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競爭優勢讀後感

粗略看完這樣一本巨著,雖然不能將其中所有的理念都融會貫通,但收穫還是很多。由於時間關係,我著重閱讀了前面的理論篇、產業篇,以及最後的套用篇。由於書中沒有具體談到鑽石理論在我國的運用情形,這裡我想就這方面結合書中的一些理論對我國的形勢作個粗糙定義,並給出一些我的個人建議。

有些人認為波特的理論主要基於美國的現實而建立起來,也許並不適合所有的開發中國家。但我認為,對於我國來說,至少這套理論有它的借鑑意義。波特說,「競爭力」的惟一意義就是國家生產力,那麼我國是否具備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呢?我想用波特的鑽石模型來分析一下我國的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要素

在生產要素方面,我國初級生產要素充足,勞動力成本低,這些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我國製造業的發展,使得我國企業在低成本製造方面擁有全球領先的競爭力。但即使這些,我們的競爭優勢仍遠遠落後像美國、日本那樣的已開發國家,因為我們缺乏像現代化高科技這樣的高級生產要素,人才、技術資源方面仍很匱乏。

波特在他的書中也提到,目前來看,初級生產要素已不再重要,高級生產要素對競爭優勢的重要性就更高了。波特認為開發中國家面對的最基本任務是脫離生產要素導向的國家競爭優勢,對國家而言,能創造出生產要素的機制遠比擁有生產要素重要。

然而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也可以從不利的生產要素中形成,因為這些不利的因素反而會形成一股刺激產業創新的壓力,這是波特的觀點。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即使我們在生產要素方面仍有很匱乏,對企業而言,只要善於利用創新彌補本身弱點,仍可以取得不錯的成效。所以,我國應致力於開發專業性與高級生產要素,並由企業、行業協會和個人共同大力投資,以此來帶動國家與產業的競爭優勢。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就要求我們國家加大高科技人才投入,不斷去尋求開拓創新的路線,這樣企業才有能力化阻力為動力,為創造國家競爭優勢而貢獻力量。

(二)需求條件

波特認為,需求是拉動一個產業衝刺的動力,它會刺激企業改進與創新。在需求條件方面,我國由於人口眾多,擁有著龐大的內需市場,並且需求結構層次多樣,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但長期地從我們國民的偏好觀察發現,我們缺少內行而挑剔的客戶。尤其是在早期的計畫經濟年代,我們更是以市場為導向,消費者沒有太多的自主選擇權,因而更談不上對產品的挑剔了。雖然目前我國已經過渡到市場經濟,但完全的市場經濟仍然很難實現,我國整體需求水平仍然不高,並且許多高收、挑剔型的客戶更傾向於外國品牌,因此也沒能對國內企業形成一種創新的動力。這樣即使我們的內需很大,但需求質量並不高的話,仍然很難激發我國企業的競爭優勢,因為內行而挑剔的客戶才是本國廠商追求高質量、完美產品和精緻服務的壓力來源。

針對這一弱勢,國內企業可以採取的措施是開拓海外商機,培養海外更多的挑剔型客戶,將國內需求轉移到外國客戶身上,進而創造更多的競爭力。另外,政府也須要採取積極政策來促進內需,提高國內需求水平,避免高級產品和先進產品徵稅過重。近年來,我國實行的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就對新興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取得一定成果。

(三)相關產業或支持產業

波特認為,相關產業記憶體在一種「提升效應」,即競爭力強的產業如果相互關聯的話,也會有提攜新產業的效果。如果想成功培養一項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最好能先在國內培養相關產業的競爭力。

由於早期我們實行的是計畫經濟,這樣許多企業缺乏競爭並導致了相關產業間無法互動,並且這種效應一直延續至今。我國目前市場機制體制仍不夠完善,產業結構仍存在失衡現象,相關支持性產業仍很缺乏。這樣我國缺少一種有效的產業價值鏈,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我國產業的發展。

所以,我國目前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去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來提升現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而提高我們國家競爭優勢。

(四)企業戰略、企業結構以及同業競爭

波特認為,產業成功的前提是企業必須善用本身條件、管理模式和組織形態,更要掌握國家環境特色。

而從目前我國產業現狀來看,我國企業尚不具備自己的核心技術,整體缺乏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在企業管理方面,由於我們很多管理理念是從國外引入,在很多方面套用還不夠成熟,所以目前來看,我們仍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我國企業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和國外企業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而且自身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另外,在國際企業組織結構趨向扁平化的大背景下,我國企業組織結構也有待改進。再從國際環境來看的話,我國企業的相對規模也比較小,也缺乏與國際型大企業競爭的實力。

上面論述的四種要素被波特稱為鑽石體系中的關鍵要素。另外,一國產業的競爭優勢與國家競爭優勢還受「機會」和「政府」影響。

目前我國企業已進入全面市場競爭階段,入世以來,我國面臨的機會很多。首先,加入了世貿組織,這有利於我們構建更合理的經濟體系,為我國企業打入海外市場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很顯然國內企業的生產能力相比先前計畫經濟那個年代得到了迅速增長。前不久成功舉辦的奧運會讓世界重新認識到了中國,也給我國帶來不少機會,對我國相關產業也起到一定拉動作用。簡言之,我國面臨的機會是很多的,關鍵是如何把握這些機會,創造出更多的競爭優勢。

還一個因素就是「政府」。波特認為,政府既可能是產業發展的助力,也可能是其障礙。政府的角色是正面還是負面,要看它對鑽石體系的影響。

目前我國已從計畫經濟時代成功轉型到市場經濟,政府在國家經濟中的角色相比以前弱化了,由早期的直接調控轉入當前間接的巨觀調控,但我國政府對經濟所產生的作用仍然是比較明顯的。

另外,政府影響產業發展的途徑是多方面的:比如政府可以採取措施提升國內需求,一個方法就是政府採購。政府也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法規來改善目前經濟現狀。比如,前不久,為了應對此次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政府相繼出台了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少減輕了金融危機對我國的衝擊。政府也應在提升相關產業競爭優勢方面採取一些積極措施,在相關產業政策上對企業多給予一些扶持。

以上這些要素都是相互依賴,共同作用,形成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前面的分析大致呈現了我國產業的基本現實狀況,接下來企業要做的就是尋求讓自己壯大的動力,不斷創新,進步,帶動產業發展,進而促進整個國家競爭優勢的形成。()

波特認為競爭才是一個國家經濟進步的動力,而競爭不是來源於舒適和有利的環境,也不是政府所給予的保護和優惠措施,而是來自環境中的壓力和挑戰,比如嚴酷的自然條件,貧乏的天然資源,尤其是一群挑剔的顧客。所以即使外界條件多麼地不利,企業應該做的仍就是面對逆境去創新,創造優勢。

我們堅信,國內企業的前景將是十分廣闊的,我們的企業會越做越大,我們產業優勢將越來越明顯,中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將越來越強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