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時候,我經常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學有所成,而有的人終其一生卻碌碌無為,成功的秘訣究竟是什麼呢?想來想去,我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得出一個結論,成功沒有秘訣,要想成功,就要下一番笨功夫。
我自己喜歡太極拳,曾經的理想,是要當太極拳的一代宗師。可是,眼看著已經年過四十,別說一代宗師,就是大方極拳的粗淺功夫都沒有練到身上,原因是什麼呢?
是師傅不明嗎?結論當然是否定的。我的老師是一代明師,老師對太極拳的認識極其深刻,太極拳的功夫已登峰造極。
是自己天資不夠嗎?我想也是不對的。我自小就有神童之稱。國小,我的成績一直第一。現在還清楚的記得,四年級全年的數學考試,每次都是滿分。自己當時的感覺,是已經把數學給學透了,根本沒有不會的題目。在升國中的時候,我是全鄉唯一考上縣一中的學生,並且考了全縣第23名的好成績。國中,因為都是縣裡的尖子生,競爭就大了一些。即使這樣,三年的初中考試,我最差的一次成績還在排在了全班的第七名。中考的時候,自己又是全縣唯一考上部屬中專的學生。所以,如果說自己天資不夠,我看是也不對的。
是沒有時間練習嗎?現在想來,自從認識老師以後,自己並非沒有時間練習。在邯鄲工作的時候,妻子全力支持我打拳。現在,我一個人在石家莊工作,工作之餘,時間全是自己的。所以,並不是沒有練拳的時間。
古人說過,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等諺語。老師也曾告訴我,持之以恆不冷熱,上乘功夫自然得。想來想去,自己之所以學拳十年而無成,並非老師不明,也非自己天資不夠,更不是沒有時間,根本的問題,就是自己沒有把笨功夫下到。
前幾日,我看了美國作家葛拉威爾寫的一本書——《異數》。葛拉威爾在書中講了一個道理: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按此計算,如果每天工作四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十年。如果想縮短成功的年數,就要增加每天的時間。如果減少了每天的時間,就會增加成功的年數。
功夫之所以稱之為功夫,就是需要下夠功夫。下夠了笨功夫,才會有真功夫。有了真功夫,也就有了我們所說的成功。
從哲理上說:下夠笨功夫符合質量互變定律。下笨功夫,就是時間在量上的積累。()下夠了笨功夫,量的積累就到了一定的程度。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然發生質的飛躍。有了質的飛躍,就有了階段性的成功。
從生理上說:人的身體有學習上的適應性。當一個人經常性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思維和生理就會越來越適應做這件事情。當思維和生理的適應成為一種本能後,再做這件事情,身體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熟能生巧。與此相反,如果做得少,就會在生理上產生不適應,也就永遠做不好這件事情。永遠做不好這件事情,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