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是一種結果,而不是原因
文/叢非從
成功學常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就會成功。可是為什麼堅持以及怎麼堅持,成功學卻沒有說。
很多名人勵志故事,無數次在點撥這個話題,怎樣數十年如一日,怎樣堅持。古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今有「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勾踐在臥薪嘗膽,等待三千越甲吞吳;林肯在幾十年競選,終於當上總統。所有成功的故事都在講述著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堅持不懈,必能成功。
這個道理都知道,但卻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途中很多人放棄了。放棄的人並不是不想堅持,而是實在沒有辦法再堅持,過程太痛苦,不然有誰不願意成功呢?
有記者曾經採訪一老人,你為什麼長壽。老人答說因為他每天早上堅持跑步5公里。記者問,同樣有一個人跟你一樣每天早上跑步,為什麼他只活了45歲呢?老人說:因為他堅持的不夠久。
從堅持的角度講,老人是對的,因為他不夠堅持,所以他不成功。那他是故意不堅持的嗎?
當然不是。於是我們就來談談成功和堅持之間的關係。
堅持是一種結果,但不是原因。
如果一個人在為某件事堅持著,那麼他一定從這件事情中找到極大的快樂和快感。愛迪生失敗無數次而發明燈泡的故事曾經勵志過一代又一代人,但是他的成功不是來自於他那麼多次失敗依然堅持,而是他從探索的過程中找到了很多快樂,他沒有覺得他在堅持,他只是想去探索而已。如果一件事可以給予你正向的刺激,那麼你就願意持續的做這件事,顯示的結果就是堅持。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幾年後發表了博士論文《其實成功沒有那麼難》,揭開了堅持與成功的秘密。在採訪這些成功的人士時,都普遍表示自己沒有想過要堅持,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的時候,自己也都覺得害怕,不知不覺居然做了這麼多,倘若再來一次,很多人也會被這些巨大的任務嚇倒而難以再堅持。在外人看來,他們是因為堅持而成功了。可是他們自己知道,他們是喜歡做一件事,並且做的時候感覺很快樂很刺激而一直做,於是成為了堅持,於是成功。
那種快樂的刺激感覺叫做高峰體驗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需求可以分為有四個層次:生理需求,情緒需求,理性需求和超越需求。對應著四種動力:本能的動力,情感的動力,心智的動力和心靈的動力。本能、情感這兩者是人人都表現很強烈的動力,無需多言。理性需求就是當你絞盡腦汁想出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得到極大的快感。超越需求則就是馬斯洛在晚年所補充的需要層次理論:超越自我的需要。
人不僅渴望自我實現,更渴望超越自我。如果你設定一個目標,你達到了,並展現了你的價值,那麼你的價值就得到了實現。這時候你還想更上一層,超越自我。
成功人士都喜歡爬山,他們會給自己設定一個適度的目標,他們達到了,然後很快樂,價值得到了體現。可是他們並不會就此停下,他們會再挑戰一下,繼續往前走。這時候另外一種感覺就出現了,登山成為了一件有趣、無限豐富且充滿可能性的事情,在這過程里他們不斷自我肯定、自我認可、肯定自我價值,這是一種純粹的滿足感,一種純粹的興高采烈或歡悅的情感體驗,是一種自信、安詳和愉悅的心理狀態。
在這個過程里不會有恐懼,因為他們不必擔心失敗,無論在哪停止自己都是已經達到目標了,相反他們多嘗試一次,就有新一次的快感,他們享受這種快感。
看很多吉尼斯紀錄的打破者也都是如此,他們達到了記錄後,並不會停下,相反能實現更大一個突破,因為每多一層的突破,他們就收穫一種異常的快感。
這種快感就是超越需求。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很多人在吸毒等癮症時所獲得的快感與這種超越的快感生理喚起和心理表現是一樣的!因為癮症也是一種強烈滿足感的刺激,和自我突破一樣。不同的是,癮症對身體是傷害的,具有負向的價值意義,而成功者的自我突破確是創造價值,產生正向意義。這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成功者喜歡體驗那種超越的快感,那和癮症一樣刺激。
所有天才都是瘋子,也是這麼來的吧。天才都有癮症,對他所痴迷的事業上癮。
馬斯洛稱這種感受為「高峰體驗」。人們在超越自我的時候能感受到一種發至心靈深處的顫慄、欣快、滿足、超然的情緒體驗,由此獲得的人性解放,心靈自由,照亮了他們的一生。這是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興奮與歡愉的感覺,那種感覺猶如站在高山之顛,那種愉悅雖然短暫,但卻可能尤其深刻,那種感覺是語言無法表達的。
刻意堅持的人並不能成功。
堅持是因為體驗到高峰體驗,不自覺的堅持了,而不是想要堅持而刻意堅持。相反,刻意堅持的人卻很難取得成功。
