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了凡四訓的讀後感

了凡四訓的讀後感(一)

讀罷《了凡四訓》,我認為這本書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人的命運是否可以通過主觀的努力而改變,第二個則是如果可以改變的話則應該採用怎樣的方式去改變他。

第一個問題讓我不禁聯想到了我初二的時候讀的歐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說,名字叫做《命運之路》,牧羊人翁大位為了追求詩人的夢想與心儀的姑娘而來到了人生的三岔路口,有三條道路可以供他選擇,他可以乖乖的回家,也可以去一個成就了無數詩人也毀滅了無數詩人的城市,還可以選擇左邊一條泥濘而未知的道路。他選擇了三條不同的道路,然而每次的道路走下去結果都是相同的命運:同一把刻著一個伯爵名字的手槍殺死了他。小時候只知道這是歐亨利慣常的調侃與幽默,可是讀了了凡先生的書,回想起這個略帶無厘頭的故事,我卻多體悟出一番況味。

了凡先生的生活何嘗不與翁大位的命運相似呢,他們的命運似乎早早的就被什麼算定,以至於一切的選擇與改變好像都成為了徒勞的掙扎,人在生活的旅途中成為了傀儡,失去了自由,難免就會甘於沉淪。了凡先生在第一篇立命之學中就直指了一個問題,那便是人的命運真的是被註定的嗎,人的命運可能通過人的行為去改變嗎?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是被註定的,那麼他的命運也就是被決定了的,而一個人倘若可以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命運,而且那種行為的意願來自自己而非其他,那麼他的命運便決定於自己而非其他了。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我們忽然間會發現佛教——它也是貫穿了凡先生思想的宗教——與其他很多宗教或者哲學觀點相比較,有一些不同之處,那便是自由意志論與決定論的界限貌似變得模糊不清,更接近一種相容論的主張了。

在其他人的哲學觀點中,比如斯賓諾莎,他雖然不承認自由意志的存在,認為自由意志只是人們認為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實際上卻是被無數的條件一環一環所決定了的,但是實際上,他的唯理論在擺脫外在權威的意義上仍然是自由意志,人的意志、人的理性決定了道德,也決定了人的行為,外在的決定力量被大大的弱化。

康德則把自然的規律與自由的規律加以區分,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人的行為雖然受到了自然規律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有尊嚴的人他有能力為自己建立一個自由的規律並且依照自由的規律去行動。

至於一些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的觀點,他們則認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那麼上帝當然可以全權的支配人的命運。人的活動,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是被控制的,雖然這樣的觀點並不受到所有神學家的認同。

佛教則另闢蹊徑,他沒有執著與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爭辯上,普遍的因果論讓我們看到了決定論的影子,但是作惡與行善則完全是出於人自己的選擇,人做善事與種惡因斷然不會是被決定了的,這當然是一種自由的意志,而且這種自由意志所觸發出的行為將作為一種"因"起到改變命運的作用,我們看到,佛教實際上是提倡通過自由的意志來影響自身的命運,而反對那種完全的決定論。

因此,從了凡先生的命運中,我們看到,多做善事,種善因,可以改變命運,而且,"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一念猛厲,可以滌百年之惡",了凡先生勸世行善,改變了自身的命運,可以說是佛教智慧的體現。

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則是了凡先生開出的改變命運的三劑良藥。

改過之法首先要端正改過的態度,所謂發恥心、發畏心、發勇心,然後要明白改過的方法,便是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恥心、畏心、勇心給我的觸動很大。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有了恥心,才能夠主動的去反省自己的行為,然而曾幾何時我已經將反省漸漸淡忘,以至於自己做了很多錯事,要別人的提醒才能夠自知,別人指出的錯誤畢竟有限,那些我茫然不自知的錯誤又何止千萬,對錯誤不自知,以為自己做的問心無愧,實際上卻是一點一點的墮落,這些錯誤,可能就是我煩惱的根源,可能就是我為人處世上的缺陷,任由這些錯誤存在,最後只會貽害自己。有時候我總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別人的處理方法或者一些行為我看不慣,然而我卻沒有認真想過,我的做法難道真的是合適的嗎,別人那麼做是不是有他的道理,是不是更合乎人情,沒有思考這些,卻武斷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想想這些,感覺自己有時候真的很鄙陋。

