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親職教育

做好這5件事,再也不怕沒時間陪孩子了

好友M在微信上發來一連串語音,對是否辭職回家陪孩子糾結不已:

「我倆工作都忙,只有早起和睡前能陪孩子一會兒。我特想辭職,但孩兒他爹收入不高,我辭職生活質量肯定受影響。現在小妞快兩歲了,每天我上班前她都會大哭一場。想想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候我不在她身邊,都忍不住想哭……」

M的感受我很能理解。

喆同學小時候,我白天上班,也曾有過這樣的焦慮。大家都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愛」,知道缺乏陪伴的孩子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看到別的媽媽用很多時間陪孩子,就忍不住為自己的「不稱職」感到內疚。

但是,全職在家就能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嗎?孩子需要的陪伴什麼樣?

陪伴效果和時間長短不成正比

和很多父母一樣,我也曾以為只要多待在孩子身邊就好。

剛辭職時,喆同學剛上緩適班不久。有段時間他身體不舒服沒去早教中心,我一邊照顧他一邊處理家務,還要構思和寫推文,有點忙亂不堪。喆同學並沒有因為我整天在家而更快樂,相反,他變得動不動就發脾氣,每天不哭鬧幾場不算完。

那段時間,我對自己很失望,也開始反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直到某天,我一邊抱著筆記本敲字,一邊敷衍地回答他的問題,他突然爆發了,把玩具全部扔到地上,氣鼓鼓地跑到我面前拍打電腦。

我火了,問他要幹什麼,他放聲大哭:「我不要媽媽工作!我想要媽媽陪著我!」

「媽媽每天都在家啊,不是嗎?」

「可是……可是我想讓媽媽也看著我……」

看著哭成淚人兒的小孩兒,我一下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我確實24小時在他身邊,但卻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想著這件事沒做那件事沒做,極少全神貫注地傾聽他的需求。

類似的事,我曾經寫過。那會兒我還沒辭職,為了陪孩子,專門設定了陪伴的時間段。

這個習慣,辭職後漸漸沒了,因為我自認為「每天都有大把時間在陪孩子」。

那次事件後,我開始認真規劃每天的事務:孩子在家時,上午、下午、晚上都留出一段專門陪孩子的時間。在這些時間段,我認真看著他,感受他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及時送上鼓勵;也感受他某件事沒做好時的小沮喪,適時給予安慰。做家務時,我會根據他的需求,適當邀請他跟我一起,讓他做些擦桌子、把廢紙扔進垃圾桶這樣簡單的工作。

效果立竿見影,他情緒明顯好轉,就算我臨時有事處理,需要他獨處,他也能自己玩耍而不老來打擾我了。

對於「父母給的照顧、陪伴同孩子日後情緒和認知能力發展發展之間的關係」,美國的兒童心理專家曾歷時數十年進行跟蹤研究,發現「真正影響孩子性格與行為的並不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長,而是父母是否了解孩子的需求,是否能對孩子的需求給予恰當回應。」

即「陪伴孩子」的重點,不在於陪伴的時間是不是夠多,而在於陪伴效果是不是夠好。

所以,職場媽媽不必為陪孩子的時間不多而焦慮,我們要做的是提高陪伴質量,在有限的陪伴中和孩子更積極有效地互動。

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做好這5件事

琴是我小時候的鄰居。她爸是鎮中學老師,早上有早自習,晚上有晚自習,在家時間很少;媽媽是衛生所的醫生,常常臨時出診。記憶里,琴經常因為家裡沒人照看而待在我家,等父母來接。

但琴卻是個很陽光的女兒,只要父母在家,總能聽到她家有笑聲傳來,還伴隨著歡呼聲,我知道那是他們一家三口在玩有趣的遊戲。琴的性格也很好,無論何時總能表現得落落大方,自信得體。

另外,琴的父母每隔一兩周就會帶琴外出,有時一起坐車去縣城,有時是騎腳踏車到附近的景點轉。每次看琴穿得漂漂亮亮,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出去玩,我心裡別提多羨慕了。

現在,我終於明白,琴的父母給予孩子的就是育兒專家常說的高質量陪伴——它不一定需要很長時間,卻能最大限度讓父母和子女建立美好的親密關係,幫孩子建立起自尊、自信和強大的安全感。

1

高質量陪伴,是為孩子創造一段專屬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你完全屬於他。

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和孩子的作息時間,找個相對固定的 時間段,可以是清晨醒來賴在床上的30分鐘,也可以是晚上睡前的1個小時,在這段時間裡,你和孩子親密無間,能夠走進彼此的心裡。

