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聖經讀後感(一)
盯了一天電腦螢幕,終於讀完《一個人的聖經》。
其實我感覺寫的一般,當然文字很美,令人陶醉。與其說是小說、回憶錄,不如說是散文詩,而且是蘊含哲理和思辨的散文詩。但從內容和思想上來看,我更喜歡《靈山》。
書中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審視過去的自己,和那段特殊歲月。這段歲月雖已遠去,但仍被人們津津樂道。被用各種方式討論著,研究著,反思著,追憶著或懷戀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歷史就是這樣行進的吧。任何人在任何情形下不過都是一枚棋子。有一隻大手在操縱著一切,那隻大手指向前方。
歷史無法從頭再來。當然這是廢話。如果真的從頭再來,會怎麼樣呢?我想還是會那樣。遵循原來的軌跡,不會改變。正如一個人在面對某種抉擇時,往往會做出相同的取捨。任何人的生存都面臨挑戰和無奈,無論偉人還是凡人。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但如果處於相同的位置,我想選擇往往是相同的。
當然,切膚之痛令人刻骨銘心。也許我還無法理解、無法體會到那個年代留給人心中的創傷。每個人心中都有時代的烙印,只是對待的方式不同。
還是來看看這本書吧。
書中的陸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許只有像他那樣閱歷豐富的人才有權利判斷。或者說才相對擁有智慧吧。還有那些女孩子形象也很鮮明。她們都很柔弱。人生境遇令人嘆惜。反倒是書中的主人公,令人迷惑。我無法評價他。人是複雜的。作者能寫得那樣真實、真實得近乎殘酷,已難能可貴。雖然不必戴正義和善良的面具。
這部作品和《靈山》在語言風格、體裁形式上有很多共同之處。但與《靈山》相比,多了些自由,少了些豁達。所以我更喜歡《靈山》——真正的行者,無所謂目的……
一個人的聖經讀後感(二)
對於任何一個加入外籍的國家公民來說,無論何職何位何由,我都不自覺地有種發自內心的鄙視和牴觸心理,當然這也許是我的個人偏見面及狹隘的民族心理。對於加入法籍的中國作家張行健,我也一樣,尤其是了解到他決心徹底割裂與祖國的關係,發誓不再回國不會回國之後,但在閱讀了他於200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一個人的聖經》,讓我徹底認識到了我的偏見與狹隘。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直面慘痛的人生,抓住現實生活中最震憾人心的創痛和記憶,以一種冷峻憂淒極富穿透力的筆觸重現了文革時期的生存現狀,給人心靈以極大的震憾!那種無法言說的悲涼,沁入骨髓的痛楚,恐怖和死亡象是一雙無形的魔掌隨時都可能輕輕一握,就把你捏得粉碎如一粒塵埃般頓時消失,即便留下點殘賅也便象地上的一堆腐臭的垃圾,讓人嘔吐而避之不及。而你卻不知這隻魔掌為什麼而握,什麼時候握,就象一個毒瘤,隨時都可能惡化發作而無藥可救!你無法預防也無法逃脫!死神時刻敲擊著你的頭顱,讓你深切意識到你有知覺哪怕這知覺是難以忍受的,但你還慶幸你還是活著的一個物。
在那個被病毒浸淫的時代,你不能說追求什麼生活,甚至是生存,更不要奢望什麼自由,你得絞盡腦汁設法活下去,哪怕你看不到一絲光亮,看不到任何出口,你也要象一隻無頭的蒼蠅,拚命地奔逃,假若撞到了牢獄的出口,你便是幸運之兒,僥倖得以存活。不,你還得苟活著!那麼你要想還能有一點點的自我意識而活下去,你就不得不逃,於是你又是不幸時代之幸運兒,你成功逃脫了!就象你所說「自由是可以呈現為痛苦和憂傷,要不被痛苦和憂傷壓倒的話,哪怕沉浸在痛苦和憂傷中,又能加以觀照,那麼痛苦和憂傷也是自由的。你需要自由的痛苦和自由的憂傷,生命也還值得活。」
