氣韻,這恐怕和作者本人文學工作者的身份分不開。然而,在這樣一種堪稱優美的筆觸之下,呈現出來的卻是殘酷而令人無比震撼的現實。書中,作者通過對自己故鄉穰縣梁莊的實地調查,以及對在村莊生活的親人、朋友、村民、幹部等各色人物的訪談,以一個村莊為樣本,為讀者清晰地勾勒出了經濟大潮衝擊之下,傳統農村日益破敗、消亡、崩解的不爭事實,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農民工問題」「農村文化道德危機」等當代中國社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她的敘述,有著身為一個觀察者的平實、清醒、客觀,卻又時刻讓人感受到其中所飽含的對與故土的深情與眷戀。這份紀實文本,從社會學角度看,可能不夠高屋建瓴。然而,它確實如此鮮活,如此具體。在作者所記錄的一個個訪談之中,我們仿佛能夠真切看到坐在她對面的那個農民漢子的身影,從他或她的話語中,體味當代農民的痛與悲,苦與悶,困惑與迷惘,掙扎與無奈……她的文字,揭開了「經濟騰飛」之下「新農村建設」的溫情面紗,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鄉村沉痛的現實,讓每個讀這本書的人,都會在心中自問:為何我們的農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也許有人並不認同這種悲觀的視角,在他們看來改革開放幾十年,農村的經濟狀況從總體上比以往應該更好才是。從絕對收入角度,農民的生活水準是提高了。然而,這卻難以掩飾農村與城市相比,在後者充滿活力的發展面前日益遲緩的腳步。城鄉二元體制下,農村只是原始積累的提供者,只是廉價勞動力的輸出者,卻不是真正的獲益者。它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農產品,提供建設和發展必需的勞動力,成就了後者的飛速壯大和發展。然而由於體制和戶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卻微乎其微。農民工在城裡辛苦勞累,卻無法融入到城市之中,是永遠的異鄉人;他們攢錢回鄉,蓋起了新房,一年卻沒有幾天住在裡面;夫妻兩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長管教,農村勞動力匱乏,鄉村政治建設遇冷,兒童入學率降低……這一系列問題,又使得農村更加落魄。為了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導致的環境破壞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在漂亮的統計數據背後,我們到底付出了什麼代價?讀了這本書,你會驚覺,我們實在已經失去了太多太多!

作者在書中把農民也分成了幾種人:

堅守土地的農民:一年到頭,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卻仍然只能混個溫飽——「種地雖然免稅了,但是肥料、種子、人工在不停地漲價。種一年地下來,也只是落個『原地轉』。」

留守兒童: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兒童在這裡過著缺乏愛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遊戲,讀書有啥用,將來還不是出去打工?」

留守老人:年邁的身體還要照顧幼小的孫兒,他們渾濁的雙眼裡飽含著希望——「六七十歲的老兩口,既當爹媽,又當老師、校長,能當好嗎?」

進城的農民工:雖然身在城市,他們卻永遠都是異鄉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們終歸還是要回去的。」

這就是中國農村的現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正如書上所說:有些中國在北京,有些中國在重慶,有些中國在西北,有些中國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國在梁莊。

中國在梁莊讀後感(三)

3天看完了《中國在梁莊》這本書,我承認沒有看得很細,有些段落是跳著讀的,但還是被深深感動了。

這是一部文學作品,但不是虛構的作品,()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實的。作者沒有採用敘述的方式來寫這些故事,而是由當事人口述,作者記錄加上對事件的思考。這樣給讀者的感受更為真實而震撼。

梁莊是一個我從來未曾知道的農村,它很普通,正如中國千千萬萬的農村那樣,但它又不普通,它有自己的故事。農村是我們國家國民思想與文化的基礎,在城市化的今天,它被遺忘,被漠視,但如果不了解中國的農村恐怕也無法讀懂我們國家。看這本書我讀出了作者的誠懇,不華麗的文字卻飽含深情,作者對其故鄉的愛溢出在每一章節之中,這裡沒有批判,有的是淡淡的哀思與對現實的思考。

中國的城鎮化運動,使得這樣的農村在不斷消失。而上海的弄堂也在越來越摩登的今天逐漸不見。小時候放下書包和小夥伴去瘋的日子再也不會有了。晚上捧著飯碗去鄰居家聊天,一晚上吃了幾家的飯菜,這樣的時光也不會回來了。過去你能叫出從弄口到弄底每一戶的人名,現在即使與同樓層住了幾年,你也不知道每家住著哪些人,姓名就更無從可知了。過往的記憶已經在城市的喇叭聲與灰塵中消散了。為了更現代化的今天我們放棄了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卻無法回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