「相對固定」意味著一種規律。在孩子的世界裡,規律意味著穩定和安全。如果他確定爸爸媽媽會在某個時間來陪伴自己,就會很安心地期待那個時間段,那段時間的溫暖,足夠孩子情緒平和地度過一整天。

2

高質量陪伴,是在和孩子的互動中,保持穩定的好情緒。

孩子對環境氣場的敏感度驚人,我們所流露出的任何一點積極或消極情緒都會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快樂,那就用積極的態度去影響和帶動他。當你感覺到自己的「壞情緒」時,避開孩子,先安撫好自己。

當孩子發脾氣時,記得告訴自己,孩子不是我們的敵人,不是故意要和大人作對,他只是不知該怎樣處理當下的情緒。我們必須接受一個現實——小朋友通常都會把媽媽當作情緒發洩對象,因為媽媽是他們最可信賴的人。

3

高質量陪伴,是放下其他事情,視線只追隨孩子。

父母在陪伴孩子時,有種普遍現象——「隱性失陪」。指大人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但因為缺乏有效溝通,造成精神上的失陪。

長期「隱性失陪」的孩子,容易出現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礙等問題。

作為一枚「公號狗」,我絕對有手機依賴症。曾經和大家分享心得——陪著和陪伴,一字之差,天壤之別。陪著,只是指你人在,但心不在;而陪伴,「半」的旁邊,多了一個「人」,身心都在此刻、此時。

只要給予孩子全身心的陪伴,孩子就會有信心放開你的手獨自去奔跑。

4

高質量陪伴,是放棄教育和改造的想法,同孩子在一起時不帶功利心。

很多父母喜歡在陪伴孩子時,抓緊時間「教孩子一些東西」:你要這樣拿筆才對、你要畫這個顏色才漂亮、你要這樣擺積木才不會塌……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到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我們的大腦是通過「感受」來學習的,每一次感受,都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畫面,新的畫面與之前儲存的畫面不斷進行比較,整合出另一副全新的畫面,腦細胞在這種比較與擴展中變得越來越活躍。很多父母喜歡在陪伴孩子時,抓緊時間「教孩子一些東西」:你要這樣拿筆才對、你要畫這個顏色才漂亮、你要這樣擺積木才不會塌……

即孩子要通過親自動手,在親身體驗中去學習,他們往往需要通過一次次重複體驗,才能徹底了解某件事物。也只有那些他們通過親身體驗所理解的事,才會伴隨他們終生。

當我們發出口頭指令時,無論出發點多麼好,道理多么正確,孩子首先感受到的都是:媽媽不喜歡我現在的樣子,我應該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不被接納的孩子,無法構建強大的安全感,情緒更容易焦慮。

大人們看到孩子做的事情不符合預期,特別習慣去糾正,往往就是這些「糾正」,讓我們和孩子漸行漸遠。

比糾正更好的辦法,是坐下來,也拿起一根筆去畫一幅畫,塗上喜歡的顏色,用更科學的方法搭積木……把正確的事情一次次做出來,孩子會看見,然後模仿、實踐,最終在自己的體驗中完成學習。

5

高質量陪伴,可以從日常點滴做起。

「一起做遊戲」是互動程度最高的陪伴方式。

當孩子還是小寶寶,你每次給他做撫觸、唱歌謠,在他視線所及處晃動搖鈴,都是在和他做遊戲。

當孩子大一些,能坐在你懷裡了,你每次給他讀繪本,指著色彩明亮的畫面講故事、回答他稚嫩的問題,都是在和他做遊戲。

當孩子能跑會跳,你每次跟他拆裝玩具、玩過家家,都是在和他做遊戲。

做遊戲,玩什麼不是重點,孩子專注其中、樂在其中就是最好的狀態。

每周或者每個月,都安排一個特別的日子,用新鮮事物讓孩子感受與平日不同的陪伴氛圍。

堅持每天睡前都給孩子講一個故事。

做家務時鼓勵孩子一起。參與,能帶來成就感。

能步行就不坐車。一起步行,邊走邊玩邊聊,會有許多新發現。

與孩子一起做他喜歡的事,分享他的情緒。

全心全意聽孩子講話,重複孩子所描述的事,幫孩子說出他當時的感受。

寫在最後——

比起「你沒時間陪孩子長大,孩子便沒時間陪你終老」,我更喜歡在有限的時間裡,相信孩子,看見孩子,在他做不到的時候接納他,既陪伴他享受成功,也陪伴他面對失敗,讓他在跌倒時也一樣有尊嚴,在墜入低谷時依然有勇氣提燈前行。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閆涵媽媽,ID:yanhanmama2016) 作者 | 閆涵 專注兒童心理,做最懂孩子、最尊重孩子的媽媽;蒙台梭利育兒踐行者,用親歷經驗讓您的育兒少走彎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