發畏心則是告訴我要有一顆虔敬之心,敬畏之心,也就是小時候父母經常教導我的慎獨。的確,很多時候雖然並沒有人去監督我,但是這不代表我可以為所欲為,了凡先生說,我們雖然"過在隱微",但是"天地實鑒",被人看破就會一文不值,我覺得倘若排除了鬼神的監督,排除了別人發現的可能,這種畏心依然是必要的,因為如果在暗中做了那些錯事、惡事,即使不被發現、不會損及自己的陰德,但是必然會導致人的放縱與墮落,而這种放縱與墮落實際上更為可怕,很有可能有一日人會公然做那些他們習以為常的錯事,或者他的道德品質會明顯下降,這樣,即使人們不知道你背後真的做了什麼,從人的改變中我們一樣可以窺覷人的素養與品德的高下了。

發勇心則是教導我要當機立斷,改變以前的種種不端,從現在開始,反省自己,用道德約束自己,不給錯誤以任何可乘之機,勇猛精進,過則無憚改。

至於改過的方法,我覺得我能夠從事理上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原因,可是卻很難從心中抹去做錯事、做惡事的想法,明白了錯誤的根源,就會在做事之前用這些標準來評判這件事是否應該去做,但是只有從心上改正,不起心動念,才能夠避免種下惡因。的確,當人的想法專心於善時,就不會有惡的念頭湧入,正如我們專心於學習,就不會有怠惰享樂的想法一樣,從心上去改過,應該是我勇猛精進的方向。

第三篇積善之方,則用十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積善能夠改變命運的道理,了凡先生很強調的兩點就是積善要出於至誠之心出於利他之心,否則就是假善、小善。是非、端曲、半滿皆源於存心的不同。"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我覺得這十點綱要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愛敬存心",心中不存愛敬,其他的行為則非出於真誠,自然將是一文不值的。"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我們都應該心存愛敬,了凡先生說"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才能通聖人之志",的確,聖人、先賢可能已經不在世上,不可能通過聖人先賢本身去愛敬當今世人,但是我們應該代聖人立言,踐行聖人之志,來幫助、愛敬萬物,通過自己的行動把聖人的愛傳播給世人,這樣既是我們愛敬了世人,同樣也是聖人愛敬了世人,這樣才是"為聖人而安之矣"的真諦。

第四篇謙德之效的內涵則顯得更為明了了,"滿招損,謙受益",生活中我們的行為太滿,我們的欲望太滿,我們的態度太滿,我們的心太滿,這恰恰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結果。資本的本性便是去創造新的資本,便是去實現利益的最大,所以說建立在資本上的文化必定是一種滿的文化,而這也是現代社會浮躁不安的根源所在。追名逐利,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但是我要時刻的提醒自己學問上要虛懷若谷,認識到自己的鄙薄;處世上要禮讓三分,得饒人處且饒人;精神上也要保持一種永不滿足的精進之心,不斷完善自己,做到更好。謙,是虧,但也是得,關鍵看自己的態度與努力。

了凡先生用一本《了凡四訓》告訴世人,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的方法就是要多積善行,多培養善德。真的很感謝老師向我們推薦了這本書,了凡先生的每句話都是在鞭策我,提醒我要時刻的反思自己,常在有時思無時,莫在無時思有時,發恥心、畏心、勇心,多行善事,多積德行,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了凡先生的每句話,放在今天來看,也無不是對於浮躁的現代人的諷刺與警戒,我會把這本書推薦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能夠聽到了凡先生的諄諄教誨,戒驕戒躁,多行善事,砥礪德行,讓我們這個社會會更友愛,更和諧。

了凡四訓的讀後感(二)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意識命運的本相,明辨善惡的尺度,改過遷善的方式,以及行善積德謙遜種種的效驗;並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教訓來『現身說法』;讀了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念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革自己的命運;真實 未審是一本有利世道人心,轉移社會風尚不可多得的好書。

以前始終想不清楚,命由天定跟努力奮鬥之間的關係,但我並不是完整不相信命運的人,更樂意信任努力鬥爭的意思,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訓,終於找到了一種壓服我的觀點,了凡先生終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固然少去了迷茫的苦楚,同時也沒有了人生的尋求,而人生老是有那麼一點不可知的象徵才幹過得興趣盎然,回味悠久,直到碰到了雲谷禪師改變了他的畢生,說來簡略,"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常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說得多好,人只有起心動念,就有命運,極善的人,每天行善,其福每天增加,他的命算不來。極惡的人,多半是從前生修大富大貴,因為造惡把福折損了,雖折還有餘福。俗話說: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只是報應的時光未必在當世,可能禍及昆裔子孫。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說法,指完全被命運捆住的人,即『事在人為』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實際闡明了命運是可以控制在自己的手裡的,也印證了古聖賢孟老夫子所謂:"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破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便利。天然激動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我不僅理解了命運可以改變及轉變命運的辦法,同時還認識了"佛教"是一種至善美滿的教育。

人們常說:生逝世由命,富貴在天。又云:找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數千年以來,人人皆知有命運的存在,也都感嘆運氣的不可捉摸,出爾反爾,對命運的無可奈何。了凡四訓裡面則把此答案揭開了: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人由於有心,多生妄念,所以才有數,才有天命,才會為陰陽所縛,不得滾動分毫。假如人無心,也便無數可講,又怎能為陰陽所縛?

