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學習讀後感(一)
我讀了《向孩子學習》這本書,這是本親子教育系列的書,同時也是本執教者必讀的書,它挑戰傳統的兒童觀、成人觀、教育觀、學習觀及文化傳承觀,提出了「向孩子學習,兩代人共同成長」這一極具震撼力的口號。
這一本看似平淡的書,由61篇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書中的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小故事很平凡,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常發生著這樣的故事,但仔細讀來,靜心思考,這些故事卻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說,孩子的世界是未曾發現的美洲,孩子就是哥倫布,帶人到新大陸。
「曾幾何時,我們成人都在以居高臨下、自以為是地企圖同化、統一孩子的思想,急功進利而又心甘情願地將孩子送上」為了考大學而考大學「的獨木橋,滿懷焦急地希望孩子的身上結出自己想得到卻未曾得到的果實。靜下心來,仔細觀察,耐心傾聽,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就像那世上的樹葉一樣獨一無二!他們個性十足,卓爾不群,思維活躍,舉止大方,確實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我們驚訝之時,家裡的各種電器卻在不知不覺地被孩子操縱自如;在我們茫然之際,時尚的色彩和風姿也早已於孩子間流行幾度,孩子們悄然成長,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驚訝、茫然和感慨,而是更多的讚嘆、羨慕和開懷!因此,捫心自問,我們真切地感覺到:在知識的快速掌握套用和創新方面不得不自愧弗如,應該加油的是成人——這群長大的孩子,值得我們學習的卻是那群未長大的成人——孩子們!」這是一位家長的切身體會,真切的道出了許多家長和教師都有的欣喜與危機感。
「向孩子學習」不僅僅是一句口號,這是每一位家長更和教師應該審視的一個問題。這是一種境界,同樣是一種靈感。在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眼裡,兒童是一個個蘊藏著巨大創造潛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須學會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向孩子學習。「我們要跟小孩子學習,不願向小孩子學習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教師也許不再是做知識的傳播者,因為孩子們有相當多的信息來源,甚至超過了教師。雖然老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但教育從來都不是絕對單向的活動,讓我們滿懷著珍惜和感激來學會傾聽、學會溝通,以幸福與好奇的心情,小心坦然地到孩子發現的新大陸,一起分享同孩子共同成長的欣悅和驚喜;相信我們會在這無比美好的時光里,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感到自己的進步。孩子的智慧是無限的,他們會告訴你,雪融化後就變成了春天,今年最流行什麼顏色,什麼遊戲你應該怎麼玩等等。教師應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說話,和孩子成為一個平等的主體。這也是一個互相教育、互相感染的過程,是一個共同參與、共同提高的過程。
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位智者傾心交談。《向孩子學習》一書,就是這樣一位智者老師。它形象生動,卻令人深思,向孩子學習,家長和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其中的種種關係,是不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失去自身的威信,使自己在孩子面前說話沒有分量,孩子不再相信家長和教師的話?向孩子學習,學習些什麼,如何去學……這種種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去思考。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和永不厭倦的話題,「為人父母」不單是一種角色的轉換,更暗示著人的一生真正成熟。在隨之而來的歲月里,新任父母面對紛至沓來的教育問題,不斷爭論、借鑑、修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成了親職教育的口頭禪。
然而,孩子又何嘗不是父母的老師呢?孩子身上具有的許多美德值得我們成年人好好學習。比如快樂,成年人往往熱衷於競爭,甚至睚眥必報,不如兒童轉瞬就能忘記不高興的事情;比如知足,成年人為了賺錢、升職、買車、買房而煩惱,而孩子卻能為一次短途出遊、一件新鮮玩具興奮好幾天;比如親情,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撫,纏著母親擁抱,纏著父親嬉鬧,而不少成年人推說公務纏身應酬繁忙,平均每天與家人交流不到10分鐘;比如運動,郁達夫有這樣的描寫:小孩們「都拖著了小小的影子,在這一個午飯之前的幾刻鐘里,鼓動他們的四肢,竭盡他們的氣力」。正因為孩子不要命地瘋玩,每天晚上才會睡得那麼香,這是養成大肚腩的成年人所不及的……孩子身上有太多我們正在失去的東西,正像中國道家學派所說,人應該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回歸到嬰兒的本初狀態。有鑒於此,成年人雖然掌控著財政命脈、教育資源,也不必過於趾高氣揚吧。
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看,教育不光是一種培養,更是一種保留,留住某些與生俱來的品質,而不是削弱和扼殺它們。當孩子突然有問題要問時,切不可隨心所欲地回答;當孩子快樂得手舞足蹈時,切不可因自己心緒不佳而叱責;當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切不可推三阻四心不在焉……
學習永遠是雙向的過程,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鏡子,我們的不良習慣和不雅言語,立刻就會被孩子模仿複製;孩子的純真和樂觀,也無形中薰染著我們。向孩子學習,留住一份童心,不僅是為了使自己更年輕,更是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