作者說被中國開除了,再也不會回來了,對於祖國,他並不關心,他只關心容納他的歐洲。本以為是無情,其實在這無情之中隱藏的是多麼憂深多麼痛徹的情。是一種懼怕面對的情,懼怕被硬生生撕開那已經結了疤的傷口,懼怕那被柔韌的細薄的鋒利的刀片輕輕劃開片片剝離的煎痛。其實人人都有一種深埋於心底的情結,這種情結也許是愛情,也許是鄉情,也許是親情。往往是:愛得越深,傷得越徹,念得越切,痛得越冽。這種愛恨和傷痛互相滲透的汁液已經融入你體變內成了血液,是伴隨你的生命而一直流淌著的。
《一個人的聖經》寫的是歷史,卻又並非僅僅是歷史,它通過歷史展示的並非是文革本身,而是革命對人的命運,心理,人性的打擊和扭曲。是一曲悲愴的命運交響樂!探尋生命的本源,拷問人性善惡的真諦。它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貴,讓人們學會享受當下活在當下,不要被虛無的外物所奴役。「全能的主創造了這麼個世界,卻並沒有設計好未來。」誰也超度不了誰,我們只能成為我們自己的救贖者。直到最後:「這當口,他站住了,回頭看看你,就此分道揚鏢。他說他的問題就在於生得太早了,才給你帶來這許多煩惱。」作者仍在努力追尋自我的統一體,那個深埋著的和游離著的,看似解脫實則痛苦的靈魂。
一段被掩飾羽化的歷史,一段被輕描淡寫的真實,慶幸這個真實的種子在被忽略的夾縫中生存了下來,揭開歷史的真實面紗。我突然疑惑:我們尊敬的愛戴的偉大的神性的毛老,您一生叱吒風雲,力挽狂瀾,飽讀詩書,英明無敵,謀略家,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文學家,書法家等一切人類智慧的結晶都集於一身的您,對於您的臣民子孫為何要揮這麼一刀?要刺這麼一劍?難不成是您深知您會在那年那月那一日仙逝?而您是懼怕孤獨還是深愛他們?便希望他們有思想有靈性的魂靈前去陪伴守護您的英靈?點綴你的仙園?
閱讀這部小說,是一次生命的巡禮,一次靈魂的洗滌。接著會看它的姊妹篇《靈山》,我相信一定又是一個奇蹟。
一個人的聖經讀後感(三)
在偶爾的際遇下,我知道了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高行健和他的兩本書,讀過《靈山》之後,斷續但並不間斷的閱讀了《一個人的聖經》。
這是一部帶有色彩的作品。序(法國愛克斯普羅旺斯大學中文系主任諾埃爾·杜特萊)更是在進入作品之前就直敘了作品的「政治傾向」。可是,如果你是抱著尋求「傾向」的想法來閱讀作品,也許你會失望,更多的,作品帶來的是心理的觸動。
這是一部現實的作品。作者逃亡的親歷、那些淹沒在時間裡的人的記憶,在「你」和「他」之外的第三視角描述下,無奈的展現著。無奈,這是我在作品中感受到的對那個時代中芸芸眾生的畫像,這裡面包含著人的恐懼、脆弱、順從、不甘、投機,還有對愛與自由的渴望。()
這是一部直擊心靈的作品。與《靈山》不同,作品沒有在自然環境著筆墨,「你」和「他」的20餘年時間間隔的內心世界,被超越時空的視角刨析著,而這,並不是《靈山》中的「我」。或許,這就是「上帝」,捧著一本叫做自由的逃亡者的聖經?
或許,作者的內心是淒涼的,「沒有主義、沒有國家」也並不是所有移民海外的國人的感受。不同的時空,「你」和「他」本能的在追尋異性的安慰,是愛還是發洩亦或只是壓力下的慰籍?作品裡,這已經成為現實的一部分,形成了壓力下的空虛的骨架。
「他就坐在你面前,同你相望,在對面的鏡子裡哈哈大笑。」這鏡子裡看到的是自由還是文化?我們大抵不會再經歷作者那樣的時代,也並不祈望逃亡的聖經。只是,幸福如我的人們,淹沒在如霾的信息雲里,如何找到自己心中的「靈山」?「你」會努力的,在鏡子裡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