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讀後感(一)
《孽子》是台灣作家白先勇所著,它是白先勇創作生涯中唯一一部長篇,也是最獨特的一部作品。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敘述了一群聚焦台北中央公園裡的淪落少年——「青春鳥」,細膩描述了他們不為人知的生活,以及他們被社會、家庭、親人所拋棄的痛苦曲折的心路歷程。故事以這群下層同性戀者的生活為主,旁及隱身於各行各業的同性戀者,一段段同性戀曲,反映同性戀者族群被家庭、學校、社會放逐的邊緣處境,呈現同性戀者身體與心靈雙重流亡的困境。這部小說可以說是作者親身經歷的折射。
因為與實驗室管理員發生曖昧行為,阿青被學校開除了。一直盼著他能考進軍校的父親,一怒之下把他逐出家門。這少年打著赤腳,拚命地奔跑,跑出家門、跑出巷口,終於跑進了蓮花池邊那個隱秘的王國。在這個黑暗的王國里,有一群跟阿青一樣的「青春鳥」,他們共有的,是一具具讓欲望焚煉得痛不可擋的軀體,一顆顆寂寞得發瘋發狂的心。午夜,這群鳥兒如同衝破了牢籠的猛獸,張牙舞爪,四處狩獵。他們一個踏著另一個的影子,狂熱地追逐著,追逐那巨大無比充滿了愛與欲的夢寐……
在現代社會,同性戀依然不能為人們所接受,更何況是在那樣一個封建制度下的社會,所以他們只能躲藏著,建立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王國。書中這樣描述他們的王國:「在我們的王國里,只有黑夜,沒有白天。天一亮,我們的王國便隱形起來了,因為這是一個極不合法的國度:我們沒有政府,沒有憲法,不被承認,不受尊重,我們有的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在我們這個王國里,我們沒有尊卑,沒有貴賤,不分老少,不分強弱。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讓欲望焚煉得痛不可擋的軀體,一顆顆寂寞得發瘋發狂的心。」
小說濃墨色彩地描繪了王夔龍和阿鳳的故事,龍子英俊高大,家境殷實,用情專一,阿鳳瀟灑矯健,浪漫多情,他們的愛可謂是轟轟烈烈,悽美而又浪漫。在新公園這個男同性戀的世界裡,「龍鳳深情」已流傳為永不退色的神話傳說,無不令每一個傾聽者充滿著強烈的羨慕與嚮往。書中這樣描述:我對他說:「我一身的毒,一身的骯髒,你要來作什麼」他說:「你一身的骯髒我幫你舔乾淨,一身的毒我用眼睛替你洗掉。」龍子的愛太強烈,以至於阿鳳想要逃,愛的深處沒有理智可言,也註定了要以悲劇收場。
「龍鳳之情」真的那麼令人羨慕嗎?我不這麼認為。他們的愛是變態的,不是因為同性戀,而是太過瘋狂,愛並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和自由。得不到就要將之毀滅,這是多麼自私的行為!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同性戀者在社會裡屬於弱勢群體,我們是否應該嘗試著去理解他們,而不是投之以歧視的目光?他們也是社會的一份子,不應該由於性取向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麼一個與自己愛好相同,理解自己,惺惺相惜的人,是那麼的神奇難得。有人說他們的愛是病態的,但是又有誰敢說他們的愛不會比我們的更真摯呢?所以請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們!其實在國外有些國家已經頒布了有關同性戀者可以結婚的法律文獻,只是我們還太過於封建。
小說之所以取名為《孽子》,大概是因為他們的父親都不贊成他們的這種取向,在他們眼裡,公園裡的那群「青春鳥」就是孽子,他們的行為就是大逆不道。但是結局還是很完美的,阿青他們並不像郭老所說的:「早晚有一天,你們要回到我們這個窩。」「青春鳥」的翅膀還真的硬了,要離開了!