向孩子學習是一種境界,同樣是一種靈感。我們應該珍惜:因為孩子使我們擁有了幸運,才成為了師長;我們應該感激:因為孩子使我們能共享歡樂,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學習!讓我們滿懷著珍惜和感激來學會傾聽、學會溝通,以幸福與好奇的心情,小心坦然地到孩子發現的新大陸,一起分享同孩子共同成長的欣悅和驚喜;相信我們會在這無比美好的時光里,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感到自己的進步。
向孩子學習讀後感(二)
讀了《向孩子學習》一書,本書有61篇,由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嘆,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記得《向孩子學習》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敘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親決定去鎮上買雪茄,一上車子,就發現兩個女兒已經象女皇般的坐好了,並異口同聲地宣布:「我們也要去。」到了鎮上,父親下了車,並告訴女兒,待在車裡別走開,臨走前女兒請求道:「買一個蛋筒冰淇淋,好嗎?爸爸?」那位父親沒加思考地脫口而出:「我沒有錢。」當那位父親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剛才兩個孩子的要求忘得乾乾淨淨,父親打開包裝著的雪茄,抽出一支,想點燃它,打了好幾下,沒打著,這時,小女兒細小卻無比傷感且直率的質問:「爸爸,你怎麼有錢給自己買雪茄?就沒有錢給我們買冰淇淋?」這個問題讓那位父親慚愧而且無法回答,後悔、懊惱之情溢滿了整個心靈。那位父親鄭重的說道:「是我搞錯了。我現在有錢買冰淇淋。要什麼味的?」……當那位父親拿著2支冰淇淋回到車子上時,他吐掉了雪茄,因為此時雪茄的味道已經變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後,那位父親竟然奇蹟般的戒掉了煙。在這個小故事裡面,孩子一句無心的話,讓自己的父親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孩子這句無心的話,充分體現了孩子純真的一面。完全沒有惡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什麼後果,但正是這份純真卻給自己的父親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也正是這一份純真給我們讀者上了一堂有意義的人生之課。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麼天真,也曾這麼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象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塗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複雜了,沒有那麼單純,沒有那麼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後,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考慮到問題周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我們會構想問題產生的後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麼多工序,有時顧多了往往會有事與願違的結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現在的我們長大了,腦子複雜了,思維空間大了,但往往卻丟掉了寶貴的純真。還記得《國王的新衣》嗎?那些愚昧的大臣們,那些膽小的百姓們,明明知道國王什麼都沒有穿,但是個個都不敢言,只有一個孩子喊著;「國王怎麼什麼都沒穿。」一個純真的孩子,導出了事實的真相,說出了大多數人不敢說的內心話,象這個孩子一樣的純真我們還有嗎?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和永不厭倦的話題,「為人父母」不單是一種角色的轉換,更暗示著人的一生真正成熟。在隨之而來的歲月里,新任父母面對紛至沓來的教育問題,不斷爭論、借鑑、修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成了親職教育的口頭禪。
然而,孩子又何嘗不是父母的老師呢?孩子身上具有的許多美德值得我們成年人好好學習。比如快樂,成年人往往熱衷於競爭,甚至睚眥必報,不如兒童轉瞬就能忘記不高興的事情;比如知足,成年人為了賺錢、升職、買車、買房而煩惱,而孩子卻能為一次短途出遊、一件新鮮玩具興奮好幾天;比如親情,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撫,纏著母親擁抱,纏著父親嬉鬧,而不少成年人推說公務纏身應酬繁忙,平均每天與家人交流不到10分鐘;比如運動,郁達夫有這樣的描寫:小孩們「都拖著了小小的影子,在這一個午飯之前的幾刻鐘里,鼓動他們的四肢,竭盡他們的氣力」。正因為孩子不要命地瘋玩,每天晚上才會睡得那麼香,這是養成大肚腩的成年人所不及的……孩子身上有太多我們正在失去的東西,正像中國道家學派所說,人應該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回歸到嬰兒的本初狀態。有鑒於此,成年人雖然掌控著財政命脈、教育資源,也不必過於趾高氣揚吧。
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看,教育不光是一種培養,更是一種保留,留住某些與生俱來的品質,而不是削弱和扼殺它們。當孩子突然有問題要問時,切不可隨心所欲地回答;當孩子快樂得手舞足蹈時,切不可因自己心緒不佳而叱責;當孩子滿足於遊戲和點心時,切不可把他當作小寵物而輕視;當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切不可推三阻四心不在焉……
學習永遠是雙向的過程,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鏡子,我們的不良習慣和不雅言語,立刻就會被孩子模仿複製;孩子的純真和樂觀,也無形中薰染著我們。向孩子學習,留住一份童心,不僅是為了使自己更年輕,更是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
向孩子學習讀後感(三)
