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讀後感(一)
《社交網路》這部電影,它描寫了一幫頹廢亂交的美國大學生,在沒有政府和企業精英的忽悠之下,居然也能自發地產生火熱的創業激情。同時還炫耀了一個因為智商高沒有地方發洩而做出的「大家來泡靚妞/帥哥」性質的網站。然後大學生著了魔似的喜歡上這個網站。主人公因為它發了大財,但也是因為誰擋了誰的財路的事,幾個大學生就開始掐架。然後又有朋友幽怨的怒了,「我可只有你一個朋友」,友誼也不復存在。 ── 我的觀後感
媒體,一直認為自己是見風使舵的能手,即使在旋風中,也力爭為讀者指明閱讀的方向。其實就是跟風。1月份以來,媒體上整天非死不可(Facebook)來非死不可去,全然不顧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度的網路只是個區域網的事實,為一個網民壓根兒都去不到的網站吹鬍子,顯得很怪誕。
看《社交網路》,發現演員絮絮叨叨的,轉來轉去的,挺沒勁的。那點事唬唬科技盲還行,誰要是把電影裡的馬克·扎克伯格的編程速度和對話節奏當真,那真叫犯傻。電影如果不用10倍速快進模式讓演員敲鍵盤寫程式,好像就無法表明Geek的酷。
導演如果以「很久很久以前…」的模式講故事,怕引來退票狂潮,於是就把故事以倒敘方式來講,一會這兒一會那兒。剛學會寫作的同學會誇讚:「看看這故事是這麼這麼展開的,多好的結構!」 你這就犯傻了吧,其實這就是因為故事乏味而不得已採用的方法。這樣倒敘加上來回在時間上穿梭,有讓影院的觀眾不得不與自己的注意力角斗。現在的觀眾,有幾個願意說自己看不懂哪個片子的?朋友聚會沒談資也丟份兒啊。所以電影院裡基本上都會老老實實認真看。
這個電影可能還會這樣的效果:
會有很多美國大學的學生會覺得電影在醜化它們。而中國的大學生和創業工廠里的年輕人可能會覺得美國人在美化自己的大學生。
美國人可能感慨如果大學生都這樣,這個國家沒有未來。而中國人會感慨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趕上人家。
科技盲會很佩服電影裡這幫Geek的風騷勁,真正的Geek可能說這個感覺很不對勁。
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收穫是,它給了我一個啟發。我建議中國那些年輕的導演,使使勁,把騰訊拍成電影。那要比《社交網路》好看一百倍!《社交網路》太單薄,太無聊,它沒有《狗日的企鵝》這部電影能有那麼多元的主題,那麼深刻的社會意義,那麼匪夷所思的騙局,那麼厚顏無恥的抄襲。咱們這部電影裡,不是卡通片,卻有一隻企鵝,還有邪惡的網警,狗咬狗大戰360。它是喜劇,又喜中帶悲。有搞笑又讓人心裡難受,所有這都是《社交網路》不可比擬的。
社交網路讀後感(二)
最近,在網上看了美國影片《社交網路》。片子節奏很快,有些艱澀。但,我,還是挺喜歡的。
2003年秋天的一個夜晚,哈佛大學學生扎克伯格在他的電腦面前坐下來,非常熱情地構思著一個全新的點子,他要做一個囊括全球所有人的網站,他要大家在上面工作、學習、娛樂、交友。此時,他與女友分手,卻在網上惡作劇進行女生比拼,幾十萬點擊量,衝垮哈佛網站。他沒有意識到,這個看似輕率的網站製作計畫,帶來了全球性網路與通訊革命,……這就是「臉譜」。就此,《光明日報》(2011年2月12日)發表影評,《社交網路:小失戀觸發大創新》,認為社交網路情感大於技術。想到文學園地,個人視窗文字容量,也就是1000字。作為詩詞與博文,夠了。顯然,給與交流空間。
《社交網路》也是複雜網路,它有兩個有趣的特點。一個是小世界,即短路徑與高聚集。平均來說,世界上任何兩個人經過6度握手,就可相識。比如,我握過斑竹k的手,k握深圳l,l握總書記h,h握歐巴馬o,o握《時代》主編e,e握扎克伯格。這樣,我與扎克伯格距離6度。當然,有人會多,有人會少,不過是平均距離,此即短路徑(6度理論)。扎克伯格網上辣妹選秀,圍觀數量極高,即高聚集。另一個是無標度,即動態增長與優先連線。比如文學園地同學經常增加,即動態增長。經常讀到文學園地同學的部落格、微博,他們一般選擇新浪、搜狐等人氣高的網站,即優先連線。《社交網路》用電影話語解釋複雜網路及其引發的事情,是我看片子時的一個關注。