孽子讀後感(二)
《孽子》是白先勇帶著理解、默契以及溫柔的眼光,以一種超然的態度來描寫了一群男妓(下層同性戀者)的風雨故事,同時旁及隱身於各行各業的同性戀者。基本的性慾、社會的排斥、無望的貧窮、無未來的愛情、社會的排斥,這是一個循環,這個循環未嘗不是一種美,你可以說是悲劇美,但它肯定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
人們都習慣了以大機率道德標準來評判這個世界,所以人們經常恐懼、排斥「少數人」,甚至仇恨。這種仇恨並不是無故的,只不過理由並非真實,而是憑空想像出來的。這些少數人有很多種,比如:捲髮、左撇子、我們等等。
白先勇筆下的這群少數人帶給了我無限的感動。可能因為他們的王國那樣的卑賤、隱晦、骯髒,這份感動倒變得模糊,但它終究令人產生一種奇特的快感:不安、樂趣、恐懼。它像一束強烈的光,照亮我們心底深淵,喚醒我們自我中那最原始的深邃之處,也因此使得閱讀不再是一種消遣。
這群少數人的故事緊張、強烈、沒有樂觀的結局,他們代表了人性被破壞、被蹂躪的一面,()但又不知誰是儈子手、誰是拯救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孽子》的魅力不但在情節,更多來自作者的文筆,豐富的令人不安。他不是單純的描繪場景,而是詩情畫意的把真實的氛圍記錄下來。如果把小說都比做電影,那《孽子》給人3D的效果。
《孽子》是白先勇給人們描繪的一個邊緣世界,這個邊緣世界可能還在被「大多數人」接納的邊緣之內。如小說中所說:「我們這個王國,歷史曖昧,不知道是誰創立的,也不知道始於何時,然而在我們這個及隱秘,及不合法的撮爾小國中,這些年,卻也發生過不少可歌可泣、不足為外人道的滄桑痛史。」
孽子讀後感(三)
孽子是一部電視劇,確切的說是一部同志電視劇。
在看罷白先勇先生的這部長篇巨著後感覺十分的複雜,內心掀起了瀚然大波卻不知道因這部作品受到了些什麼樣的感染,既然在感情方面對作品的感覺是模糊的話,那我就只能從另外的角度去感受孽子了,不過我想說明的是,孽子確實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希望志同道合的人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小說也好,電視也好,一定會讓你更看清你現在的生活狀態。
其實我第一次看孽子時還在大學,在長沙,記得是在一家網咖,熬了一個通宵卻只看到第六集,後來因為要找工作,所以就沒時間繼續再看了,但對後面的故事很期待。前幾天,一朋友買了這部電視的VCD,說我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我帶著原先的期待看完了這部電視,但結果卻不像我想像的那般精彩。怎麼說呢?首先我感覺整部作品僅圍繞著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展開,未免會使故事情節單調乏味。讓人感覺同志之間的感情就只是兩代人對感情的態度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樣未免有點牽強和單一,致使劇情反反覆覆,乏善可陳,到最後讓人產生膩煩感,毫無懸念感。這是這部戲最有欠缺的地方。其次,我覺得作者對主人公李青的刻畫不夠深刻,可能是因為故事情節單一的原因,我總覺得作者花在李青身上的筆墨不少但這個形象過於單薄,不夠豐滿,在劇中,我們大多數時候只看到內斂,穩重的李青,而很少看到他對感情追求的執著與渴望,他成熟但不夠勇敢。另外,我覺得故事情節的完整性不夠,李青帶回家的那個又聾又啞的小孩最後的結局沒有交代清楚,而李青最後喊著軍訓口號要跑去哪也不知道。當然大家可以推測是去軍校,但還有這個可能嗎?他是有前科的人。我覺得整部作品最出色的地方應該是配樂,幾乎所有的配樂都是悲情的,它把人物內心的憂傷,哀怨,撼恨推向及至,使觀眾也跟著音樂陷入劇情中。這也是文章能引起如此共鳴的原因之一。
但總體來說,孽子也算得上是一部優秀的作品,至少他在這個很少有人涉足的領域開了個先河,讓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同志,關注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