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人物

高圓圓:我也需要一場越獄

她坐在化妝鏡前,穿著白色小禮服。用一條黑色大圍巾,裹著胸部,嚴嚴實實的防止走光。纏繞得恰到好處,讓我誤以為,那條圍巾是禮服的一部分。頭髮怎麼弄,她有自己的意見,不再是唯唯諾諾任人擺布的小女孩。她不喜歡梳得很死很僵的髮型,希望自然一點,再自然一點。她知道自己要什麼。

拍照的時候,她輕微轉側面龐,角度給得準確而微妙。在外人看來,也許毫無變化,但是在鏡頭裡,那一細微的一毫米,就是「好看」到「完美」的距離。攝影師為她著迷,不斷的囈語「漂亮漂亮漂亮」,就像男人情動時刻的催眠。她的狀態是一個成熟女人的狀態,享受這份恭維,此時此刻願意相信。這種相信是一種配合,你知道,在她心裡,與這份沉浸有一段距離。她知道自己該給什麼。

拍照結束,她穿回自己的衣服。一件大大的灰色毛衣,肘彎處起了毛球。頭髮全部梳起來,手背上有一塊新傷,做家常菜時不小心燙的。藍色牛仔褲,綁帶舊皮靴。她彎下腰去,鞋帶太長了,在腳腕處多繞了一圈,才系得上。

當她弄完這些,坐在你面前,又回到多年前你認識的那個女孩兒。那個時候,她乖巧的坐在我面前,穿一雙髒球鞋,像個被提問的學生,唯恐錄得不夠清楚,而全程舉著錄音筆。晚上,我們繼續電話訪問。因為信號不好,她維持著同一個姿勢,一動不動的講了一個多小時。她知道自己原來是誰,現在是誰。

她是高圓圓。這個時代最美好的女演員。有的人只是美麗,而有的人美好。有的人有魅力,有的人有人格,但是同時有人格魅力的人不多。高圓圓是其中之一。

高圓圓自述:

我從來沒有那種自信:從容自如,遊刃有餘。從小到大,直到現在,我的家人從來沒有誇過一句,說我長得好看。從來沒人誇過。你說我長得很美,問我是不是得到了很多優待,有很多好事發生?其實並沒有。

我只是覺得,第一,我長得還行,比一般人舒服一點兒,順眼一點兒;第二,我還是不自信。這個不自信來自於,我覺得自己知識還不夠豐富,內心不夠強大,然後我覺得我不夠放鬆,不夠有趣,不夠自我,不夠瘋狂,不夠……我從來不是一個得意的人。你看到的如今的自信,都是被建立的。

包括很久以來,我一直不好意思面對我的職業,我的身份。在我心底,我始終覺得做明星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兒。雖然我已經做了這麼多年,雖然我在享受它,但是回歸到生活里,我還是覺得挺心虛的。這種心虛大概就是,比如我愛上一個人,我忍不住會想:「對方會不會覺得我是個明星,還不如是個作家?」如果我是個作家,會令我更開心,真的。

「我把自己收了起來,像一把傘,但是期待著盡情張開。」

這種不自信從哪裡來的?我一直在問自己。也許是因為,我出生在一個保守的家庭。先有了我哥哥,很多年後再有了我。父母已經中年,他們的愛沉默寬大。他們給了我很多的自由,也給我很少的誇獎。如果有一天,我有了一個孩子,我一定會適當的不斷的鼓勵他,因為我知道這有多重要。

高中的時候,我拍了廣告,在學校里,突然就變得有名起來。在一個陌生的環境,突然就變得很敏感,到處都是敵意。小時候我是在大院長大的,不是部隊大院,是科研單位的大院。孩子們不是北京本地的,是跟父母一起,天南海北來的。我們和本地人聯繫不深,特別單純。到了高中,一個全是女生的環境,勾心鬥角,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懷疑,會被看成別有動機。