看相算命,數千年來不絕,之所以能算準,是因為絕大局部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有數,所以用數學能夠推算出來。但得無心,等於無數,數學又如何能算定?數是如何來的呢?所有福田,不離方寸。福報也好,惡報也好,其實都是由心而起。用古代的話來講,就是意識決議。人的七尺之軀,實在大抵是差未幾的,可是為什麼有的人多行善事,有的人多行惡事?有的人得善報,有的人得惡報?是身軀的關聯嗎?不是的。要害在於心。身軀是受心的安排,要它東就東,要它西就西,很聽話的。有時做好事,有時也做壞事,全在於一念之間。肉身只不外是一個附庸罷了,沒有涓滴自主權。由此可知,這三尺臭皮囊,切實沒有必要太愛護的。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我們天天都在追趕名利,可是都沒有細心想想,我們應當領有這些貨色嗎?我們有福嗎?我們積功累行了嗎?我們有容人之量嗎?我們是不是愛好打趣別人,來抬高自己呢?是不是常妄言妄語呢?很愧疚,我們沒有修福德,沒有積功累行,沒有容人之量,更是常常打壓譏諷別人來抬高自己,妄語妄言數也數不清。既然如斯,我們還終日奢求什麼功名利祿呢?從前我總自怨自艾,埋怨命運不公,自己懷才不遇,文章讀到此,捫心自問,不禁得慚愧萬分。至於讀到無子的種種來由,自己更是汗顏無地了。了凡先生所言種種,自己哪一樣沒有呢?甚或有過之而無不迭,可了凡無子,而我竟得之。我有何德何能受此福德呢?前半生自己雖走得不太順利,可是比擬之下,仍是得到了良多,而自己竟不知感恩,不知檢查,反怨氣叢生,真是罪業深重了。

易經我們大多數人都曉得,開篇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教人行善,這是易經的第一要旨,否則,凶何可避,吉何可趨。惋惜許多研易之人,並沒有器重這點。千方百計騙取別人錢財,易德敗壞者時有聽聞,真是愧對易經,愧對老祖宗。此種人,不惟難逃數之所拘,而且會自減福報。

讀這篇文章,對我震動很大。從前,因親職教育的起因,也知道要行正,行善,也不敢做過火之事,但都沒有如此深入地反省過自己。從今之後,立志必需改過,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力。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本日生……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面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膽怯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賤想;即學識頗優,常作淺薄想。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閒己之邪。日日如上述準則去做,相信我們的德行會促進不少。世間聰慧的人太多了,到處可見,有改過動機的人,也很不少。可是有成績的卻十分少,為什麼?因為苟且苟安。自己起這些改過的念頭也良久了,但一直沒有大動作,當然也沒有大福報,就是因了"苟且"二字啊。

讀完此文,本人便長存了知恥心與害怕心,英勇精進心,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諸於行了。

我有幸看到了這本書。我將盡力履行!同時也盼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讀這本書,並依照古聖賢的教導實踐來教育子孫後輩,那咱們的國度一定不當初這麼亂,必定會比現在更繁華強盛。

了凡四訓的讀後感(三)

至此,已讀完了《了凡四訓》,上面被我用紅筆批註了好多心得體會。學完後的總體感覺是:我開始接受佛學了,開始相信佛學了。這是經過我理性思考後的結果,因為之前自己的思想和體會就已經很接近心學,對心物關係能有很深刻的直覺,然而由於先接觸了王陽明的心學,感動並激動於"心之所發即為意,意之所在即為物"的哲學概況深刻表達了我的感覺。這次,接觸了佛學,看了《了凡四訓》,同時閱讀《楞嚴經》的白話文,很深刻的發現佛學是心學的集大成者,是一門非常徹底和非常完善的心學,至少是我目前所接觸到的最深入本源的一門心學哲學。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的接受了佛學。

