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又從頂峰跌入谷底,再到東山再起,一個人內心有強大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
東盛集團郭家學:大起大落,他的經歷堪比史玉柱
他從無到有,短短几年間積累了上億身家;他從巔峰跌落,債務危機讓他幾度抑鬱想自殺;他涅槃重生,八年還清債務,再造市值120億的上市公司。
郭家學是村里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從安康師範學院畢業後的他在學校工作兩年後,就辭去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下海養豬,第一個創業項目遭到了鄉親們的嘲笑。
他本是一個書生,卻極具吃苦精神,每天凌晨四點起床給豬投飼料,一天要投放六次,這份長期的堅持讓他家的豬養得也比別人家的好,最重的能達到200斤。
當時體重只有120斤的他要把豬捆到門板上,他們村沒有通公路,他只能背著門板,走十幾里路出山把豬賣掉,「山路不好走,路邊就是懸崖,不小心掉下去就完了」。
七八月後,他已經養了30頭豬,想申請擴大養殖規模,畜牧站領導的一盆冷水很快讓他陷入迷茫,「養十頭、一百頭,你可以背出山,但是養一千頭、一萬頭,你怎麼背」?
不久,縣裡有一個中草藥種植場承包,郭家學決定接下來,那時的他沒有什麼存款,可以說一無所有。
幸運的是,他有一個開明的母親,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把祖屋賣了,換了2700元錢,支持他創業。
中草藥種植也是極苦的,冰天雪地里他要踩著雪伐木,十個手指關節都腫了,母親心疼不已,好在多年辛苦,他的事業終於穩定下來。
1988年,手裡有了一點錢後,他決定到西安去考察項目,在西安和朋友們一起吃飯的時候,大家看著他紅腫的雙手,問,「你好好的一個知識分子怎麼搞成這樣?還是留在西安吧,大城市發展機會更多。」
這一次西安行,讓他決定留下來。
通過打工所得和幾年的積蓄,1990年,他註冊了自己的公司,主要做醫療器械。沒有背景,沒有資金,《中國合伙人》就是郭家學那個年代創業的真實寫照。
在一次醫療器械交易會上,他發現了一個套用數模轉換技術的醫療電腦產品,只需要25萬元,他覺得這個產品肯定有很大的市場,但那時的他,連25萬元都拿不出來。
他遊說廠家把樣品借給他,讓他回西北地區做總代理,但事實上,他耍了一點心眼,把產品帶回西安後,他就找了幾個工程師拆解儀器,並用兩個月造出了同類產品,在西北地區賣得十分火爆。
到1994年,他的公司已經發展成為陝西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
1996年,陝西國有企業衛東製藥廠經營不善,他突發奇想,想「併吞」這家國有企業,經過幾番談判,最終,他接下這家企業,改造成陝西東盛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開創了陝西民營企業收購國有企業的先河。
三年後,他又以6000萬元收購青海上市公司同仁鋁業,並更名為「東盛科技」,借殼上市。
勢如破竹的連番收購、資產增長、上市舉動,讓郭家學一路登頂,在他還埋頭朝著世界500強衝刺的時候,一場大危機正悄悄醞釀,頃刻爆發,打得他措手不及。
2004年,東盛耗巨資收購雲南白藥,也因此崩斷了東盛的資金鍊供應,但他堅決不走破產的路,「作為一個企業家,不做對不起市場的事情,這是我們的責任跟義務,傾家蕩產也要還錢。」
於是,他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還債漫漫路,他先後出售了白加黑和麗珠的股份,當時市值100多億的雲南白藥股份也以7.5億匆忙出售。..。..到2012年底,東盛所有的貸款及利息一共48億,全部還完。
從40歲到48歲是他一生最潦倒黑暗的日子,一頭黑髮都急白了,最絕望的時候他甚至想過自殺解脫。
「我所有的股權都被查封,我甚至13個月沒有給員工發過一分錢工資,每一個副總都從家裡拿過錢,甚至抵押自家的房子幫助公司,共渡難關。正是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和支持,我才沒倒下。」
2012年以後,郭家學重振旗鼓,投入中醫藥文化的遠足中。
由東盛控股的廣譽遠是一家擁有近50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中藥企業,收購廣譽遠是他親自去談判,那一年正值非典時期,他兩次去談收購方案,飛機上都只有他一個人。
憑著對醫藥的熱愛,他立志推進民醫民藥工程,希望通過自己研發的藥材,做出好的中藥,再通過全國各地有名的老中醫,能夠治好平民百姓的疾病,讓他們遠離病魔。
2015年和2016年,廣譽遠先後完成了2次定向增發,為企業發展夯實了資金貯備;2017年,廣譽遠投入新的生產基地,擴大龜齡集、定坤丹和安宮牛黃丸等市場緊俏藥品生產。
經歷了大起大落後,他不再兇猛突進,急於擴張資本的道路,而是更淡定從容,把精力放在了做好一個企業、做精一個產品上。
這就是他現在的追求,也是他今後畢生追求的一項事業。(文章來源: 南財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