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不合群,大多數人的記憶中一定會有這樣的場景:寢室有一學霸,每天7點準時起床去自習,早出晚歸。寢室有來串門的同學一起聊天,他基本都不加入。即使我們聊天的時候談笑很大聲,他也好像不為所動,只在乾自己的事情。
而也曾經有一個宿舍,宿舍裡面6個人。每當宿舍6個人都湊齊的時候,寢室長總會組織大家打牌,或者有時候就大家一起開黑打DOTA。更多時候,大家是相約好一起聚在寢室而非趕巧。
然後,一晚上就這樣過去了。
然後,一年就這樣過去了。
然後,四年就這樣過去了。
大家一定會想,這6個人,大抵都不會混得太好。
但事實往往是一定有1-2個是混得非常好的,他們只是在該融入的時候融入。相比那種極端的書呆子,他們更有自己的策略——所謂融入策略。
合群在大多數人的理解中,即大家在幹什麼,我也就跟著。寂寞和不安往往會驅使人們這樣做。但你以為你大學四年不孤單,當你畢業沒有工作時,沒有老婆的日子你會更孤單。
所以,從根本上而言,你並沒有了解自己,並為自己設立一個較遠期的目標,導致你的合群僅僅是短視的行為。而融入策略將使你合群於儘可能符合自己目標的事情。舉個例子,如果你室友在看綜藝節目,你是選擇看還是不看?如果你未來也希望從事節目、活動策劃之類的工作,那麼和他們一起看能讓你做更多準備,能讓大家的氣氛更high,你也能有所收穫。這事情說起來比較容易,但實際上很多人想不通。
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外國老師M先生,他已經來到中國大約10年了,主要專業是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看上去非常厲害的樣子。然而有一天,我得知他在中國的十年中完全沒有學習中文,最多只能聽懂部分對話,而自己是不會說中文的。這讓我感到十分驚奇,因為在一個國家定居10年卻不學習當地語言,不是人們常見的選擇。
「為什麼來中國這麼多年依然不學習中文呢?如果你會中文,豈不是對工作很有幫助?」
他表示,他覺得自己可以用學中文的時間做其他更喜歡的事情,比如研究經濟問題和搞樂隊之類的。比起學習中文,做其他事情收穫更大。
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以前一直覺得來到一個新國家的首要任務就是融入當地生活。融入的方式包括學習當地的語言,了解本地人們的生活習慣,吃當地的食物等等。但現在想來,不嘗試融入也有不嘗試融入的生活方法,這也許是有道理的。
再仔細想想,這側面說明經濟學的主流都是在西方體系下的,而大多數中國的頂尖學者也熱衷於在英文期刊發表文章,這才是他不融入策略的基本出發點。
除了興趣愛好的狹窄,人們的不融入往往也有素質的缺陷或自制力的問題。比如有人天生不喝酒或者性格孤僻,那這時候,選擇不參加酒局或者集體活動也會讓他自得其樂,無可厚非。
但更多時候,人們的不融入發生在時間效率的計算上。很多人不參加或者不進行某項行為源於他認為,這段時間我可以做其他更有價值的事情。
比如,中國人在國外通常學習理工科,這其實並不是因為中國人全都數學好。和世界上所有人種一樣,中國人有人擅長理科,但也有人擅長文科,並不是同質化的。但是中國人為什麼出國後更多地學習理工科呢?根本原因還是理工科的融入成本低。數學的世界裡,全世界的符號體系都一樣。但是涉及到人文領域,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差距就太大了,國人想要融入外國文化難度很高,如果不融入又很艱難,所以還是學理工科好。
更多的時候,人們的時間浪費在了無所事事或者做白日夢中。他拒絕了別人的邀請,並認為自己會去自習,結果在自習的過程中聊天打遊戲看視頻,這樣的事情並不罕見。而惡性循環下,他會變得更不願意參加他人的活動,並以此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