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積累:試著比別人多走一步
文/方奕晗
每一個在職場縱橫捭闔的人,都是有無數成功經歷打底的。這些耀眼的高光時刻帶給我們的,除了可以不斷複製的操作經驗外,還有一種同樣重要的東西,就是信心。
在職場上,經驗的多少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
所謂經驗,簡單地說就是大量占有信息,並在遇到問題時,從自己所知道或者所經歷的事情里尋找相似的片段,作出最有效、最得當的應對。
經驗的積累,對每個職場人士來說都是重要且必須的功課。從諸多職業經歷中挑選自己需要的、適合的、有利的部分沉澱下來。在這個過程中,你最在意什麼,它們以何種方式在你的職業發展過程中予以多大程度的體現,不同的人會作出不同的判斷。而這,正是辦公室菜鳥和職場高手的功力差距所在。
激活是一個重要的過程
有一種職業積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你手頭那堆不知道從哪兒換回來的名片。沒頭腦的人會把拿回來的這摞小卡片隨手扔在抽屜里,有心人則要專門拿出時間,把它們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重要資源、潛在客戶、業界專家、第三方服務等。但如果事情只進行到這一步,你能做的很可能被市面上越來越熱銷的「全能名片王」所取代。要知道,電子產品的存儲、分類、整理和搜尋功能,遠比人腦強大和可靠得多。
沒人會否認人脈資源在職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怎麼做才能把卡片上的一個個陌生名字變成自己行走職場的助推器?有一次出差,幾個同行都和一位「大人物」交換了名片。當時的場面有些雜亂,聚在一起的人也不少,交流空間也僅限於自我介紹和簡單寒暄。回到家裡,當我正準備打開電腦把這張卡片上的信息整理進資料庫時,卻意外收到一封抄送給我的郵件。那是其中的一位同行,以我們幾個人的名義給「大人物」發了一封郵件,大致意思無非就是進一步自我介紹,並感謝他的熱情相待,以及希望在未來繼續交流、加強合作。那一刻我的感受除了震驚就是敬佩。我意識到,這位同行比大多數人多走的這一步,其實是個非常重要的激活的過程——把冷冰凍的卡片變成活生生的人,並且讓對方認識你、記住你。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步。世界上的事情沒有那麼多巧合,別人之所以成功,一定有他成功的道理——試著找到它,下一次成功的就會是你。
積累是態度更是能力
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們會通過自己的反覆實踐,總結出一整套經驗,並且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們。
我國中時數學老師的一項壯舉,就是把中考所有可能涉及的解答題,概括為萬變不離其宗的12種題型。備考衝刺那陣子,全年級學生都拿著這套題反覆練習,力求吃透精髓——這樣一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刁鑽問題,只要稍加變換,就能在「寶典」里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
那時候我們所做的只是獲得、運用經驗,卻跳過了積累的過程。到了職場,我們同樣會獲得大量信息。不一樣的是,離開了老師手把手的幫助,怎樣把信息提煉、概括成可以複製的經驗,並且利用它們妥善地解決問題,就成了我們職業積累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
有朋友常年和實習生打交道,有一次我們提到了年輕人的職業態度時,她講了幾件事。
實習生A,永遠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指導老師布置的工作上。在他眼裡,只要工作成果一交上去,就與自己再無關係。至於之後這成果在多大程度上被有效利用、老師進行了怎樣的修改,他毫不介意,也毫不在乎。「您隨便改」,是他的慣常態度。
實習生B,是愛惜羽毛的典型。要是有誰擅自改動了她的文案,或者對整體結構提出顛覆性修改意見,她總是一萬個不樂意,甚至對提意見的人給出差評。她始終覺得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那些所謂的不同意見,不過是欣賞不了她的優秀罷了。
還有實習生C,朋友提起她時忍不住讚嘆。同樣是認真完成工作,同樣是愛惜羽毛,但不一樣的是,她每次都會拿著指導老師的修改稿和自己的原稿進行反覆比對——改了什麼、怎麼改的、為什麼要這麼改。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她會追著指導老師不厭其煩地請教:這個地方,您是怎麼想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您看如果這樣行不行?(創業 )後來朋友進一步發現,C會拿著自己的工作成果向單位里不同的人請教。每個人的職位、資歷、觀念不一樣,她也自然能收穫不同角度的方法、立場——把它們積累下來,就成了自己職業發展的養料。
同樣是做了一項工作,3位實習生收穫和積累下來的東西卻是天差地別。朋友把這歸結為職業態度的差異,而我覺得,這其實也是每個人能力的體現。不出所料,進入職場幾年之後,A和B還在做著最基礎的工作,而C已經在業內小有名氣,成為一顆炙手可熱的新星。
打撈最核心的經驗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面對同樣的信息,每個人歸納出來的經驗卻很可能是迥然不同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寫簡歷,當你拿到幾個模板的時候,會從中總結出什麼?
