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文章

年輕人哪,不能太舒服了

昨天,和一群北漂的兄弟吃飯,他們都來自三四線城市,回到家鄉一定能找著一個安逸的工作,領著一份不算高卻足以讓自己輕鬆過日子的薪水。

可現在,他們一個在金融公司打工,每天通勤就得一個多小時;一個在大型國企做法務,每天事兒雜的,就差給別人端茶送水、洗衣疊被了;還有一個在會計所當會計,忙時加班能到晚上十一二點……

問起他們為什麼要北漂,答案卻出奇地有默契:北京機會更多,比起舒服,出人頭地才是自己真正的追求。況且,只有「脫貧」了,以後才有真正的舒服。

一個朋友說:北京是有夢想的人才會來的地方,而哪個人實現夢想又會是舒舒服服的呢?

事實正是如此。二十歲就想要六十歲的舒服,到了六十那會兒,你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不舒服和內心的掙扎了。一眼望穿人生的舒適並不叫舒適,那叫碌碌無為。

我曾經有過一段在外人眼裡舒服得不行的生活。每天上班不用打卡,永遠都能準時下班,工作壓力幾乎沒有,下了班就是玩遊戲,回到家吃了宵夜倒頭就睡。一到周末,基本上都是賴在床上不動。我媽叫我出去運動,我不去;我爸說那你看會兒書吧,我不看。無所事事地把周末過完,又是輕鬆的上班時間。

一開始,我對這樣的生活狀態無比滿足,就是給我個神仙做做,我也不換。

不過,很快我便進入了惶恐的階段。我經常都會聽到某個朋友做了哪個大項目,一個月流水上千萬;某個同學簽了筆大單,年紀輕輕就給自己買了一輛夢寐以求的跑車;某個發小考過了注會,進了四大做會計,即將走上人生巔峰……

同齡人間的交流難免有些壓力,當別人問起我的情況時,我才發現,自己除了長了幾十斤的膘,別的事情一點長進都沒有;除了尿酸高,業績一點高的都沒有,頓時羞愧得無地自容。

舒服意味著沒有壓力,而沒有壓力就等於沒有動力,最終的結果就是當別人都在進步的時候,你還在原地踏步。當你在羨慕別人以後的生活會變得有多麼舒服、暢快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眼前短暫的舒適有多麼不值一提。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是標準的不累不舒服主義者。要說,他的人生也算精彩了,在江浙一家不錯的IT公司做部門主管,出國旅行、買房買車,他都輕易能做到。但他卻並不滿足,每天下班後,馬不停蹄地回家寫稿,一到周末則坐上火車,到不同的城市講學。有時候,火車路程並不算遠,他也要在車上好好地讀讀書。

不少人看到他乾淨舒適的家居,每天小車一開就去上班,錢也不少掙,都覺得十分羨慕。卻不知道,他花在努力上的精力遠高於常人。

我特別好奇他為什麼不讓自己輕鬆一些,他卻說:生活中真正的舒服是在充實的行動中獲得的,而不是在無謂的消磨時間裡偷來的。

俗氣點說,他是瘋狂地掙錢,可往深處想,現在他獲得的東西越多,未來的日子就絕對比那些懶散的人更舒服。

經常會有讀者跟我分享他們奮鬥的心路歷程。有個姑娘留言說,自己學業挺忙,但夢想是當個歌手。她經常背著樂器到各個酒吧轉悠,希望老闆能給她個機會登台。因為上課,有時她只能下午去,但是酒吧晚上人才多,老闆自然不願意大白天花錢讓人唱歌。於是她主動說免費唱,能上台就行。沒錢、沒觀眾,但只要能唱自己想唱的歌,一切都值得。

前一陣子,我還收到一個留言說,自己幹了十幾年的廚子,餐廳老闆不願意搞新花樣,每天做的都是那幾個菜,覺得沒有突破。於是辭職,把自己不多的積蓄全都投入到創業當中,開了一家自己想要的餐廳……

我知道他們選擇的道路一定不是好走的道路,他們將要面對的事情也一定不是輕鬆的事情。可是想想,有幾個人的人生會是一順到底的波瀾不驚呢?奮鬥的路永遠不會舒服,或許會遭遇失敗,或許會經歷挫折,可是這些難過、這些不舒服也一定會讓你充分地成長。

作家六六在《雙面膠》裡寫過:這人哪,不能太舒服了,太舒服了容易得病。

以我的經歷來說,太舒服何止會得病,年輕的時候太舒服,人就廢了。

人不可能永遠拿著一點看似過得去的薪水,安慰自己平淡是福,不累就好。當你老了,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了,想要的生活得不到,才會發現年輕時候用舒服來自欺欺人是多大的罪過,那時真的晚了。

前幾天看到一組照片,說的是一個卸貨工人,60歲,每天卸貨300噸,每噸6毛。看了這,所有的懶惰和矯情都會掉到地上碎成渣。

實話說,我們比這個老人輕鬆多了,不用為吃不上飯擔憂,偶爾想小資一把不覺得心疼,購物也不用一毛掰成兩毛用,在家裡就跟皇帝一樣。

現在,只是叫你為了人生拼一把,苦一把,你怎麼就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