有時候在想,我似乎真的跟佛教很有緣分。一方面,體現在我小時候家裡就有宗教氣氛,我爸媽尤其信佛,不過我現在仍然覺得他們是迷信,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佛學,也理解不了為什麼應該要做善事,無法參透行善為什麼會帶來福報。另一方面,我在哲學宗教方面真的很有天賦。我很早以前就發現了我這方面的天賦,我對八字命理玄學星盤的知識很容易看懂,第一次接觸到西方哲學史,竟然當小說一樣讀,很容易理解。然而,因為讀書接受科學知識薰陶的影響,我從小時候早期的盲目信佛,到後來中期對佛教迷信的質疑,現在卻理性的接受了佛學,不過此時接受的佛學不是人們所講的求神拜佛的一種迷信,而是一種哲學上的參悟後所選擇的皈依。還有我要補充說的是:科學和人文藝術感受通了之後,走向哲學宗教是必然的,否則肯定還沒有參透這個世界。最後一方面,我覺得應該是我天性偏愛吃素,目前應該是鍋邊素的那種人,即偏向吃素。或許以後我會漸漸的專門吃素啦。

很多朋友說我很少被生活和現實所影響,我給的答案是:我仍然保持著一顆很純粹的心和一個獨立思考的頭腦,對這個世界任何事物對象無論巨觀微觀抑或是抽象具體,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熱愛學習,渴望求知,這也是為什麼我對很多學科都感興趣,不論是數學物理哲學計算機經濟學人文藝術,我都有所涉獵和領會。在這個世界面前,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時刻占據著主動權,去享受這個世界和研究這個世界,無論境況好或壞,我都把它當做一個可愛的存在對象去感受它,而不是只是被它影響。

現在來談《了凡四訓》。這是一本家訓,由明朝一個叫袁了凡的人寫給他的兒子的家訓,也叫訓子文。袁了凡,名黃,字坤儀,江南吳江縣人,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卒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六年,享年七十四歲。袁了凡的一生命運,何年何月參加考試,考第幾名,中不中,甚至卒於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都被孔先生算出,前20年的考試命運,考第幾名全被證實算準,直至遇到雲谷禪師,禪師告訴他一種化解命運格局的方法才破局,考上了舉人,最後他還活到了七十四歲。後人把訓子文廣為傳播,因為裡面包含四個部分,所以也叫《了凡四訓》。這本書是袁了凡在他六十九歲時以他這一生的親生實踐去證明如何改造命運而寫成的一本書,告誡家人和後人怎樣去改造命運。本書包含四個部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首先需要認識佛和佛學:佛教是佛陀教育,不是宗教。佛,是人,不是神不是仙,是個明白人。凡夫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清楚,是個糊塗人。佛法的修學就是學做個好人、明白人,還是要有善根、福德、因緣。你要是不具足這三個條件,這一生就沒有緣遇到佛法;你有這個機會遇到,證明你過去生中有善根、福德、因緣。佛要勸導眾生要學佛,學佛就是學做一個智慧人,明白人,不要做糊塗人。凡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與因果道理通達了明的人,這是聖人,在佛門稱為佛菩薩。佛教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愛的教育,教導大家要捨棄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痴慢,無條件的奉獻社會,幫助社會,幫助一切苦難的人民。可惜現在的佛教被當做迷信了,人們拜佛求吉祥求平安求發財,然後又去忘記乾善事,這真的是件可笑的事情。拜佛應該是要時時刻刻警醒自己,要像佛一樣去做個明白人智慧人,用真誠心去行一切善,及時行善,日日行善,時常懺悔反思,努力消除業障,多修善緣,業障真正消除,只有這樣,求神拜佛所祈禱的事情才有靈驗。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求感應,從哪裡求,從真誠心裡求。《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世間一切法象皆從你的心變出來的。佛曰:直心即道場;佛曰:境由心轉。因此,求變必須首先得心變。什麼是心?遠離前塵,即為汝心;心為真心,直心,不是妄心。思維體不是心,思維只是妄心產生的一系列緣起緣滅的過程的一個變化環節而已,這仍然逃不過命格的束縛。佛曰"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為真心,識為妄心,分別心,執著心。宇宙人生的至高境界是"真一"境界,在這境界中,沒有相對,沒有對立,沒有大小,沒有形狀,沒有長短,沒有善惡真假等等,一切都是同一的狀態。是什麼漸漸形成了複雜多變的世界呢?是妄心,是分別心,是執著心,換句話說是意識,因而漸漸產生了邏輯形式等等變化過程。然而,妄心,分別心,執著心,意識是怎麼產生的呢?用我自己的話說便是:相存相識相知相異相存,於是知道:你不是我,我不是你,慢慢變化才形成。因此,人的意識也只不過是妄心的一種而已,妄心產生了分別心和執著心才產生了意識,意識具有指向性和限定性,世界才有了相對穩定性,才出現了具象,具體,於是形成了物質。萬物(包括人)皆有其共通的靈性,都有其德行,德性的體現便是至善的狀態。只有先煉心修身養德,方能感化眾生,救眾生於苦難之中。任何宗教修行的方法都是修禪定。什麼是"禪定"?心在一切境界裡,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禪定。時刻處於真心直心的狀態,達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真一境界。境由心生,境由心轉,因此起心動念不得不謹慎,一有惡念,立即打住,時刻保持一顆真心,只容納一切善心善行善德,愛一切眾生,即使人恨我,也要以寬容之心去愛他,一定要生活在愛的世界裡,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災消福來。