而那個年紀,你那麼需要集體,需要肯定。我本身又不是那麼勇敢,那麼倔強。

於是我就把自己收了起來,這一收就是十幾年。等於是說,一個女孩,還沒來得及放肆,叛逆,犯錯,充滿稜角,釋放激情,還沒有把自己的好與不好統統都拿出來,一切都還沒來得及,就把自己給收起來了,像一把傘一樣。我甚至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的,就把自己給封閉了起來。為了生存下去,為了保護自己。

就這樣,我長成了一個小心翼翼的女人。但是,我心裡是期待這把傘能盡情張開的,在大雨里盡情的張開。

  「我曾經害怕創造,因為需要能力。」

小時候,我害怕自由,害怕選擇,害怕創造。我想過一種安全無趣,波瀾不驚的生活。說出來你不要笑,小時候我一直想當秘書。因為我覺得秘書的工作是最不需要創造力的,只要你聽話就好了,把檔案放在那兒,把檔案整理好。你看,我們小時候對自己的理解,對自己的規劃,有多可笑,多可怕。

但是現在,我最害怕生活無聊,工作乏味,我希望一切都多變化,多創造,希望能把自己的生命力賦予到別人身上。希望每個角色都不一樣,希望每段愛情都點亮我。希望自己不是建立在對方的悲喜上,有自己獨立的靈魂和生活。

你問我的明星生活里,最享受哪個部分?還是演戲,還是在現場。比如我拍《搜尋》,就可以理直氣壯的推掉各種廣告拍照和活動,就一個理由:「我在拍戲。」我喜歡早晨起床,穿著最舒服的衣服坐在現場,等著劇本來。我喜歡換好衣服,化好妝,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心裡一直琢磨著今天的戲。我喜歡角色給我的一切,包括痛苦,包括崩潰。我心裡給自己一個時間期限,在此之前,我允許自己在角色里崩潰。這是一種創造。如果沒有創造,一切的工作都特別的無聊。

演戲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在其中我成長為我自己。

一切的變化是從《南京南京》開始的。那時,陸川對我說了一句話,至今對我都有影響。他說:「你在演的,是你想成為的自己,但不是真正的你。」當時我並不能真的理解,但是我開始思考:真正的我,到底是什麼樣的?

拍《南京南京》對我來說,是自我成長過程中,一個刻骨銘心的體驗。姜淑雲比我以往的每個角色都更有深度,而那個深度,是當時的我達不到的。陸川給我的否定,比前三十年加在一起的都多。內心孤立無援,角色本身又那麼絕望。把我逼到了一個極致的狀態:濃度很高,密度很高,很笨很拙,又極其堅持,極其較勁。就像一根繩子繃到了最緊。

那個時候,剛好又是(夏雨袁泉)那個新聞事件。我真的是被逼到了一個死牆角了。其實一路走來,我還是很順,從來沒有遇到過那麼多誤解和侮辱,我真的是百口莫辯。這一切都把我壓到了一個爆發點,我索性就想:「我不管了,我管你們幹嘛,愛怎麼著怎麼著,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吧,我豁出去了。」我跟自己說,你就先放吧,只有把自己給放出來,你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你自己。

別人說,北京女孩兒特別靠譜,是因為崩潰來得特別早。十八九歲就崩潰完了,二十多歲開始重塑人生。到了二十五歲心靈飽滿肉體充實,一過三十,完全是日臻化境的優越感和目空一切的才華。而我是反著來的。崩潰和爆發,都來得特別晚。遲來的青春期,在內心反而走得特別長。

逆生長,我喜歡這個詞兒。不是說越活越回去,越活越幼稚,是說,越活越來勁,越活越勇敢。到了三十多歲,我一點一點張開自己,一點一點收集自信,打破自己給自己的限制,去活得興高采烈,盡情盡興。

  「原來我挺二的,兩個牡羊,那就是橫豎都是二呀!」

多年以來,我一直自認是個標準的天枰座。尋找平衡點,自以為很溫順,是脾氣很好的女孩兒,是個淑女,等等等等。就在這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月亮和上升都是牡羊!這給我的震撼太大了,兩個牡羊,那就是一個「井」字——橫豎都是二啊!

