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教師體態語言讀後感

教師體態語言讀後感(一)

社會學家把能夠傳遞信息和情感的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等體態,稱為「體態語言」。

這本《教師的體態語言》,能夠為老師的專業成長揭示一條新的路徑,為老師的魅力提升添加一些新的元素,能夠為改善師生關係、提升教育效益提供一點新的啟示。

教師的體態語言在教育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無不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和情感。因此,關注教師體態語言,研究教師體態語言,提升教師體態語言的素養,應該是當下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環節。《教師的體態語言》綜合了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成果,對教師的身體動作、面部表情等進行了細緻有趣的描述和探究,為讀者打開了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神奇世界,為中國小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

所謂體態語言,是指人在交際過程中,用來傳遞信息、表達感情、表示態度的非言語的特定身體態勢。

體態語言是人們在交際中用來傳遞信息,表達感情,表明態度的非言語的特定身體姿態,這種特定的身體姿態既可以支持,修飾或者否定言語行為,又可以部分的代替言語行為,發揮獨立的表達功能,同時又能表達言語行為難以表達的感情和態度。

作為具有鮮明職業特徵的教師體態語言,既有人類體態語言的一般特徵,又有自己的鮮明個性,教師在校園裡始終處於眾多學生視線的聚焦之下,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無不影響學生的情緒,給教學帶來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教師的體態語言在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關注教師體態語言,研究教師體態語言,提升教師體態語言的素養,是當下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環節。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的體態語言分為五類,符號性體態語言,說明性體態語言,表露性體態語言,習慣性體態語言和調節性體態語言。教師的這五類體態語言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比如,在講解例題時,解題過程書寫在黑板上,結合口授,不斷用手來指點板書,所起到的就是強調以引起注意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恰當運用體態語言,可以在有限的時空裡,傳遞更豐富的信息,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讀到這裡,我想到自己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並沒有把體態語言作為一項專門的教學準備,沒想到教師的體態語言還可以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如果說精巧的教學設計是一道美味的菜餚,教師的體態語言就是這道菜餚中的調味料,少了它,再好的材料也做不出精美的菜餚。反過來,如果加入教師體態語言,教學設計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到這裡,我懷著急迫的心情讀下去:我要學習教師體態語言的精髓,套用到教學中去!

教師體態語言讀後感(二)

我們可以不說話,卻沒有辦法讓自己的體態不傳遞信息,有時候,豐富的體態語言甚至比有聲語言更有力量,正如古人所云:此時無聲勝有聲。

——《教師的體態語言》

戴建榮古詩教學的秘密武器是豐富、優雅的體態語言;邱吉爾演講魅力四射的原因是整個身體與語言的完美結合,會做算術的馬成功的秘訣是觀察人的體態語言……無數事例告訴我們,體態語言是何等的奇妙!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陸續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有的忙著做課前準備,有的仍舊說說笑笑,有的蹲下來扒拉書包……此時一聲「上課」,有些孩子會停止手中的事情,但也會有少部分孩子忙自己的事情。如果此時,換做體態語言,靜靜地看孩子們幾秒鐘,傳遞自己的信息,教室里會很快安靜下來。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學生與老師相處時,不僅在「察言」,更在「觀色」——老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無不細緻入圍的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和情感。

讚賞學生時,我們可以微笑,肯定地點點頭;表揚學生時,我們豎起大拇指,鼓掌;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於某重點時,走向某人或某物,把手前伸指出重點……

相處了三年的孩子,能讀懂老師的體態語言了。他們在讀課文或寫字,我拍三下手,他們就停下來坐好;當我舉起課外書,他們就知道我要講故事了,馬上端端正正坐好;當我拿起粉筆走向黑板,他們馬上知道我要進行板書,兩眼緊盯黑板……

正是因不同體態語言特定的內容,影響了讓孩子的行為甚至心靈。

……

教師是「公眾人物」。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教育。做學生歡迎的老師,我不能不懂體態語言。《教師的體態語言》為我打開了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神奇世界,他幫助我以優雅的姿態,進入到學生的生命世界。

好書絕對不厭百回讀的!