有人看到的是公文化的措辭,條理清晰,避免長篇大論;有人看到的是簡潔明快,即便再豐厚的職業經歷,一張A4紙也足以概括;有人看到的是針對性,根據求職方向的不同,自我介紹時要調整重心;有人看到的是在相關工作經驗上的著重表述,認為這才是重中之重。
前幾天,一個做HR的朋友向我抱怨他收到的極品簡歷。其中一份用到了word中四五種字型和幾乎所有的對齊方式——左對齊、右對齊、居中。他笑著搖頭:其實在準備簡歷的時候,只要站在HR的角度上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換成是你,每天收到成百上千份簡歷,你希望用最短時間從中得到什麼信息——就大致可以了解簡歷應該怎麼寫了。而這種換位思考的意識,才是最核心的經驗。
同樣是在歸納和總結,核心經驗遠比外圍經驗更有效、更直接、更具普適性。至於它們從何而來,其實只需要你試著比別人多想一步:事情該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每一個具體方法背後的理念是什麼?每一次遇到問題,如果你都能在這三個層面上認真思考並且有所收穫的話,假以時日,職業積累的效果將會讓你受益匪淺。
積累信心而不是負面情緒
每一個在職場縱橫捭闔的人,都是有無數成功經歷打底的。這些耀眼的高光時刻帶給我們的,除了可以不斷複製的操作經驗外,還有一種同樣重要的東西,就是信心。
為什麼越是參加過多次國際大賽的運動員,越能顯示出不一樣的大將風度,而那些剛剛冒上頭來的小隊員,即便是平時練習了千百遍的動作,關鍵時刻也會哆哆嗦嗦地莫名失誤?為什麼面臨重要決策的關口,有些人能當機立斷,而另一些人則會反覆權衡不知所措?一句話:見過世面。
按理說,無論之前有過多少次的成功案例,都不能推導出這一次必定成功。但有信心在,就會有一種捨我其誰的姿態,一種所向披靡的勇氣。而這些信心,無疑是從每一次的職業經歷中積累下來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直至匯聚成一種強者氣質。
見過世面的另一種體現是,積累別人的經驗,形成自己的經驗。
老趙當年面試某大型企業的時候,是做足了功課的。他除了按照慣常路數上網搜尋「面經」之外,還仔細研究了應聘企業的規模、架構、類型、價值觀,甚至連企業的發展史都有所涉獵。這一系列動作的結果是,在和面試官的交流中,他寥寥數語就取得了話語的主動權,很快贏得對方的好感。而「經驗之外」對企業細部的研究,更是讓他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積累經驗,但不囿於經驗,這才是職業發展的最高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身邊也存在少數人,對職業積累的認識是有偏差的。在他們眼裡,所有的成功都是有背景的,所有的合作都是基於人情的,所有的進步都是鬥爭得來的……於是,時間越久,他們堆積下來的負面感受就越多,情緒的垃圾箱就會越來越滿,就算短期獲利,最終的結果也一定是把自己壓垮。
(文章轉載自《中國青年報》)
職業積累:試著比別人多走一步
- 相關文章
- 推薦文章
- 熱門文章
- 您可能感興趣文章
-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 難怪你成不了海明威
- 別被想像的困難嚇倒
- 不要取悅所有人
-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第23封:要有合作精神
- 不要以愛情的名義,讓一條魚忘記游泳
- 我的考研經歷:置之死地而後生
- 蓋茨: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這三件事
- 勵志小故事:敢於蛇吞象
- 浪費時間的15種壞習慣
- 讀者言論大全
- 如果你覺得痛,說明到了該蛻變...
