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尋覓中華讀後感

尋覓中華讀後感(一)

歷史上這些人物和故事我們可能早已熟知,也早有人對他們進行了長久而深入研究。甚至和他們有關的名勝古蹟,也早被今人

看完這本書,自己就像是從遠古走到今朝,佩服余秋雨先生博古通今的才華、大氣磅礴的文風,讓我又一次領略到了文化散文的魅力。余秋雨先生說,中華文明就是一篇散文,雖然經過幾千年的風風雨雨,有興盛,有衰敗;有戰亂,有和平;有君子,有小人;有英雄,有懦夫……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卻從未中斷。

這本書還有不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如那些看似淺顯仿佛隨手寫就,但是卻飽含著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論述司馬遷的文章中有這麼一段議論:

《尋覓中華》值得一讀,我想,再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許還會有另一種收穫……

喜歡那些看似不經意卻一針見血的文字。他的著作,多有拜讀。《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借我一生》、《霜冷長河》、《千年一嘆》,曾經都是我的枕邊書。看完一遍接著再看一遍,每一次閱讀都有不同的收穫。

尋覓中華讀後感(二)

余秋雨所寫的這本《尋覓中華》乃是一本探尋歷史,探究文明的書,是炎黃子孫對祖先,對中華歷程的尋覓。從黃帝、炎帝,到文化大革命,這本書帶著我們重溫了一遍祖國走過的歷程,從翻開第一頁的時候,我的好奇心就被其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那種不斷探索、尋覓的感覺更是令我無法自拔,忘我的讀了下去,一連幾十頁都被翻過才停了下來。

這本書從現在的角度向著過去眺望,那感覺仿佛身在時光機上,在現在與過去之間來回穿梭,時而回到唐宋,時而回到明清,時而又回到現在,這種感覺才最吸引人。

記得最清楚的,是回到宋代的那次。宋代很亂,不論是建立前還是建立後。正如書中所說:「結束混亂,這本來是一件好事,誰料想,卻迎來更大範圍內的危機。原先的『五代十國』都是漢族政權,而宋朝面臨的,是一個又一個強大勇猛、虎視眈眈的少數民族政權。風起雲湧般的馬蹄聲永遠迴蕩盪在耳邊,令人沮喪的戰報不斷從前方傳來,什麼辦法都想了還是沒有辦法,除了失敗感就是屈辱感,這就是宋朝。」

宋朝誕生在戰火與硝煙之中,也終結在戰火與硝煙之中,每個朝代皆是如此,但在中華的歷史上,總會留下一些屬於它們的痕跡,遼滅北宋,留下楊家將抗敵的故事;金滅南宋,留下岳飛抗金的故事。

接下來的元、明、清,也同樣一個接一個的過去,在中華歷史上留下屬於它們的印記。

尋覓中華,尋覓每一段歷程,每一段時間,尋覓它們留在歷史裡的痕跡。

尋覓中華讀後感(三)

這本黑皮的《尋覓中華》是上學期吳老師推薦給我們的。書的作者是余秋雨。自從媽媽給我買來後,我就愛不釋手,反覆閱讀。

書中講述了上至遠古,下至近代的許多歷史故事和人物。介紹了氣吞山河的黃帝與和平務實的炎帝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戰;意氣風發的曹操、淒涼的曹植、春風得意的曹丕;週遊六國四處講學的孔子;一生執著於黑色的墨子……唐、宋、元、明、清,一篇篇散文將原本不太清晰的中國歷史梳理的井井有條。尤其是對那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全新評價,讀來讓我眼界開闊,感觸很深。

三國演義中的一代奸雄曹操在余秋雨的筆下卻成為一代文化巨人,也讓我們重新讀懂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一首《短歌行》淋漓盡致的體現了曹操的從容大氣!難怪余秋雨先生髮自內心的感慨道:曹操一心相當軍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卻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書中最使我迷戀的人物是墨子。()墨,黑也。墨子在余秋雨先生的筆下活了起來。他的「兼愛」、「非攻」的理論似乎是墨翟先生用堅毅的腔調說出來的一樣。當我和爸爸談起余秋雨這些思想時,總能引起我們父子的唇槍舌戰,余秋雨大師的思想總是那麼有新意,總會引起我們的思考。這也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