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周國平的自傳《歲月與性情》,只因為,書中讓我共鳴、仰慕的地方太多,作者的文筆又是那樣精煉,以至於我寫著寫著就不知不覺變成了對原書的內容摘抄。於是,這篇讀後感,就像一個障礙、一個欠債一樣,堵在那裡,讓我不能去做別的。我不得不努力跳出來,只問自己的感受,哪怕是短促的寫一點,也算是個了結。
當初讀這本書的原因,是想從一個普通人的經歷中,去更客觀的了解過去那段歷史。正如再版序言中寫的:「作為中國社會近幾十年巨大變遷的親歷者,我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對不同時期的時代實景也做了比較詳盡的描述。……《北大歲月》描述了文革前和文革中的思想文化專制,……《農村十年》描述了文革後期的中國農村,……《走在路上》描述了改革初期的解凍。」而放下這本書時,我的的收穫是卻是讀到一個人在近乎無望的環境下的孤獨、承受和內在的成長。而這種精神上的成長和愈加堅韌正是我所嚮往和仰慕的地方。
然而,我捫心自問,這是否是葉公好龍?因為自己仍是個世俗的、功利的人。一方面,我非常欣賞他書中的許多人生感悟和觀點。另一方面,有些東西,我還沒有想明白:如果,周國平沒有現在的成功——成為著名作家、學者,我會這樣欣賞並以其為榜樣嗎?
作者說:「現在的我似乎出了一點名,走到哪裡,都會遇到喜歡我的書的讀者。可是,這個我不就是在廣西山溝里用功讀寫卻始終默默無聞的那個小公務員嗎?或者,不就是在北大課堂上耽於讀課外書而不好好聽課的那個學生嗎?我早就養成了自主學習和工作的習慣,區別只在於,從前這遭到非議,現在卻給我帶來了名聲,可見名聲是多麼表面的東西。」這是作者達到的認識高度,而我要自問的是:如果他不是有名的大作家,而只是一個山溝溝里的小公務員,我還會這樣欣賞嗎?或者,雖然欣賞,但會以他為榜樣嗎?這個問號並未消除!
不可否認,不管成功與否,我們各自會對生活中碰到的某些人特別欣賞,如遇知音。雖然對方既不出名也沒有多高的社會地位,但總有這樣一些人,以其獨特的某種氣質吸引我們。對於一個有成熟的判斷力的人,這種吸引力更多來自對方內在的修養。就像在眾多微信公眾號的推送文章中,看一眼標題,我就不由自主點開其中一篇,一看作者,喔,周國平!這大概就是所謂吸引力吧——即使你並不知道他是誰,但是他所關心的問題也正是你所關心的。
對我自己而言,迄今仍不能否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有成功。我不能坦然的放下,說追求內在的平靜、精神的提高就滿足了——這是我現在的認知水平所不能達到的。而在一般的標準中,更外向更積極的人,似乎是更容易取得社會上的成功的。而我捧著《歲月與性情》如獲至寶,很大程度上也許是因為,這一個社會意義上成功的人,恰恰是一個內向的、羞澀的、注重內在感受的人。當在這社會中,這樣的特質不再成為一個缺點,這才是讓我欣慰的地方。
最後,還是摘錄作者一段話:「我相信,凡創造者必定都是熱愛工作、養成了工作習慣的人,這工作是他自己選定的,是由他的精神欲望發動的,所以他樂此不疲,欲罷不能。那些無此體驗的人從外面看他,覺得不可理解,便勉強給了一個解釋,叫做勤奮。」這是令人夢寐以求的理想狀態,儘管我知道離這個目標很遠很遠,但也想籍此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