再談立命之學。命由天造,立命由人。命運決定有,但命運是可以改造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命運,命數,格局。凡夫俗子起心動念,容易產生妄心妄念,則逃不出這個命理格局,也就有定命,或者說命數變化不大,這樣容易被算命先生算準;然而只有極善與極惡之人,才能逃出命理格局,逃出定數,造成命運發生巨大變化,算命先生算不準。極善之人,日日行善,會將命越改越好,增福,不好的命可以改好;極惡之人,日日行惡,會將命越改越差,損福,好命也會變壞。能被算出來的命,都是凡夫俗子的命。命由我做,福自己求,肯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行善的哲學含義是:利人才是利己,萬物都有佛性,佛性是相通的。只有以一顆真誠心,毫無私心的去利物利人,才會有福報回向你自己。出自自己私心私利而行善,則仍然是處於一種妄心的狀態,得不到很強烈的福報感應。修善無所謂大小,只要心誠,帶著一顆真心直心行善,極小的善也能遍布虛空法界,心量大,則小善亦可為大善,所謂"量大福大"就是這個道理。所謂"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自然環境,正報是社會人心,表明自然環境的變化依然是隨著社會人心的變化而變化的。若社會上人心淳樸,善良,其居住的環境,自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實在講,不僅人為的災害是人造作的,自然的災害也是人造作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德性,往往能決定一個民族的福報和業障。

再談改過之法,包括四部分:改過之因,改過之根本,改過之方法,改過之績效。改過之因:人們都想趨吉避凶,避禍納福。既然懂得要行善來改命,那麼行善的第一步是什麼?是改過。改過之根本:由心上改。過由心生,亦由心改。只有從心改過,方能有效的行善。改過是積善的先決條件。過不能改,或改得不徹底,雖然修善,善中夾雜著惡,善不純,功難顯。改過三要素:第一要有發恥心,第二要有發畏心,第三要有發勇心。知恥才立志改過,敬畏才願意去改,發勇才敢於去改。改過之方法: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佛家講有三種根性的人,上根的人從根本下手,從起心動念處斷掉一切惡念;中等根性的人,從明理而改之;下根性的人,只有以事論事,就事而禁之。改過之績效:改過積善之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根據很多實例帶來了許多福報應驗。 如過在殺生,當思:上天有好生之德,物皆戀命,殺彼養己,豈能自安!戕彼之生,損己之福。動物都有靈知,物質是有界限的,但靈知是沒有界限的,沒有界限就是一體。虛空法界是我們心的體,也就是心顯現出來的樣子。我們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樣子,就是眾生、國土、自然現象。凡夫粗心大意,很難覺察到虛空法界是與自己一體,正因為它本是一體,所以一切眾生彼此之間都有感應。感應的靈敏度與眾生的清淨心、染污心成正比,心愈清淨,感應的靈敏度愈強。菩薩的接受感應能力非常靈敏,凡夫的接受感應能力差,差別在於兩者的心不同,一個是處於真心,一個經常處於妄心狀態,甚至還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麼,在哪裡,長什麼樣。

接著談積善之方。《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本書引用十例證明,接著對善惡標準的辨明進行分析,然後對善惡的真假,是非,端曲,陰陽,偏正,半滿,難易各方面進行分析,對善惡進行評定。最後了凡先生舉出了以下十個例子說明了善事: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最後,想談下陰陽,這是我蠻感興趣的。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

最後講謙德之效。講述了"滿招損,謙受益"、"天道虧盈而益謙"的古訓,並舉出五個例子,證明了虛懷若谷之人,必有福報。有的人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日後便會有福。

佛學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道家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儒家"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與王陽明的"心之所發即為意,意之所在即為物"都用不同語言表達了同一意思,表達了心與物的關係,揭示了宇宙萬物形成,存在和發展變化的根源。在此,有幸能感受到宇宙事物形成和發展變化的奧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