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這樣一個女孩》讀後感(一)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名為《像你這樣一個女孩》的書。這是一本帶有寫實意味的小說。
作品描寫生活在上海的兩個女孩——鄧先子和駱駝,在艱苦的環境中不甘沉淪奮力前行的故事。鄧先子性格開朗,和母親相依為命,走出了一條自強自立的成長之路。駱駝一直和母親有著深深的隔膜,但也走出了往昔生活的濃重陰影,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最令我感動的就是鄧先子。鄧先子雖然家境貧窮,但是她積極樂觀、不曲不饒、自強不息。她的精神深深地鼓舞我。
讀了這個故事,我才知道,我的生活經濟條件跟她相比,那可是優越多了,真是天差地別啊!鄧先子從小就沒有父愛,和媽媽相依為命,而我從小就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享盡疼愛;鄧先子每天清湯麵條,醬油下飯,而且媽媽沒時間給她做飯,她很小就得自己做飯;而我每頓都有五菜一湯,大魚大肉,吃香的喝辣的,我想吃什麼家裡人都會給我買。鄧先子的參考書是從舊書攤上買來的,又舊又破,還是自己攢錢買的。而每學期開學,媽媽就會提前給我買好多參考書、工具書,說來慚愧,到學期末我還有挺多沒看。鄧先子的家在一個弄堂里,弄堂口有一個垃圾箱,旁邊是一間公共廁所,污水四溢,走路需踮著腳,躡足而過。她的家就是這樣的老房子:經歷了久遠的年代,灰牆斑駁,空間逼仄,一個門裡面住著幾戶甚至十多戶人家,只有大約八個平米,又破又舊。而我住在寬闊又明亮的樓房裡,自己有個單獨的房間,有一張一米五寬的大床,書桌、衣櫃、電腦、印表機、空調等等樣樣齊全,裝飾得像小公主的房間一樣。
相比之下,我才知道原來我是多麼的幸福,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家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亂發脾氣,只是理所應當地享受著父母對我的愛卻不知回報,就像書中所說:「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太優越了。他們生活在愛里,卻感受不到愛,越來越痳木了。」我會向鄧先子學習,好好珍惜我的生活,勤奮學習,努力向上,長大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像你這樣一個女孩》讀後感(二)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名為《像你這樣一個女孩》的書,讀完這本書後,我被書中的人物感動了。
鄭先子是單親家庭的獨生女,生活十分艱苦,可她們都不甘沉淪,頑強奮進。鄭先子和母親相依為命。她有一位偉大、開朗、堅強的母親,總是引導先子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奮進。「一定要挺過去,將來會好的,萬事靠自己,不能靠別人。一個成熟的人,修養和學識就是最華貴的裝飾。」媽媽簡短而樸實的話支撐著她走過了最孤獨無助的童年,也指引著鄭先子走出了自強自立的成長之路。最終,鄭先子考取了美國加州大學。鄭先子說:「媽媽的笑,是我一生的財富。」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和書中的人比起來自己太幸福了。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自信+堅強+樂觀=成功,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樂觀、堅強。
《像你這樣一個女孩》讀後感(三)
輕輕合上《像你這樣一個女孩》這本書的最後一頁,自己不禁感嘆到。
《像你這樣一個女孩》這本書主要講了,鄧先子和駱茵茵的故事。鄧先子說過一句話:「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和家庭。」 其實鄧先子原有一個很完整的家,可只能留著當做回憶。她的家在一條人口非常多的弄堂,叫天燈弄。家有十六平方米,卻擠著六口人:奶奶,叔叔,嬸嬸,爸爸,媽媽和鄧先子。鄧先子那時候很小,但是她感覺到全家人里包括爸爸在內,沒有一個喜歡媽媽的。她認為可能是因為,媽媽從小就患有痳痺症,做完手術後變成了瘸子,不僅不能出去掙錢,還給大家增添負擔。有一天,爸爸和媽媽發生了口角,爸爸還打了媽媽,媽媽只能抱著鄧先子被趕了出來。幸好她媽媽廠里分了有間小房子。於是鄧先子開始了與她媽媽相依為命的生活。最讓人震撼的是因為媽媽要到很遠的地方上班,在無奈之下,她媽媽只能讓才是三歲的鄧先子獨自在家。就是因為這樣,鄧先子被激怒了,就是因為這樣,使她努力的在學習……
還有一個關於駱茵茵的故事()。駱茵茵稱駱駝。駱駝有一個西施般漂亮的媽媽,可駱駝很冷漠,是一個難以相處的人,她媽媽對她也很冷漠,一點都不像母女,更讓人質疑的是為什麼她媽媽是一個「西施」,而她卻像一個「東施」,最後我才知道原來駱駝是她媽媽的恥辱,可以毀掉一生的人,怪不得她媽媽對她冷漠。我知道後,非常驚訝,而駱駝知道後卻想去自殺……最後才找到了正確的路。
兩個女孩——鄧先子和駱茵茵。都在艱苦的環境中堅強的奮力前進,鄧先子性格開朗,和她的母親相依為命,走出一條自強,獨立的成長之路。而駱駝一直和母親有深深的隔膜,但最終也走出了往昔生活的陰影,找到了前進的方向盤。
看完了這本書,我想到了一個人——海倫·凱樂,她也有著這種艱苦的命運——盲聾啞,是一個殘疾人,可海倫·凱樂是身殘心不殘,也在拚命的學習,學習,再學習。
看完了這本書,我想到了一個人——海倫·凱樂,她也有著這種艱苦的命運——盲聾啞,是一個殘疾人,可海倫·凱樂是身殘心不殘,也在拚命的學習,學習,再學習。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強,熬過去,明天會更好。要開朗,尋找前進的方向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