教師體態語言讀後感(三)

一個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應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浸潤學生的心田。從教多年我一直在努力探索、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期待用自己的真情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假期里有幸拜讀了李振村老師的《教師的體態語言》這本書,收穫頗豐。

我開始反思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行為。發現原本還感覺良好的我,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沒有好好運用恰當的體態語。我不知道,在我冷酷的表情里,有多少孩子稚嫩的心靈受到了摧殘;我不知道,在我無意的手勢中,有多少孩子開始厭倦原本美好的學生時代;我依然不知道,在我自以為是的粗暴里,還有多少孩子選擇了冷漠的對抗。我親愛的同事們,您又對體態語言了解多少,您又正確地運用了多少體態語言呢?面對回答問題緊張的學生,我們能否耐心傾聽,並送上我們溫和鼓勵的目光?面對鬧哄哄的班集體,我們能否不再當頭棒喝,而報以環視教室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博大寬容去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當遇到滿腹心事、滿臉淚水的孩子,我們能否將他一把攬入懷中,而不顧及他衣服的髒兮兮?親愛的同事們,對照自己的言談舉止,好好讀一讀《教師的體態語言》,相信我們會變得更加優雅從容,我們的教育會變的更加人性化,我們也會彰顯出更加獨特的教師人格魅力。

古人云:「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就是教師的體態語言,這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一堂課從教師走進課堂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因此教師要保持美好的儀表,愉快的心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學生更是如此。當我們身著幽雅新穎的服飾走進課堂的時候,常會遇到學生讚美的目光以及不由自主的讚嘆聲,整堂課也往往充滿了生氣。教師優雅自然的外在美和和藹可親的內在美交相輝映,即便不發一言也必然能起到「山蘊玉而生輝,水懷珠而川媚」的藝術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在評判一個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時,常常不僅僅是看這位老師的課堂設計是否巧妙,教學機智是否高超,師生的交流是否融洽,同時,我們還常常會注意他的衣著裝飾是否得體,一笑一顰、一舉手一投足是否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舒適之感,還會關注他的表情有沒有隨著課堂的需要發生適宜的變化。《中國達人秀》舞台上,楊迪的出現僅短短的一分鐘,卻給全國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稱讚他為「表情帝」。春晚的《千手觀音》所帶給我們的震撼是無與倫比的。是任何語言所無法企及的。艾伯特·梅拉賓有研究說:交流的總效果=7%的言語+38%的音調+55%的人體動作、面部表情;雷·伯德惠斯特爾也有相關研究結論:人在面對面交流中,有聲部分占交際信號的比例低於35%,而65%的交際信號是無聲的。可見,體態語言,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藝術。教師的體態語言,對打造教師自己的親和力,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雖然體態語言大多是與生俱來的,是「先天」的,但是我們在「後天」可以控制,可以調節,可以最佳化。那麼,我們教師又該從哪些細節做起呢?李振村先生在《教師的體態語言》一書中有非常具體而且生動地描述。如:

(1)教師親切、真誠、燦爛的微笑可以感染了學生的情緒,給學生以輕鬆感,讓課堂充滿愉悅。

(2)教師可以面含微笑、手掌輕抬,請學生回答問題。

(3)教師可以用滿面笑容再豎起大拇指向學生表示讚美。

(4)教師可以用親切、激勵的目光啟發學生,保證溝通的順暢和深入。

(5)教師可以跟學生採取面對面的身體指向,並輔以盈盈笑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6)教師把身體傾向學生的姿態表達了對學生的充分尊重。()

我覺得在教師的體態語言中,鼓掌是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式。鼓掌代表著教師的讚許、歡迎之情,是課堂中學生有了出眾的表現,教師給予學生的較高獎賞。在鼓掌中學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和讚賞,能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動機。教師在用掌聲對學生表示讚揚、歡迎之外,還應注意另一種情況,即學生在付出很大努力後仍未取得滿意的成績時,教師也要及時地使用掌聲對學生的努力予以肯定,號召全班同學學習其努力精神。

在教室的體態語言中還存在許多不好的習慣性動作或不經意動作,這些動作的使用,既影響教師形象,妨礙師生交流,又不利於教師使用體態語言配合教學。如背手這個姿勢,就有了老師的「架子」,常常顯示出教師的威嚴,會給學生心理造成一定壓力,不利於學生與教師接近。所以除了學生做作業或考試的時候,老師在教室里走動的話,可以背手,因為這時需要嚴肅。通常情況下,比如講課、和學生談話我們就不要使用這個動作了。可是,手不放背後又放在哪裡?可以拿些粉筆、教本,手就有了著落,就顯得比較自然了。但有的教師用手玩弄粉筆或黑板擦,則又表現出教師的不穩重或無精打采,若弄出響聲,更會破壞課堂氣氛。

教師的體態語言真的是變化無窮,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需要我們深入的研究和學習。教師的體態語言具有神奇的魔力。一個溫柔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欣賞的手勢,都能促進師生思想和心靈的交流,也讓教育變得更加人性化。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教師的體態語言,讓它更好的為我們的教學服務吧。

返回頂部