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十六講的讀後感(一)
終於磨磨蹭蹭地看完《國史十六講》一書。這本書是我半年前在南京一舊書攤淘得。以前看的歷史書,大多講歷朝歷代興替的政治得失及宮廷權力鬥爭,而這本書主要從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角度概述了中國通史,給人更多的啟發。
對於中國來說,到了西漢中期,基於小農經濟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已經很成熟了,唐宋期間達到巔峰狀態。從漢代以後,在2000年的時間裡面,政治制度建設方面基本沒有突破,只是技術層面的修修補補。朝代興替的革命過程中,破壞大於建設,既沒有技術方面的突破性進步,也沒有制度的革新。新的朝代完全繼承上一個朝代的經濟模式和政治制度,社會越來越僵化,越來越沒有活力,到明清時期中國衰落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中國歷史上,也有商業貿易比較發達的時候,但不幸的是,這種商業發展沒有像歐洲一樣產生工業革命和社會革命。明初和清初時期,帝國國力強大的時候,帝國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不是鼓勵發展商業,而是採取各種措施限制商業發展,明末所謂的倭寇很大部分是參與走私的沿海居民。宋末和明末,基於增加稅收應付對外戰爭的需要,中央集權控制鬆弛,沿海地區商業貿易迅速發展,中國面臨較好的發展機會,但因為國力贏弱,這種發展被外族武力入侵戰爭打斷。
與歐洲比較,中國古代經濟領先但沒有率先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一是重農主義的政治理念下,處處防範和限制商業發展,沒有起建立保障和鼓勵商業發展的社會制度和機制;二是生產力水平停留在小農經濟和手工業時代,沒有顯著的技術進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三是文化方面停留在對古代經典的詮釋,帝國專制集許可權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自由,雖然在每個朝代興替時期,有過短暫的思想自由,但不過是曇花一現。新的朝代建立後,社會秩序又回到了從前。
總之,歷朝歷代的興替,基本是原樣複製,缺少制度革新,沒有技術進步,限制思想自由,政治越來越僵化,社會越來越沒有活力,國家逐漸從領先變為落後。
國史十六講的讀後感(二)
這本《國史十六講》就如一本簡明歷史詞典,將中華的歷史清晰地羅列了出來。斷斷續續的看完,看完之後不覺大呼過癮!
它例數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數的出名字的重大時代、人物和歷史事件,並加以客觀的分析和評述,篇幅雖不長,卻將一段段歷史的真相展露在我們眼前。
看著這些歷史片段,不禁感嘆我們民族的坎坷歷程。事實上,我們這片土地曾被無數次的占領,我們的民族曾被多次的奴役。但令人吃驚的是,無論是紛亂的五胡時期,還是最終建立霸業的元代和清代,這些外來的新民族都已成為了現在的中華民族的一員,並在共同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是什麼讓這麼多有著不同信仰、迥異習慣的民族融合成為一個大家庭呢?
首先,是對於不同民族的平等開放的態度。
自盛唐時代起,中國就以豁達的心態接受外來文化,從胡床,胡服的盛行到胡舞等文化的引入和融合,這不僅僅表現於外來商品的交易,更重要的是開始將外來文化吸納入本國文化中。曾看到有專家介紹說,盛世唐朝之所以能夠如此接納外來文化,深層的原因是對本國固有文化的信心。從我們這些千年後的人的眼中回看,不得不承認,事實的確如此,中華文明不僅沒有因為眾多的外來文化而消失,反而因為他們的加入而變得更加的完善、更加的豐富多彩。
其次,是對他人的尊重。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尊重。
這一點上,我尤為為我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國史十六講的讀後感(三)
《國史十六講》,發現這本書內容突出重點,講得既深又透,講出了一個所以然,給了我具有歷史深邃感的啟示,再一次激發了我讀中華文明史的興趣。
《國史十六講》講述了從中國起源到清朝滅亡的所有精彩片段,介紹了各個朝代不同的風情,各國的友好往來和各式各樣的古玩。就這些足以讓我們大開眼界了。其中我最喜歡第7講與第16講。他們分別講述了中國的興盛與衰敗。讓我一會為祖先喝彩,一面為他們憂慮。來自:作文大全
唐朝被人陳為「活力四射的世界性帝國」,從李世民到武則天,從盛唐氣象到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從佛經進國土到佛教繁榮,都能體現出唐朝那時是如此興盛、龐大。在唐朝618-907年中國家統一,南北朝運河的開通,幾座雄偉的京地的修建,與國內的貿易擴大,均刺激了世界各國。唐代的中國發展()成了世界大國,亞、歐兩洲各地的商人,留學生……那個時候的中國人眼界格外開闊,對其他各國的文化光采博收,將印度的佛教以中國本土的學識與儀式來變化著使用。
假如唐朝比作中午的烈陽的話,那清朝便是傍晚的夕陽,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呀!雖然擁有賢明、武功與文治都無與倫比的康熙皇帝,還是政績頗為可觀的雍正,但經受了八國聯軍的踩踏,清朝變得不堪一擊,最後滅亡了。
樊樹志教授說過:「這是一個不容易到達的境界。誰不能至,心嚮往之。」雖然我沒經歷中國的文明史,但我能從《國史十六講》中深深感受到一窮二白任人宰割,繁榮昌盛受人喝彩,讓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發奮努力吧,使祖國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