我頓時就釋然了。其實我性格里的另外一面,又二又衝動,又暴躁又任性,莫名其妙的天真,莫名其妙的堅持,為了賭一口氣,做事不計後果,從來都不是計畫好了才做,一掏心窩子就不行不行的……

我都是不願意接受的。它們都在,但是我選擇不接受。星座就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這個時候我一下子都接受了:因為我有兩個牡羊啊!哎呀這是你的命你就認了吧!心裡突然變得特別輕鬆。(笑)

其實這種二也是一種生命力,一種爆發力。而且,很有喜感。

就這麼一點一點的,放鬆自己,認識自己,接受自己。

  「活得不聰明,愛得也不聰明。」

帶著牡羊座的二勁兒,我接了杜琪峯導演的《單身男女》。那時候,我們才見了兩三次面,杜導演就說我:「看得出來,你活得不太聰明,愛得也不太聰明。和這個角色很像。」程子欣,和我以前演的角色不太一樣。她不是一個慢吞吞的女孩兒,一直是跑起來的行動派。在愛情中,她相信自己瞬間的直覺,哪怕為此犯錯,也並不後悔。

我覺得這個女孩怎麼會像我呢?我明明不是這樣的。編劇(韋家輝,游乃海)韋先生和乃海,每天都在現場寫劇本。他們一直在觀察我們,看我們的反應,琢磨劇情應該怎麼走。可以說,劇本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從這個不知結局的故事中,我每天在觀看我自己,或者說,他們眼中的我自己。

原來,當我全心全意相信導演的時候,我可以那麼鬆弛,那麼活躍。原來,我可以演喜劇。原來,我可以放得開,還可以再放開。原來,那個沒心沒肺的女孩兒,笑起來可以那麼可愛。這是另外一個「我」的可能性。

杜琪峯導演就像一個長輩。他會相信自己認定的人,並且一直相信。那種相信對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幸福。在認識他之前,我從來不看回放,不問導演:「你覺得我行嗎?你為什麼會選我?」我以為這是一種盲目的自信。

其實,這是我太脆弱,太沒自信,我根本不敢聽那個答案。拒絕吸收,拒絕幫助,把持所謂的自我。我第一次站在杜導後面看回放,很自然的問他:「行嗎?你希望我還能怎麼樣?」把自己交出去,相信別人,也相信自己。

後來他拍了一組照片,就是現場的我。我穿著痲質的套裙,拍了一天戲,皺皺巴巴的,一臉嚴肅的看著監視器。那是一個三十歲女人的表情,並不可愛,但是我很喜歡。

最近我在讀一本書,叫《牧羊人奇幻之旅》。有點像《小王子》,童話加寓言。我剛看了一段兒,就打動了我。大概是說,一個男孩叫牧羊人,他的夢想就是不斷的旅行。可是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他想為她停留。這時候,一位奇怪的老人出現了,他說: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天命。但是隨著你年紀的增長,會有一股奇怪的力量來告訴你:其實你不能完成,其實你應該妥協,生活是另外一個樣子,和你想像得完全不同。這股力量推使著你,讓你離自己的天命越來越遠。

看到這裡,我真心認同。年幼無知的時候,你的堅持出自天性,漫無目的。越長大,堅持越難。後來,書裡又說:但是這股奇怪的力量其實是來鞭策你,告訴你,完成天命原本就很難,原本就必須飽經磨難。( )你必須變得越來越強大,才能保護你的天性和本心。這就是所謂的磨練吧。

對我來說,磨練可能就包括不再非黑即白的看事情,不再寧可玉碎不為瓦全,不再不能容下一丁點的不好。多些彈性,少些狹隘。圓潤一點,皮實一點。命運給了你一條路,就走下去。其實經歷這一切都是為了試探你的潛力,試探你的可能性。不要怕做錯,不要怕受傷,也不要怕自己嫉妒或者心生邪念。只有當自己的問題都出現,才能真正的面對,真正的解決。

