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留客》
作者:張旭
原文: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注釋:
1、山行:一作「山中」。
2、春暉:春光。
3、莫:不要。輕陰:陰雲。便擬歸:就打算回去。
4、縱使:縱然,即使。
5、云:指霧氣、煙靄。
詩意:
山中的景色沐浴著春天的陽光,
不要因為只是微微的陰天就打算回家。
天氣晴朗並無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雲霧深處也會打濕你的衣服。
賞析:
這首詩緊扣詩題中的「留」字,借留客於春山之中,描繪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山中萬物都在春天的陽光下爭奇鬥豔,呈現著一派醉人的美景。一個「弄」字出神入化,給山中景物賦予了人的性格,描繪了萬物朝氣蓬勃的盎然生機。全詩正面描寫山景只有這一句詩。因為只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著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面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出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因為只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才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
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遊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大有大雨將至之勢,這是令客人遊興頓減的惟一客觀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觀上並非不戀山景的心靈信息。次句與首句緊密相關。由於第一句蘊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
最後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採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為客人怕「輕陰」致雨、淋濕衣服,詩人就婉曲地假設了一個晴天遊春的問題——在晴天中,因為春季雨水充足,雲深霧鎖的山中也會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徑上,衣服和鞋子同樣會被露水和霧汽打濕的。()這也就是說,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無法避免的問題,從某一角度說,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樂趣,那麼,就不必為一片「輕陰」而躑躅不前。
這兩句不只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這首詩的意境異常清幽,還表現在雋永的哲理啟迪上。它告訴人們:事物是複雜的,不應片面地看問題,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要正視困難,勇往直前,「莫為輕陰便擬歸」;在克服困難中迎來的美景,才更加賞心悅目,其樂無窮。正由於詩中含義豐富而深刻,所以,這首詩與同類登山春遊詩相比就更別具一番悠然不盡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