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
你一直討厭我抽菸,我也十分渴望戒菸,可是,我一直都沒有做到,很慚愧。
今天就給你講講我抽菸的事,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1983年,十九歲的那一年,我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涯。
我們宿舍里有八個同班同學,其中有兩個是癮君子。他們有一個習慣,掏出香菸的時候總喜歡「打一圈」,也就是每個人都送一支。這是中國人在交際上的一個壞習慣,吸菸的人不「打一圈」就不足以證明他們的慷慨。我呢,那時候剛剛開始我的集體生活,其實還很脆弱。我完全可以勇敢地謝絕,但是,考慮到日後的人際,我犯了一個錯:我接受了。這是一個糟糕的開始,許多糟糕的開始都是由不敢堅持做自己開始的。
但人也是需要妥協的,在許多並不涉及原則的問題上,不堅持做自己其實也不是很嚴重的事情。我的問題在於,我在不敢堅持做自己的同時又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虛榮。其實,所謂的「打一圈」是一個十分虛假的慷慨,如果當事人得不到回報,他也就不會再「打」了。這是常識,你懂的。我的虛榮就在這裡,人家都「請」了我好幾回了,我怎麼可以不「回請」呢?我開始買香菸就是我的小虛榮心鬧的,是虛榮心逼著我在還沒有上癮的時候就不停地買煙去了。
不要怕犯錯,孩子,犯錯永遠都不是一件大事情。可有一件事情你要記住:學會用正確的方法面對自己的錯,尤其不能用錯上加錯的方式去糾正自己的錯。實在不知道如何應對,你寧可選擇不應對。
我抽菸怎麼就上癮了的呢?這是我下面要對你說的。
因為校內禁菸,白天不能抽,我的香菸並不能隨身攜帶。放在哪裡呢?放在枕頭邊上。終於有那麼一天,你爺爺,也就是我的爸爸,來揚州開會來了。在會議的間隙,他來看望我。當你的爺爺坐在我的床沿和我聊天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了我枕邊的香菸,藏起來已經來不及了。以我對你爺爺的了解,他一定是看見了,但是,他什麼都沒有說。你知道的,你爺爺也吸菸,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會贊成他的兒子去吸菸——他會如何處理我吸菸這件事呢?我如坐針氈,很怕,其實在等。
十幾分鐘就這樣過去了,我很焦躁。十幾分鐘之後,你爺爺掏出了香菸,抽出來一根,在猶豫。最終,他並沒有把香菸送到嘴邊去,而是放在了桌面上,就在我的面前,一半在桌子上,一半是懸空的。孩子,我特別希望你注意這個細節:你爺爺並沒有把香菸送到你爸爸的手上,而是放在了桌子上。後來你爸爸就把香菸拿起來了,是你爺爺親手幫你爸爸點上的。
現在,我想把我當時的心理感受儘可能準確地告訴你。在你爺爺幫你爸爸點菸的時候,你爸爸差點就哭了,他費了好大勁才忍住了眼淚。你爸爸認定了這個場景是一個感人的儀式——他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了,他男人的身份徹底被確認了。
事實上,這是一個誤判。
我們先說別的,你也知道的,作為你的爸爸,我批評過你,但是,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爸爸幾乎沒有在外人面前批評過你。你有你的尊嚴,爸爸沒有權利在你的夥伴面前剝奪它。同樣,你爺爺再不贊成我抽菸,考慮到當時的特殊環境,他也不可能當著那麼多同學呵斥他的兒子。我希望你能懂得這一點,做了父親的男人就是這樣,在公共環境裡,如何和自己的兒子相處,他的舉動和他真實的想法其實有出入,甚至很矛盾。()這裡頭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做父親的總是維護自己的兒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兒子的舉動就一定恰當。
我想清清楚楚地告訴你,父愛就是父愛,母愛就是母愛,無論它們多麼寶貴,它們都不足以構成人生的邏輯依據。
我最想和你交流的部分其實就在這裡,是我真實的心情。我說過,在你爺爺幫你爸爸點菸的時候,你爸爸差一點就哭了。那個瞬間的確是動人的,我終生難忘。就一般的情形而言,人們時常有一個誤判,認定了感人的場景里就一定存在著價值觀上的正當性。生活不是這樣的,孩子,不是。人都有情感,尤其在親人之間,有時候,最動人的溫情往往會帶來一種錯覺:我們一起做了最正確的事情。你爸爸把你爺爺的點菸當作了他的成人禮,這其實是你爸爸的一廂情願。如果你爺爺知道你爸爸當時的內心活動,他不會那麼做的,絕對不會。一個男孩到底有沒有長成為一個男人,一支香菸無論怎樣也承載不起。是你爸爸誇張了。誇張所造成的後果是這樣的:爸爸到現在也沒能戒掉香菸。
孩子,爸爸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和你交流。囿於當年的特殊環境,你爺爺和你爸爸交流得不算很好,你和爸爸的環境比當年好太多了,我們可以交流得更加充分,不是嗎?
附帶告訴你,爸爸一定會給你一個具備清晰表達能力的成人禮。
祝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