然後,心裡還記得自己最初的那個天命,水到渠成的完成。

  「愛情是把你身上旺盛的生命力賦予對方。」

以前,杜拉斯的那段話讓我特別感動:「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以前,我還特別喜歡老狼的那首歌,《流浪歌手的情人》。感覺愛情就是,為了一個人,跟著他去流浪,苦哈哈的什麼都不要。我經常幻想著能為了愛犧牲一切,奉獻一切。我可以不要我的工作,不要我現有的生活方式。總而言之,特別的苦情。

最近我看了一期《三聯》,裡面有關於愛情的一段話,我覺得特別好,改變了我很多,我感覺過去我錯了。它說,愛情,既不是犧牲和奉獻,也不是等價交換,愛情,應該是把你身上旺盛的生命力賦予對方。把你的喜怒哀樂,把你的堅強幽默,把你生命里的好東西,與對方分享。

這段話如果用特別現實的話轉述一遍,我想應該是:你要好,對方才會好。而不是你所有的好,都寄托在對方的基礎上。舊式的女人就是,以對方的好為好,以對方的快樂為快樂。而我現在努力的方向就是,我要獨立,要完整,要豐富。一方面釋放更真實的自己,一方面努力的欣賞自己。

  「我是愛情上癮症患者。但是我知道這是一種病。」

那天我跟你說,我們都是愛情上癮症患者。這個詞是我在國外雜誌上看到的。這個詞兒有兩種意思:一種就是,他無法忍受愛情的消失,不斷的出走,去尋找新的戀情;一種就是,他無法忍受感覺的消失,化學反應沒有了怎麼辦,今天比昨天少一點兒了怎麼辦。這樣的人,就會在平靜的生活里掀起波瀾。我也許就是後面這種患者。

我現在不會一股腦把自己甩給對方,膩不死他算了。(笑)我不要再做愛情中的恐怖分子,動不動就想著同歸於盡不管不顧。也不要在愛情一開始的時候,就給對方特別多的美好想像和預設。

以前會寫情書給對方,現在我還是會寫,但是寫在手機上,不發給他。愛情,現在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不在於讓他知道,而是和我自己有關。寫給自己看,讓我知道,我的情感是這樣的,但是我不會選擇讓對方看到。和自己對話,不讓對方看到,不是說不讓對方感受到,而是不把自己全部丟給他。另外一條,男人畢竟是男人,不可能像女人這麼情感豐富。有必要的交流就好了,未必要海誓山盟。

我相信我們經歷的愛情,是為了讓我們變好,也能讓我們變好。越愛越有愛,是我理想的狀態。

你問我欣賞的女孩兒,我說是江一燕和桂綸鎂。其實我們的交往都不多,遠遠的看著,我感覺我們是同樣的一類人。內心都有些清高,非常的自愛,在創作上又很有熱情,很勇於投入。

有一次很偶然,我看見小鎂的一個訪問。她就說,她那個時候拍《藍色大門》,拍完導演把DVD遞給她,說:「你要拿好這個,因為這是對你很重要的一個作品。」她當時特別不服氣,因為《藍色大門》當然特別好,但是為什麼你會覺得我就只能這樣了?她也是內心不服輸,後來你看她拍了《女人不壞》《龍門飛甲》,嘗試各種各樣的角色,想打破自我禁錮和外界的禁錮。她的這種心理,我就特別能理解。

你問我喜歡什麼電影?我想了想,發現每個人都喜歡《肖申克的救贖》,都喜歡《基督山伯爵》,也都喜歡《越獄》。當男主角在下水道艱難爬行,最終從泥濘中站起,在大雨中洗刷自己的時刻,所有人都感動歡呼。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一座牢獄中。心不自由,畫地自限,就是牢獄。而我們,都需要一場人生的越獄。真實的自己,自信的自己,不是生來就有的,起碼我不是。我們經歷各種各樣的傷害和磨難,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缺憾,不斷的打破,不斷的蛻變,不斷的重生,然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