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一)

走進公司的那一天起,十幾年的求學生活結束了。可是學海無涯,終點又是起點。面對生命中無數個起點,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對於其它管理和勵志類的書籍,史蒂芬·柯維先生的《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猶如一把尖刀利器,用於幫助我們儘快實現從一個大學生到職場人士的轉變,它無疑更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要改變現狀,就得改善自己;要改善自己,先得改變我們看待外界的觀點」,就如書中提到的,從學生到職場的轉變應當是由內而外的一個過程。小的時候也曾經讀過「孟母三遷」的典故,生活的外部環境有助於孟子成為一代聖賢,但是如果不是孟子的內修和高尚的品德,孟母可能也會留下可憐天下父母心的遺憾。以正值、謙虛、誠信、勉勵、樸實、耐心、勇氣、公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為核心價值的品德仍舊是成功的基石。相反,強調個性、社會形象,以及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圓熟技巧等等為核心的個人魅力只是成功的助推器。史蒂芬·柯維先生表達的這些觀點,其實我們在學生時代都被灌輸過,只是那個時候我們把這些生澀的理論講解當成提高自己考試成績的工具去強記。考試過後對學生而言,這些只是永遠刻印在紙張上的宋體漢字。《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以生動的事例和易懂的語言使這些觀點深入我們的大腦。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如此受職場人士推崇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國中時代的思想政治課,還是到本科時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概論以及研究生時所拜讀的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以學習理論精髓為目標。不僅僅這些,在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中,老師往往以灌輸我們聖賢的思想品德為目的,以來我們可以在考試中把這些發揮的淋漓盡致。可是從來沒有人教我們怎樣去做?七種習慣,簡練而貼切,為我們打開邁向成功的大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必須是自己決定打開「改變之門」,通過學習,使我們認清自己的本質,內心深處的價值觀以及個人獨特的才幹和能耐,培養堅定的信念、自尊自重與自制力,達到真正的獨立與成功的互賴。

「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自我提升和完善」,七個習慣,層層遞進,都極其重要。看似淺顯易懂而又難以做到。

弗蘭克曾指出,人生共有三種重要的價值,一是經驗價值,來自遭遇;二是創造價值,出自個人獨創;三是態度價值,也就是面臨許許多多困難和不如意,比如進入公司沒有分配到自己滿意的崗位和獲得滿意的薪資。這三種價值中境界最高的是態度價值。一個成功人士,積極主動是必須的。積極的心態會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會成為你進入到一個自己不太喜歡崗位時你邁向成功的一種保障。僅僅靠有「動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確定方向。這個方向不是你一生中的方向,而是所處崗位上的方向。只有這樣才不至於顯得「虛度光陰」。正如柯維所說,很多人追逐到了所想要的名利地位或者美色之後,卻沒來由的「空虛無助」。

學海無涯,而求知、事業等等也即如此。廣闊無垠的世界中沒有終點,完成目前的目標和任務,這只是一個過程,只是去探求更高目標的起點。生活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我們必須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投資,把身體、精神、心智都保持在健康的狀態,這樣我們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否則,不進則退。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個人的力量終歸是有限的。漢初名將韓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是如果沒有張良和蕭何的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以及有效的後勤保障,可能歷史上就不會出現「無言以對江東父老」的故事了。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是一個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個角斗場。一般人看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就視為自己之失。追求團隊合作,具備「雙贏思維」才是求勝之道。世界是一個聯繫的整體,但是每個領域都有它的獨特之處。處在職場中的人士,不同的崗位有著自己的重點,「要事第一」,舉足輕重。要集中精力於當急的要務,就得排除次要事物上的牽絆,此時要有說「不」的勇氣。

企業的發展需要不拘一格招攬人才,而每一個「人才」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愛好、習慣,都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思想文化素質。而這些都是人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手段,在這個過程中「知彼解己」成為良好交流的一個準則。這並不是要求我們做到八面玲瓏,見風使舵。一般朋友在於交面,而知己之交在於心,成員之間的情誼不是靠一時一刻的技巧就能建立起來的,這就需要大家開誠布公的溝通和日積月累的誠信。

「統合綜效」我們可以理解為創造性合作。並不是化學知識好的人才知道化學反應的意義,相信NBA的球迷同樣知道巨星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就可以產生1+1>2的效果。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充滿這樣的元素,集思廣益,各施所能,各盡其職,通力合作。如果都能做到這些,每個部門都能完成「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舉」。整體決定著個體,但是每個個體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這個整體,我們要懂得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換句話說,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財富。「自我提升和完善」則是我們終生的習慣。

七個習慣是一個聯繫的整體,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即講到了個人要確立目標,全力以赴進行個人修煉,逐步的從依賴向獨立轉變,以此實現「個人成功」;同時還講到了要通過建立雙贏、知彼知己、集思廣益等,促進團隊溝通與創造性合作;最後的自我提升和完善更是涵蓋了前六個習慣。通過培養和終生保持這七個習慣,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不斷地完成各階段的目標,最終成為真正的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後感(二)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是一本不錯的讀本。