- 《讀者》言論2013
- 愛在春天經典台詞
- 《門第》經典台詞
- 《斷奶》經典台詞
- 關於友情的名言
- 關於失敗的名人名言
- 經典語句:一切的折磨,都是為...
-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
- 誰的青春不迷茫,只是不輕言悲...
- 別讓特長擊敗自己
-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
- 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
- 關於健康的名言
- 關於簡單的名言
- 住在母親的掌心
- 一生最大的勇敢都來自母親
- 我一直在原地等你
- 回來的母親
- 「懦弱」的愛
- 父親節:一位老父親的獨白
- 寫給一位父親的散文詩
- 父親最後的回應
- 情商這塊敲門磚_職場勵志
- 從30歲到35歲:為你的生命多積累一些厚度
- 夢想的作文
- 作文拔河比賽
- 職場經典勵志語錄
- 作文我的理想老師
- 我想當老師作文
- 我的理想是當兵
- 謝謝您老師作文
- 我的理想軍人作文
- 最讓我難難忘的一句名言
- 五一日記
- 老師的眼睛作文
- 難忘的啟蒙老師作文
- 成長的煩惱作文
- 一件難忘的事作文200字
- 我的理想300字
- 理想的作文600字
- 成功激勵格言
- 讀書感悟作文1000字
- 職場勵志:成大事的九種手段
- 勵志人生座右銘
- 一名求職成功者的經驗
- 職場達人:會說還是會做?
- 最適合創業的三個年齡
- 寫給銷售新人:你註定要失敗的8個錯誤
- 才華≠成功,職場上什麼人最成功?
- 工作帶給人生的遠不止薪水
- 職場新人,你拿什麼證明你的實力
- 如何才能快速升職:要適當表現自己
- 麥哨讀後感
- 關於努力的qq簽名
- 做最好的教師讀後感
- 為了自己而工作
- 學習哪有那麼難讀後感
- 唯美畢業留言
- 職場勵志:成大事必備的9種心態
- 人生經營,你投資什麼
- 寫給學生的畢業留言
- 現在問自己,你該堅持些什麼?
- 如果老闆不喜歡你
- 為什麼你找不到好實習
- 關於求職和職場生存,一些不得不說的話
- 牛逼就是天份加勤奮
- 職場新人的關鍵90天
- 會說與會做,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 國小新學期寄語
- 我帶過的新人們
- 什麼是你參與未來競爭的實力
- 做自己的伯樂
- 親切造句
- 生活能力是職場第一道門檻
- 別找藉口了,你只是不夠努力
- 時間沉澱下的21條職場經驗
- 那些年我在網易積累的工作經驗
- 職場需要不斷清零
- 三招助你輕鬆入職場
- 我們選擇的不是工作,是生活
- 冷暖自知:不敢曬的才是真幸福
- 讓自己入「模」,實現職場幸福人生
- 不懂這些道理,你註定就是窮打工的命
- 決定前程的八件事,你做了多少?
- 職場中值得你跟隨的十種老闆
- 職場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 教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 經驗交流發言稿
- 15件事為你的職業生涯助力
- 外企高管寫給職場新人的一些建議
- 職場:吃回頭草的馬一定是好馬_職場勵志
- 給為工作而焦急迷茫的你
- 從員工到總監,你必須熟讀熟記這8點
- 職業規劃:智聯CEO給職場人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