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國維《曉步》
2、萬木沉酣新雨後,百昌甦醒曉風前。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國維
3、有境界自成高格。——王國維
4、人品高,則詩格高,心術正,則詩體正。——王國維
5、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王國維
6、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王國維《蝶戀花》
7、從醉里,憶平生,可憐心事太崢嶸。——王國維《鷓鴣天》
8、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王國維
9、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王國維
10、人之有生,以欲望生也。欲望之將達也,有希望之快樂;不得達,則有失望之苦痛。然欲望之能達者一,而不能達者什佰,故人生之苦痛亦多矣。——王國維
11、算來只合,人間哀樂,者般零碎。——王國維《水龍吟·楊花》
12、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謂完全之人物?謂人之能力無不發達且調和是也。人之能力分為內外二者:一曰身體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發達其身體而萎縮其精神,或發達其精神而罷敝其身體,皆非所謂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與身體必不可不為調和之發達。——王國維
13、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區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於理想故也。——王國維《人間詞話》
14、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王國維《人間詞話》
15、治科學者,必有待於史學上之材料;而治史學者,亦不可無科學上之知識。—王國維
16、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
17、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夢裡終相覓。醒後樓台,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王國維《點絳唇·屏卻相思》
18、詞至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王國維《人間詞話》
19、讀書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學的國小,大學的通義。古人治學講究「厚積薄發」,所以第一階段,重點在於「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看,要博覽;其次的階段就是要思考,論語中講「學而不思則罔」。看了那麼多東西,就會互相比較,和自己的經歷比較,就有所得,就外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終的成就要返璞歸真,也是大學中說的「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學習的最後是體悟自然的規律,順應於這個規律「隨心所欲不逾矩」。初能望文生義,死記硬背,可小成。進能變通運用,能說會道,有一得。終能深入淺出,知行合一,方大就。——王國維《讀書的三重境界》
20、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比沁人心脾,其寫意也比豁人耳目。其蹕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國維《人間詞話》
21、兩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王國維《點絳唇》
22、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王國維《浣溪沙山寺微茫》
23、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於此二事皆未夢見。——王國維
24、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故謂文學後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王國維《人間詞話》
25、天涯。還憶舊,香塵隨馬,明月窺車。漸秋風鏡里,暗換年華。——王國維《滿庭芳》
26、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未有不越第一境第二境而能邃躋第三境者。——王國維()
27、王國維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宋·晏殊《蝶戀花》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人間詞話》
28、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嚲。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勸君莫厭尊罍大,醉倒且拼花底臥。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王國維《玉樓春》
29、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王國維《人間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