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大維
我們看過太多宣揚成功者的文章,他們高高在上,大開大合,卻沒有一點實際參考價值。
今天良叔講四個曾經的屬下,也許與那些大人物比太過渺小,但卻是我親眼見證。
他們在平常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最終擁有一份平凡的勝利,也許這些故事才對你真的有啟發。
1
孔林,現任某500強銷售團隊主管,經濟條件優渥,在深圳有房有車。
我本來挺不看好他,個子很矮,學歷很低,湖南口音重,說話不利索。
但是,10年來,他用結果粉碎了我的偏見。
一開始做銷售,他生存都很困難,靠小單維持生計,最慘的時候還睡過公園躺椅。
從業3年後,他打下一個大單,從此也開始翻身。
那是一家大型企業,不知道孔林怎麼摸進去的,和對方有了接觸。
但是,想做人家業務,門都沒有,所有業務都由兩個關係戶把持著。
按照這種情況,一般人都會撤退,因為希望不大啊。
可孔林卻像牛皮糖一樣死貼著不放。
隔三差五去晃悠一圈,逢年過節送些掛曆……
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經常刷存在感。
這一刷就是三年,直到等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企業購置了一批設備,周五晚上到貨,因為第二天就要運營,經辦人害怕有運營風險,所以希望儘快購買設備保險。
可是找了那兩個關係戶,都回覆說太晚了,公司已下班,周六日也不行,只能周一辦。
經辦人不敢擔風險,直接向總經理匯報了這事兒,總經理大為光火,問經辦人,除了那兩家供應商,還能找誰?
經辦人說,有一個姓孔的經常來,但是從來沒合作過。
總經理說,問問那個姓孔的,能不能加班搞,如果可以,這批業務就給他做。
孔林當然沒有放過這次機會,夜幕之下,把出單員和審核人接到公司加班,保單全部搞定。
後來,客戶總經理也借題發揮,把全公司三分之一的業務給了孔林,這可不是一筆小買賣,成為孔林業務上的第一桶金。
此後,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牛皮糖策略,他發明了一個概念叫「斷點效應」。
意思是指,客戶與競爭對手關係再好,產品再優秀,只要時間夠長,就會出現「斷點」。
要麼是關鍵決策人崗位更換,要麼是某項服務沒做好,要麼就是一個不可預料的隨機事件發生。
總之,在「斷點」出現之時,只要你還在客戶的視線範圍內,往往就有了翻盤的可能。
所以,孔林10年間屢有大單收穫。
我知道,孔林的故事一點也不勵志,我給別人講他的牛皮糖策略時,還往往被冠以「低端」的輕蔑。
其實,牛皮糖策略極其實用,因為一旦你秉承這種理念,就等同於拉攏了一個最強大的盟友:時間。
所以,為什麼曾國藩在多年的征戰中,會悟出「結硬寨、打呆仗」的黃金法則。
因為在時間的長河中,再強大的對手,也總有犯錯的時候,你只需保持自己的穩定,密切注視對方,把對方的錯誤變成自己的機會。
1
王一衝,我經常叫他王一,現在是某大型汽車4S連鎖機構的總經理,原本那機構是他的客戶,後來董事長將他挖了過去。
王一比孔林要活套很多,很會說話,人見人愛的那種,個子不高,有點胖,所以大家給他的外號叫「小靈通」。
王一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人很敏感,知道如何照顧別人,心細的像個女人。
我說個例子你體會一下。
一次我倆帶一個上了點年紀的客戶到內地出差,開車長途跋涉。
天氣寒冷,客戶說想喝點熱水,可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哪裡有熱水啊?
好不容易到了一個服務區,發現有熱水可以接,可特麼沒杯子,乾著急。
王一說太冷,讓我們先上車等,他去想辦法。
他買了一大瓶水果罐頭,把水果倒掉後,把玻璃罐子涮乾淨,裝上熱水。
還找了3個包蘋果的網套,套在杯子上,即起到保溫效果,又不燙手。
那客戶拿著一大杯熱水,唏噓了老半天,說我們心真細。
王一就是這種人,八面玲瓏,只要和人打交道,都遊刃有餘。
那董事長也許就是看重這點,才請他過去。
王一也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和主機廠、各銷售店、各級員工都相處甚歡。
也有人會評價他虛頭巴腦,但是我們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
這世界上除了那些讓我們賴以生存的東西,每個人都需要一種舒適感,我們身邊林林總總的產品,不都是滿足了我們這個需求嗎?
沿著這條思路,你也許就會明白,那些特別會來事的人,為什麼總能吃得開。
自然界變化無常,可是人心始終不變,若你能洞察人性,於平常之處,給人一種不同尋常的體貼,這何嘗不是一種競爭力呢?