1986年,黃光裕在北京開起第一家叫做「國美」的家電門面的時候,只是想讓家電賣的方便些,他從未想過要把國美做的多大。如果有人跟黃光裕說,你要用20年的時間,把國美做成中國大陸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身揣4000元的農民之子黃光裕該做何感想,他又有沒有膽量敢堅持下來。那時候黃光裕想的很簡單,只是想辦法把電器賣出去,讓人知道國美,這就很好了。當他的創意不斷被驗證成功,他從中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於是又開始新的創意,不知不覺20年過去了,國美成功了。成功學家就開始總結:國美的成功,因為黃光裕的堅持。
可是他從來沒有刻意堅持過。
沃爾瑪的成功,只是想讓人們買東西方便一些,沃爾瑪成立之初,如果有人跟老闆沃爾頓說,你的目標是在不久的將來,將沃爾瑪做成全球最大的連鎖超市,登上《財富》排行榜之首,不知道沃爾頓有沒有勇氣堅持。
刻意的堅持來自於你的毅力,可是毅力是不存在的。心理學研究發現,毅力這個東西,就像武俠中的內力一樣,在一定時間內是有限的。當你在一件事情上持續使用毅力以後,在下一件事情上接著用就可能會有些捉襟見肘,能量不足了。你沒辦法一直用,那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所以用毅力強迫堅持幾乎是註定不能長久的。人生來就喜歡享受舒適,逃避痛苦,惰性是人的天性,沒人可以克服。
刻意的堅持是無效的,但我們可以去找堅持的動力。
我們設定一個目標叫做成功,和我們設定一個目標叫做堅持是等同的。因為只要我們完成了堅持這個目標,我們基本上就成功了。用毅力來堅持是無效的,不是要我們放棄堅持,而是要我們去找到可以替代毅力去堅持的方法。此路不通,就換條路。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放在兩隻舊鐘當中。兩隻舊鐘「嘀噠」、「嘀噠」,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隻舊鐘對新組裝好的小鍾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不過我有點擔心,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後,恐怕就會吃不消。」這是毅力。
「天吶!三萬二百萬次!」新組裝好的小鍾很吃驚。「讓我做這麼多的事情?辦不到,辦不到!」這是天生的恐懼。
另一隻舊鬧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需要每秒鐘滴答一次,擺一下就行了。」
「天底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新組裝好的小鍾將信將疑,「如果是這樣,那我就試試把。」這就是取代毅力的方法。
新組裝好的小鍾每秒滴答一下、擺一下,它感覺很輕鬆。不知不覺的,一年過去了,它沒有吃不消,依舊滴答滴答地走著。小鍾成功了。
很小的一個故事,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去窺探小鍾成功的秘籍,那就是專注力。
專注是堅持的源動力
約瑟夫。基爾施納在舉世聞名的著作《聰明人的聖經》裡講述了聰明人聰明的做法就是專注,他說:「如果你醒著,你就當清醒;如果你睡著,你就當酣睡。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就不應該再考慮其他事。 如果你的手在這裡,你的思想也應該同時在這裡。如果開始行動,就不要遲疑。」
專注的結果,他也告訴了我們:「當你在生命中生活,在死亡中死去,與你自身以及整個宇宙和諧一致的時候,就再沒有任何使你恐懼的東西了。」
這就是專注。專注是一種完全在當下的狀態,完全與你的事情融為一體的狀態,在做事的時候做事,不想別的。不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感到自責和後悔,不對未來要發生的事情感到焦慮和恐懼。當你在做事情的時候,你只擁有事情。莊子曾展示了這樣一種狀態:「萬物與物同生,天地與我合一」,這就是專注的最高境界。畫家畢卡索在專注的時候,幾個月沒脫過鞋子,結果爛在了腳上,這就是和事情在一起。我們從小就學習的《全神貫注》裡,羅丹在修改女神雕像的時候,居然全然忘記了友人。
當你專注於當下,專注於事情本身的時候,你會發現時間會停滯,不知不覺過了很久,這時候才發現你堅持了很久。專注就是忘記堅持。
專注的時候,內心也會非常的平靜,你忘記了要去堅持,就不必分配精力給「堅持」,不斷拿出精力來告訴自己要堅持。你忘記了目標,不需要拿出精力來提醒自己「我還有目標」。專注就像雷射一樣,全世界,只有這一個。
於是哲人說,專注才能從容。當你專注的時候,你就可以從容的做事情。顯示的結果就是堅持。
專注還是在定完計畫後放下你的目標。在面對巨大的任務和目標,人往往無從下手,也容易產生退縮和恐懼,感覺自己難以企及。首先,由於計畫過於宏偉、龐大,你覺得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做了充分的準備後才能開始執行,結果你一直在等待這樣一個合適的時機,而計畫也在等待中不了了之。其次,當執行中產生變化的時候,你也很容易產生挫敗感,當變化不利於大目標的時候,你更容易產生焦慮。
你的起心動念很重要
你為什麼而做,這很重要。如果你是為堅持而實現目標而做,你必然是痛苦的,因為你與事情產生了脫離,你喜歡的是目標而不是事情。你喜歡的是做事的附加價值而不是事情本身。我很難想像如果你不喜歡一件事卻還能把它做好是怎樣一種情況,即使做好,也會累到你下次不想再做。因為當你不喜歡的時候,你不僅要拿出精力來做事,更要拿出精力來阻抗你的不喜歡,你僅有的精力被分配到四處都是。所以,你要有多大能量才能做好呢?