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在失敗時怨天尤人,歸咎於不得天時、地利、人和。其實,在我們失敗時,有沒有認真反省一下,檢討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把這些習慣歸歸類,哪些是好習慣,比如:比較守時;作事有主有次;做事抓緊時間;對人和藹……哪些是壞習慣,比如:工作間混亂;做事不分主次;不能自我控制情緒;隨便指責別人等等。如此來,可謂小習慣都能影響大事情。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這就說明了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這個世界上,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甘平庸,怎樣才能使自己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呢?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創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須從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入手。那就從學習《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培養自已良好習慣入手,用良好的習慣來改善自我,打造自我,塑造一個全新、成功的我。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目錄

習慣之一:積極主動別指望誰能推你走

人性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不僅能主動反應,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環境。採取主動是表示自己要開創前途的責任。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本身有天壤之別,尤其再配合人性的聰明才智,差距就更遠了。想要生命的產能與產出平衡,進而追求圓滿人生,主動精神實在不可缺少。

1.改變自己的心態,就能改變自己的世界

2.行動,行動,再行動

3.不能與不為

4.採取主動

5.化消極為積極

6.十個想法不如一個行動

7.擺脫自我限制

8.先從自己做起

9.成功在於爭取

10.培養積極心態的八個步驟

11.看重自我

習慣之二:以終為始忠於自己的人生計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計畫,尤其以成功人士為最。人生計畫是你一生的追求和信仰,人生信條是你一生的原則和標準。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歸功於他們能以終為始忠於自己的人生計畫。

1.謹記人生使命

2.始終如一地尋找機會

3.改寫人生信條

4.勇氣——實現人生計畫不可缺少的

5.每個人以終為始追求的是什麼

6.你的生活重心是什麼

7.堅持做好一件事

8.你的人生計畫是什麼

9.「膝下有黃金」

10.成功人士的心態調劑法

11.成功在於多次嘗試

12.分階段安排自己的人生計畫

習慣之三:要事第一選擇當前該做的事

1.選擇目標——為每個角色確定未來一周欲達成的2至3個重要成果。

2.安排進度——根據上面所列目標,安排未來7天的行程。

3.逐日調整——每天早晨依據行事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務。

習慣之四:追求雙贏遠離角斗場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為了獲得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和資源,而非你死我活的的敵對式競爭。雙贏即非損人利己(贏-輸),亦非損己利人(輸-贏)。我們的工作夥伴及家庭成員都要從互相依賴的角度來思考(是「我們」而非「我」)。雙贏思維鼓勵我們共同解決問題,並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資訊、力量、認可和報酬的分享。

習慣之五:善於溝通換位思考的原則

我們這個社會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無論男、女,地位高低,都要與別人交往,善於溝通而且是有效的溝通就能反應一個人的辦事能力,對於一個組織來說善於有效的溝通是這個組織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善於有效溝通對每個人,每個組織都十分重要。一切有效溝通都是以對方為中心,換位思考。因此只要我們擺正位置,對交際主體雙方的差異有一個很正確的認識,()在尊重對方,包容對方的基礎上,坦誠與對方溝通,肯定能實現有效溝通。講到坦誠兩個字,很多人肯定會很容易想到,與朋友、家人、同事、領導溝通肯定要坦誠,與客戶交流不能太坦誠,甚至有些人認為,商場就是爾虞我詐,你對客戶坦誠,客戶對你不坦誠,你不要死的太難看了。我承認這種現象在社會種存在的,但是這是一種我們東進不認可的行為,只要用換位思考的方法,站在客戶角度,你就能很清楚的明白為什麼有時候跟客戶坦誠些,會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習慣之六:統合綜效1+1可以大於2

統合綜效是對付阻礙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助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則消極、不合邏輯、情緒化和不自覺。不設法消除阻力的後果就等於向彈簧施加作用力,結果還是要反彈。如果將雙贏思維、換位溝通與統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助力,「統合綜效」就是創造性合作的原則。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

許多自然現象顯示: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為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單獨承受力的總和。這些原理也同樣適用於人,但也有例外。只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習慣之七:不斷更新全方位平衡自我

不斷的更新是,如何在四個基本的生活方面(身體、精神、心智、社會情感)中不斷的更新自己。身體:適當運動和營養保持健康;精神:蕩滌心靈塵埃,陶冶精神,掌握人生方向;心智:不要停止自我教育,讀書和寫作是砥礪心智的重要途徑;社會情感:歷練待人處事之道。習慣七可以提升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組織而言,七個習慣提供了遠景、更新及不斷的改善,使組織不至於呈現老化及疲態,並能夠邁向新的成長之徑。對家庭而言,七個習慣透過固定的個人及家庭活動,使家庭效能升級,使家庭日新月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