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自由風箏讀後感

自由風箏讀後感(一)

翻開《自由風箏》,十四歲的作者變得叛逆,認為家裡什麼都不好。他的兩位「同病相憐」的夥伴慫恿他離家出走,他同意了。在走的前一天下午,他去了長風公園,看明德叔放風箏,不知怎麼搞的「龍圖騰」風箏掛在了樹枝上,他就把風箏線剪斷了,明德叔帶他看了風箏的下場,他醒悟了,不再離家出走了,而他的夥伴卻走了。最後落了個很慘的下場……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隻風箏的話,從本質上講這根拉住你的線,不是束縛你的線,而是放飛你的線。」也許,你離開家會得到自由,但那只是曇花一現,一會就沒了。再者說,他們帶的錢又不多,幾天就花完了,花完後幹什麼呢?打工?他們才十幾歲,沒人會找他們幹活的。沒有工作,沒有錢,怎麼辦?他們為了吃飯、生活,一定會另闢蹊徑,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就是「斷了線的風箏」最後的下場……「被一根線拉住,肯定非常痛苦」在看到風箏時,有人會想。但他們想過麼,風箏線就像是風箏的家人,沒有了它風箏會怎樣?跌落到臭水溝,永遠飛不起來?摔倒地上,粉身碎骨……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隻風箏的話,從本質上講,那個拉住你的線,不是束縛你的線,而是放飛你的線。」因為有了這根線,我們才能夠飛得起來,因為有了這根線,我們才能飛得高飛得遠飛得穩妥飛得踏實。要明白,家人的嘮叨是為了牽住自己,不讓自己有下墜或是遠走高飛的傾向,風箏總是嚮往著無邊的天空,風箏也想「叛逆」,也想自由自在,但它終究明白沒有線,沒有人牽著它,它是飛不起來的。

我就如風箏,我需要那根牽著我的線!

自由風箏讀後感(二)

假期里我買了一本沈石溪的《那個年代的我》,《自由風箏》是其中的一篇,看完後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十四歲的「我」進入青春期,原先是一個聽話的乖小孩變得犟頭倔腦。以前老師對「我」的評語是:遵守紀律,尊敬師長,現在變成「要注意禮節禮貌」,伴隨著第二青春期的到來,「我」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強,想擺脫長輩對「我」的管束,渴望自由。鄰居明德爺叔擅長做風箏,他做了一隻名叫「龍圖騰」的風箏,「我」、「瓶蓋」和「長腳」一起幫忙搬風箏,看見風箏在天空中瀟灑地飛來飛去,而「瓶蓋」卻說:如果風箏也有生命的話,它一定會感覺很痛苦。因為它的命運掌握在放風箏人的手中,一舉一動受到放風箏人的控制。瓶蓋因為學習成績下降,他父親把他引以為驕傲的一百本書付之一炬。於是他們三人商定離家出走,並用十天的時間做準備。「我」陪「明德爺叔」最後一次放風箏,「龍圖騰」被樹枝纏繞,我用一把小刀把線割斷了,當我們找到它時,它已經摔得粉身碎骨!明德爺叔對我講了他的身世,打消了我離家出走的念頭。瓶蓋、長腳卻離家出走了,瓶蓋在外流浪偷東西被狗咬傷,沒錢就診死在一個橋洞下。長腳因犯罪在監獄度過一生,而明德爺叔那隻因被我剪斷了風箏線而摔得粉身碎骨的「龍圖騰」拯救了我。

「假如人真的是一隻風箏的話,從本質上講,這根拉住你的風箏線,不是束縛你的線,而是放飛你的線。因為有了這根線,你才能夠飛得起來;因為有了這根線,你才能飛得高飛得遠飛得穩妥飛得踏實。如果你討厭這根線,以為只要掙脫了這根線,你就能無拘無束飛得更自由更瀟灑更高遠,那就大錯特錯了。斷了線的風箏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被無情的風從高空中刮落下來,摔得頭破血流。」

「別說風箏了,就是飛行能力最強的鳥,巢也只能築在地面上。」()

「珍惜親情,在漫長的生命旅程中永遠繫緊情感的線,別把用最珍貴的親情編織而成的情感之線弄斷,你才能盡情地放飛自己,擁有精彩的人生!」

這篇文章帶給我很大的觸動和感慨,畢竟我也曾經經過那個年代。當孩子處於第二青春期時,我們該怎麼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