《向孩子學習》本書由61篇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嘆,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記得《向孩子學習》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敘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親決定去鎮上買雪茄,一上車子,就發現兩個女兒已經象女皇般的坐好了,並異口同聲地宣布:「我們也要去。」到了鎮上,父親下了車,並告訴女兒,待在車裡別走開,臨走前女兒請求道:「買一個蛋筒冰淇淋,好嗎?爸爸?」,那位父親沒加思考地脫口而出:「我沒有錢」。當那位父親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剛才兩個孩子的要求忘得乾乾淨淨,父親打開包裝著的雪茄,抽出一支,想點燃它,打了好幾下,沒打著,這時,小女兒細小卻無比傷感且直率的質問;「爸爸,你怎麼有錢給自己買雪茄?就沒有錢給我們買冰淇淋?」這個問題讓那位父親慚愧而且無法回答,後悔、懊惱之情溢滿了整個心靈。那位父親鄭重的說道:「是我搞錯了。我實在是有錢買冰淇淋。要什麼味的?」……當那位父親拿著2支冰淇淋回到車子上時,他吐掉了雪茄,因為此時雪茄的味道已經變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後,那位父親竟然奇蹟般的戒掉了煙。在這個小故事裡面,孩子一句無心的話,讓自己的父親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孩子這句無心的話,充分體現了孩子純真的一面。完全沒有惡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什麼後果,但正是這份純真讓給自己的父親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也正是這一份純真給我們讀者上了一堂有意義的人生之課。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麼天真,也曾這麼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象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塗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複雜了,()沒有那麼單純,沒有那麼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後,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考慮到問題周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我們會構想問題產生的後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麼多工序,有時顧多了往往會有事與願違的結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還記得《國王的新衣》嗎?那些愚昧的大臣們,那些膽小的百姓們,明明知道國王什麼都沒有穿,但是個個都不敢言,只有一個孩子喊著;「國王怎麼什麼都沒穿。」一個純真的孩子,導出了事實的真相,說出了大多數人不敢說的內心話,象這個孩子一樣的純真你還有嗎?
孩子身上具有的許多美德,也值得我們成年人好好學習。比如快樂,成年人往往熱衷於競爭,甚至睚眥必報,不如兒童轉瞬就能忘記不高興的事情;比如知足,成年人為了賺錢、升職、買車、買房而煩惱,而孩子卻能為一次短途出遊、一件新鮮玩具興奮好幾天;比如親情,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撫,纏著母親擁抱,纏著父親嬉鬧,而不少成年人推說公務纏身應酬繁忙,平均每天與家人交流不到10分鐘;比如運動,郁達夫有這樣的描寫:小孩們「都拖著了小小的影子,在這一個午飯之前的幾刻鐘里,鼓動他們的四肢,竭盡他們的氣力」。正因為孩子不要命地瘋玩,每天晚上才會睡得那麼香,這是養成大肚腩的成年人所不及的……孩子身上有太多我們正在失去的東西,正像中國道家學派所說,人應該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回歸到嬰兒的本初狀態。有鑒於此,成年人雖然掌控著財政命脈、教育資源,也不必過於趾高氣揚吧。
學習永遠是雙向的過程,孩子是成人最好的鏡子,我們的不良習慣和不雅言語,立刻就會被孩子模仿複製;孩子的純真和樂觀,也無形中薰染著我們。向孩子學習,留住一份童心,不僅是為了使自己更年輕,更是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
向孩子學習是一種境界,同樣是一種靈感。我們應該感激:因為孩子使我們能共享歡樂,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學習!讓我們滿懷著珍惜和感激來學會傾聽、學會溝通。相信我們會在這無比美好的時光里,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感到自己的進步。孩子的智慧是無限的,他們會告訴我們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和孩子一起走上社會,去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感受和諧社會中的人和事。在觀察體會中學會欣賞,能用優美生動的詞句描繪五彩繽紛的生活,抒發對祖國國泰民安的讚美之情。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我們都會為他們豎起大拇指,由衷地說道:「你真棒!好樣的!向你們學習!」
欣賞孩子的優點是向孩子學習的主要條件。在充滿失敗語言的家庭或學校,是不可能向孩子學習的。與此相反,優秀的父母與教師總是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而及時、熱情地欣賞孩子的優點,則是最有效的教子之方。欣賞導致成功,訓斥導致失敗。「你能行」如果你能經常用這句話鼓勵孩子,那麼相信他一定行,我們不可忽視每個孩子的潛能。向孩子學習應該成為一個教育的新理念,孩子成長的時代背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在這個背景裡面所產生的許多未知的能量對於教育而言也是陌生的,一個有時代意識的教師或者任何的成人應該務實的去向孩子學習,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孩子處於成長之中,問題和缺點自然是很多的,但這並不妨礙老師向孩子學習,這正像老師自身也有缺點和問題,但孩子卻在向我們學習一樣。因為孩子們學習的是老師的長處和優點,而善待了老師的錯誤和短處,同樣道理,老師為何不能虛心地學習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並善待他們的問題和缺點呢?「向孩子學習」很明顯並不是學習孩子的全部,更不是說教師就可以遷就孩子的問題和缺點而不加管教,放任自流,相反,它是要求我們根據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優點或缺點來不斷地修正我們自己,更新我們的教育觀念,調整我們的教育方法,反思我們的工作,提高我們教育水平和藝術,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