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愛蓮說的讀後感

愛蓮說的讀後感(一)

自從學過了《愛蓮說》這篇優美的文章後,我感慨萬分。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意味深長的話,使我沉思了許久。

我漸漸地回憶起國小時期的一點一滴,那輕輕鬆鬆、無憂無慮的小學生活,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國小,只有兩項需要引起重視的科目——語文和數學。每一節課,老師都講得又慢又詳細,這對於活潑聰明、善於動腦的我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但也正是以為科目的簡單和我的疏鬆,我開始和一些成績差、貪玩兒的同學混在了一起。久而久之,我的學習開始逐步下降,上課發言的次數也越發的少了。雖然,我早已意識到自己的下降,只是,我忘不了和他們在一起的「快樂」,在當時的我看來,玩耍就是快樂。

結果便一想而知,畢業的成績十分不理想,我哭了,可是,這充滿了失望與愧疚的淚水,卻不能洗去我身上的「污泥」。我在這渾濁的泥水中奮力掙扎,試圖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但我的「根」早已深深地扎入水底,無論我怎麼用力,還是無濟於事。

然而,就在我快要絕望之際,一場瓢潑大雨及時地灑向了這裡。很快,周圍那渾濁的泥水變成了一條清澈的小河,我挺起了胸;雨後,太陽出來了,一縷縷溫暖的陽光照耀著我,我抬起了頭。

我迎來了我的中學生活。

愛蓮說的讀後感(二)

讀到一篇古文,是宋代大哲學家周敦頤寫的《愛蓮說》。

大家都見過蓮花,可又有幾個能體會出蓮花的高潔,蓮花的君子氣概呢?在文中,作者用婉轉的語言表達了對蓮花的讚美之情。文中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美麗的蓮花不正像作者所描寫的那樣嗎?

開放的蓮花朵朵清香,打著骨朵的蓮花含苞欲放,楚楚動人。早上的蓮花精神抖擻,朝氣蓬勃;晚上的蓮花,若隱若現,朵朵幽芳。近看蓮花,像一個寧靜素雅的少女;遠看蓮花,好像很多身穿紗裙的女孩在舞蹈。總之,蓮花就是給人一種身心清爽舒暢的感覺。

作者雖寫的是蓮花,但他卻是借蓮花來說做人的道理。「蓮,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蓮花比作君子,君子就是道德高尚,品格正直的人。文中說:「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悲慘世界》裡的主人公冉阿讓,他不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嗎?」他生活在那麼一個悲慘黑暗的社會裡,到處充滿著陰謀與欺騙,可他卻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善良人品,不被那些「淤泥」污染。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品格嗎?

我相信,如果人人都像蓮花那樣正直善良,世界的明天就會更美好!

愛蓮說的讀後感(三)

今天,我認真的閱讀周敦頤寫的《愛蓮說》這篇古文,不既使我心潮起伏,而且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大家都見過蓮花。開放的蓮花朵朵清香,打著骨朵的蓮花含苞欲放,楚楚動人。早上的蓮花精神抖擻,朝氣蓬勃;晚上的蓮花若隱若現,朵朵幽芳。近看蓮花,像一個寧靜素雅的少女;遠看蓮花,好像很多身穿紗裙的女孩在翩翩起舞······

周敦頤的《愛蓮說》,通過對蓮花與牡丹、()菊花的對比,表現蓮花的高潔,表達了周敦頤獨特的審美情操,以及對人云赤雲之流俗的厭惡。周敦頤將自己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於避世也。這不正是作者的孤芳自賞嗎?一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就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之情。可見作者是多麼愛慕蓮花啊!

文中說「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裡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她19個月大時,由於急性腦充血而喪失了聽力和視力,但她不畏困難,勇往直前,最終戰勝了命運。她不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嗎?雖然她生活在一個全無光明的世界裡,沒有自由和力量,但她一直堅持著,永遠沒有放棄的念頭,不被那些「淤泥」而污染。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品格嗎?

社會很複雜,我們要先做好一個學生,長大後進入社會才能做好一個社會公民做一個像蓮一樣的人,高風亮節,清雅脫俗,花中君子。她的美好形象,是「美」的化身,相信蓮教給我們的品質,一定能讓我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蓮的品質是我一生的箴言,我要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社會多做貢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讓我們貢獻出自己小小的力量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