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童年的秘密》讀後有感

  《童年的秘密》一書是蒙台梭利於1936年7月出版的,該書是蒙台梭利對「幼兒之謎」的探索和解答,集中地闡述了蒙台梭利的兒童教育觀。

  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對兒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作為一名未來的國小教師,我們將來要面對的教育對象正好是兒童,對他們有一定的了解,有助於未來我們更好地去進行教育工作。在我看來,童年時期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時期,除了生理髮展外,兒童的心理發展也是需要得到我們的重視的。

  《童年的秘密》作為一本風靡全球的教育名著,對兒童的世界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在書中蒙台梭利列舉了大量的例子,這令我印象深刻。確實,直到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都仍然出現著像書中列舉的那些錯誤的教育孩子的行為。是的,許多家長都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但是卻忽視了孩子們的內心感受,這是很不利於孩子們成長的。

  《童年的秘密》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們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這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了相反的後果。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太多了。大人都自以為是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會去考慮兒童的感受,這樣就會違背兒童的心理願望。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成人無法理解兒童對感興趣事物的熱愛,他們對一切都習以為常,並認為自己了解這些事物。所以他們感到乏味和疲倦,他們對工作不再熱愛,開始被動行事,兒童時期的那種專注、探索、發現和創造也自然隨之消失。蒙台梭利認為:成人需要一個新人去喚醒他們,用他們早已失去的那種富有的活力的勃勃生機再次激發他們,成人需要一個以不同方式行事的人給他們以更好的生活啟發。在成人的眼裡,孩子熱衷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也為此感到愉悅。

  在此書中,作者列舉了大量例子來支撐她的論點。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成人不應以自己的意志去打亂這種秩序。例如,一個小女孩在旅遊時睡在一個有欄桿的兒童小床內,當她回到公寓內只能和大人睡在大床上時,她便哭鬧,怎麼哄也不停。直到最後拿兩個枕頭圍成一個直角成為她記憶中的欄桿時,她才安心地睡覺,不再哭鬧。這是因為之前有欄桿的兒童小床給了她支撐感和安全感,一旦這種秩序被打亂,兒童便變得焦慮。一件東西放錯了地方就嚴重地打亂了這個小孩關於一些東西應該如何安放的記憶模式。而往往成人不理解兒童,不明白兒童哭鬧的原因,則認為兒童是沒有緣由地「發脾氣」,對兒童進行訓斥。這類似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發展兒童個性的關鍵在於他自身,如果他有一種發展的進程和必須服從的規律,那肯定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力量,成人不合時宜的乾預會阻撓這種力量的發展。

  研究表明,兒童在敏感期時發脾氣是他們的需要沒得到滿足的外在表現,只要他們的需要得到滿足,他們就會平靜下來。

  蒙台梭利在書中還講到現在在我們社會中更加明顯的溺愛問題。蒙台梭利認為,家庭財富應該給兒童幸福,而不是一個奢侈的環境。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下,逃避現實,所有事都由父母代勞,導致的是他們的抗挫折能力的降低,自我生存能力的薄弱。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裡有一些想法,或許以後我們在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候,我們應該尊重他們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將我們的想法強加於他們的身上,只要他們的做法不違背一些不可逾越的東西,都是可以接受的。我們應該做他們的朋友,而不是一個禁錮了他們的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