《社交網路》臉譜創始人扎克伯格當選2010《時代》年度人物。《人民日報》(2011年2月21日)的文章《社交網站與婚姻危機》,看到網路的負面。世界真小,變動真快。就在瞬間,社交網站臉譜扎克伯格在《時代》上戰勝維基解密網站阿桑奇。「資金與網際網路讓全世界連為一體,不能實現與兩者和諧共處將面臨考驗。」世界不能阻擋,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下一代,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社交網路》,是傳記,也是現實。他,連結全球5億人,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時代》年度評語)。
社交網路讀後感(三)
人說《社交網路》是一部非主流的傳紀片,講述一位大學輟學的80後,年紀輕輕的億萬富翁facebook網站的創始人,他正是馬克。馬克本身就是一個傳奇,電影虛實交織,娓娓講述這個天才的創業歷程,自有一番吸引力。如果仔細品味一下主角內心的孤獨,還有那些矛盾的掙扎,會有另番感嘆。
如問二十世什麼發明正在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生活,相信許多人會回答是網路,網路已經改變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社交等方式。可很多人認為網路世界是虛擬的,這個觀點值得探討,世界沒有分-裂成虛擬和真實兩個部分,世界從來是渾圓一體的,在所謂「虛擬」的世界裡,都是「真實」的人在思考在爭辯在分享在交流。現在,許多人真實地生活在網路世界裡,他們已經強烈地感受到,網路世界就是整個世界的一部分,()網路生活就是整個真實生活的一部分。此時,這位青年俊才適時創出了一個社交網站,僅數年就風靡了世界,顛覆了年輕人的社交方式。對此,誰都不得不嘆服。
在《社交網路》裡,馬克像大部分的天才一樣,極為自信又容易害羞,眼睛裡閃爍著理性的光輝,偶爾也掠過一絲冷酷的眼神。也像大多數的天才一樣,失戀之後經過一番靈肉的磨難,最後把翻山倒海的苦澀情緒濃縮為理性思考的晶體。如歌德失戀了寫就傳世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馬克失戀了卻搗鼓出流行全世界的社交網路。
看《社交網路》,總覺得馬克是因為嫉妒而產生社交網路的創意。在現實生活,他對女孩沒有多少吸引力,他也從來不被那個社交群團邀請。既然不能在現實社交里被歡迎,那麼重新塑造一種社交方式。於是,他真的制定出全新的社交方式。這好像毛澤東,既然不滿意舊社會,那就創造新社會吧。在這一點,馬克不僅是天才,還有著類似英雄的個性。真正的英雄總是製造新規則,然後大家遵守新規則而生活,順理成章,英雄就成為「王」。
馬克從一個失戀的小男生最後成為網路世界的「王」,這個蛻變過程,讓游魚不大喜歡,至少難以尊敬。馬克是天才,但同時又是一個極具有商業頭腦的年輕人。他的創業過程並不光艷,像絕大多數成功的商人一樣,也存在道德上的欠缺。facebook網站創意源於他的哈佛校友——那兩個雙胞胎,說馬克竊用了創意或許有點過分,但他至少背叛了承諾——答應幫雙胞胎做社交網站,卻自立門戶。對此,馬克辯解:「難道因為我做了一把好椅子,就得感謝所有做椅子的人?」而後來,隨著網站越做越大,他有意無意地撇開另個facebook創始人愛德華,甚至欺騙愛德華稀釋了他的股權比例,背叛了唯一朋友的友情。以至於,愛德華在對簿公堂的時候,悲憤地說:「我曾經是你唯一的朋友。」可是,馬克把唯一的朋友都拋棄了。
電影最後,馬克在facebook網站上,加前女友為好友,然後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網頁,期待前女友能夠加他為好友,眼睛裡滿是蕭索的孤獨。此時,游魚突然覺得,他到底為什麼要製作社交網站?即使他顛覆了傳統的社交方式,創造了全新的社交方式,到頭來他還是一個孤家寡人,沒有女友,沒有朋友,他還是那位從來不會被「鳳凰社團」邀請的小男生。他名下的社交網路王國,促成千萬人的交友戀愛的好事,卻無法成就自己的愛情和友情,何其的荒謬!又何其的悖論!想想我們的人生,有時候也是如此的。馬克從一個失戀的小男生,蛻變成網路世界的「王」,也終於把自己煉成了自負的混蛋。馬克的人生成敗得失,相信每個觀眾都會有自己的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