3
劉寧,現在創業,天使輪投資階段,主要是針對畜牧業的小額貸款。
他不愛說話,但是腦子特別好使,很有主見。
我做產品總監時和他共事,印象很深的是一次開會。
一個同事提交議案,要大力拓展一條產品線,因為從我們的數據來看,那條產品線盈利好,市場規模也很大,所以要採取低價策略,搶占市場。
你看,盈利好,市場大,去搶占,這個邏輯沒問題吧?
可劉寧馬上說,我們的數據好看,很可能是因為樣本小。
我們現行產品政策偏保守,所以進來的業務品質當然也好,如果擴大份額,盈利水平一定更趨於市場的平均值,所以要先去了解市場的平均水平,而不是先定低價策略。
我們充分討論後,採納了劉寧的提議。
我當時就感覺他年紀輕輕,思考問題還挺深。
後來,他去了內地一家農業保險公司做管理,又自己創業,專門給畜牧主小額貸款。
因為這項業務風險極大,很少人願意介入。
但是,劉寧把畜牧主、保險公司、飼料廠和自己公司四者融合,打造了一個嚴謹的體系。
畜牧主以牲畜為抵押,向劉寧公司貸款;
劉寧公司貸款的同時,還代理保險,向畜牧主收取一定數額的保費,這樣可以轉嫁牲畜的死亡風險;
同時考慮到直接放款給畜牧主,有可能被濫用,所以將貸款支付到對應的飼料廠,畜牧主只能用此款項購買飼料(畜牧業最大的一塊支出)。
而且更神的是,為防止畜牧主用沒買過保險的豬來製造假賠案,劉寧還引進了一項高科技:「豬臉識別技術」,能夠快速識別「真豬」和「假豬」。
我問他:「你投入這麼大,能賺到錢嗎?」
他說:「當然了,保險和飼料都有代理費的,光這些收入就很可觀了。。。。。。」
說實話,我挺佩服劉寧,他能把幾個不相干的領域嚴絲合縫的銜接,這就是一種難得的能力。
這種人其實挺多,他們不像王一那樣,能說會道,左右逢源。
但是,他們擁有縝密的思考能力,沿著一條脈絡便能推演全局。
他們也許缺乏所謂的領袖氣質,但是他們卻擁有超強的行動力,和與時俱進的整合能力。
這就是他們的價值所在。
就像羅振宇所說:
這是一個協同至上的時代,如果你能為看似沒有關聯的事物建立關聯,你就擁有了巨大價值。
4
楊軍,創業者,公司被著名投資機構看中,已到C輪融資階段,主要從事金融業運營服務。
他計算機專業畢業,屬於情智雙高那種人,敢做敢當,非常有主見。
我見他第一天就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時我任創新事業部總監,正在寫郵件,前台把楊軍領了進來,說是想來我部門求職。
我便讓他坐,看了看他的履歷。
「計算機本科,數據挖掘碩士,在某大型銀行做過2年……」
我有點詫異,問他,這麼好的專業,應該去網際網路公司啊,為什麼要來保險公司?
他說:「自己在尋找金融業和移動網際網路對接的空白地帶,好找個商業模式去創業。
所以,先在銀行做了兩年,想再在保險公司做兩年,對金融體系就更了解了。」
他如此坦白讓我吃了一驚,因為哪家公司不希望員工有忠誠度啊?誰想讓員工把公司當跳板的?
他看我猶豫,於是說:「領導您放心,我可以保證安心工作兩年,肯定給您帶來價值。」
他的語氣堅定沉穩,讓人有種無條件接受的氣場。
同時,我也想到,現在哪個年輕人不是在騎驢找馬?而他只不過是表達出來而已。
於是,讓他入職,負責幾個項目。
結果還真如他所說,工作根本不用催促,不僅主動,自己找活乾,還經常站在我的角度,為部門發展提出建議。
我當時就想,還能有這樣奇葩的員工?
再一想,明白了。
因為他將來要創業啊,所以他要像個領導那樣思考;
因為他要找商業模式啊,所以要去關注更系統化的東西,而不僅僅是手頭上的事。
兩年內,他搞了好幾個成功的項目,為公司創收上億,拿到各種榮譽。
當然,他也找到了一個商業模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創業,大獲成功,在多地都開設了分部。
像楊軍這種人,鐵定了不是來當配角的,他們要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們總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作家李剛曾說:
目標和目標感是兩個概念,目標感(Asenseofpurpose)的核心,不是「目標」,而是「感」。就是經常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能以此為行動指引。
所以,楊軍就是這種有目標感的人,他主動支配著自己能駕馭的一切,朝著既定的方向,一步步的前進,直到走到人生巔峰。
5
孔林、王一、劉寧、楊軍,四個人,性格不同,學歷不同的人,領域不同,但都在人生的山頭上插了一面小旗。
矢志不渝、以人為本、整合協同、目標驅動分別成就了他們,你可以檢視一下哪個更適合自己,前面有腳印,你只需踩著過來。
來源:良大師(ID:liang_da_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