所以你可以試著去喜歡你做的事情,這樣你才能完成專注。
判斷的標準就是你覺得這件事值不值得做。不值得定律說,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半冷半熱、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就算成功了,往往成就感也不大,更談不上超越的體驗。
只有你覺得值得做的事你才會喜歡上它。
當你不再排斥你做的事情的時候,你就可以專注於你做的事情了。當你專注的時候,你就可以體驗到自己所達到的高峰體驗了。當你有這種體驗的時候,你就覺得堅持是一種享受,是一種信念。然後你就成功了。
成功,其實就這麼簡單。
堅持是一種結果,而不是原因
- 相關文章
- 推薦文章
- 熱門文章
- 您可能感興趣文章
- 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
-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
- 別讓特長擊敗自己
- 誰的青春不迷茫,只是不輕言悲傷
-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第6封:為前途抵押
- 經典語句:一切的折磨,都是為了成佛
- 孔子經典語錄
- 孔子的名言
- 論語十則
- 每個人都是一隻被牽掛著的風箏
- 中國合伙人經典台詞
- 幸福的高三生活
- 怎樣說話讓你更有力
- 關於過去的名言
- 關於光的名言
- 關於公平的名言
- 人生成功五層次
- 那天起,我和媽媽彼此心疼
- 20句話經典人生感悟
- 勵志人生:人生「四耐」
- 勵志電影:《怒海潛將》
- 勵志文章:一點一點的成功
- 為人處世:團隊中個人關係的1...
- 自我激勵勵志名言
- 寫給高三學子:不要為打翻的牛...
- 不同狀態考生的考前安撫
- 父親最後的回應
- 有一種愛是索取
- 母親的愛
- 書讀不下去就回家
- 母親
- 曾經嫌棄過父母的孩子們
- 擔待我們的父母
- 紀昌學箭讀後感
-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
- 專注的力量讀後感
- 努力實現目標
- 我要加倍珍惜自已
- 生命的心流讀後感
- 人生更需要有效經營管
- 馬上行動,走向成功
- 優秀第一,成功第二
- 關於美好生活的句子
- 像成功人士那樣思考
- 做對這9件事情,你也能成功
- 關於失敗的句子
- 成功必備
- 關於堅持愛情的句子
- 成功為什麼總躲著你的8個原因
- 做一個無可替代的員工
- 為什麼你不能富起來?
- 把精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
- 命運靠自己來創造
- Loser才跟爛事折騰
- 用全力以赴造句
- 如何專注於重要的事
- 成功人士都有的11個好習慣
- 非常有哲理的句子
- 關於堅持不懈的名言
- 有關永不放棄的名言
- 不要被別人的成功晃花眼睛
- 男人激勵自己的話
- 為什麼你不能成功?
- 人生追求格言
- 堅持勵志名言
- 看透人生的經典語句
- 打造你成為交際大師
- 李想:80後創業者的七要點
- 贏在執行
- 下班,晚走10分鐘決定你的命運
- 成就人生的十隻魔戒
-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 個性簽名勵志
- 自驅力讀後感
- 現實的個性簽名
- 專業主義讀後感
- 阻礙你成功的二十個原因
- 趁早確立人生目標
- 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沒把他們真正潛能的0.1%用完
- 做職業生涯規劃時需注意的10點
- 關於理想的好句好段
- 十種做法阻止你發達
- 18分鐘計畫管理你一天_成功勵志
- 穿越職業瓶頸的七個習慣
- 經典格言
-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 振奮人心造句
- 優美語段200字
- 培養毅力的六條有效途徑
- 羊皮卷之八:今天我要加倍重視自己的價值
- 九個好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
- 汪國真:嫁給幸福
- 發現人生財富的108個秘密
- 關於大學生活方式的選擇
- 鼓勵自己的座右銘
- 感悟生活勵志名言
- 激勵你一生的成功格言
- 經典有哲理的語句
- 我要改變自己
- 2010年最新勵志名言
- 時間的價值
- 公司年會發言稿
- 怎樣在工作中獲得幸福感?
- 無論發生什麼,如何確保你的創業成功
- 80後創業必須剷除的幾種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